楚人皆怜之!楚怀王为什么会被扣留在秦国?
楚怀王熊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父亲是威名赫赫的楚威王,儿子则是才智平平的楚顷襄王。楚怀王是一个到目前为止十分具有争议的人,他在位三十年,前期把楚国的国力带入了极盛时期,后期则因轻信佞臣使得楚国走向衰弱。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假意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谈判,实则是想将其扣留在秦国,以要挟楚国割让土地。结果楚怀王被扣留以后,十分坚决地拒绝了秦昭襄王的割地要求,因其年老体弱,仅仅过了三年,就病死在了秦国,楚怀王竟客死他乡!楚怀王的悲剧和秦国有着直接的关系。
像楚怀王这样一位功过是非颇多、阅历丰富精彩的人,怎么会轻易的中了秦王设置的圈套呢?经过一番推理和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公元前313年,张仪以商於之地六百里欺骗楚怀王,结果秦国只答应割让六里地。楚怀王恼羞成怒,举全国之兵进攻秦国,结果先是大败与丹阳,后又惨败于蓝田,两年之后,秦国又攻了楚国的召陵,如此三战皆败,楚国一落千丈。
2、在秦强楚弱的背景下,楚国不敢与秦为敌,其君臣多人倾向于与秦国结盟。比如在公元前304年,楚怀王就曾经和秦昭襄王在黄棘结盟,秦国还把上庸的土地送给了楚国。第二年,齐国联合魏国、韩国一起进攻楚国时,楚国又以太子作为人质交换秦国的出兵相助。
3、公元前301年,齐国联合魏国、韩国一起进攻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99年,秦国在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以后,秦昭襄王就以这八座城池为诱饵,邀请楚王来秦国的武关会盟。此时屡战屡败的楚怀王为了让楚国能得到一口喘气的机会,答应了秦王的邀请。
4、楚国的大臣们也是分为两派:以屈原为首的一派不主张前去会盟,主要是顾虑秦国的狼子野心,最好不要轻信;而以公子子兰为首的求和派则极力主张前去会盟,以免再次得罪秦国。楚怀王出于大局的考虑,还是决定一入虎穴,结果被其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