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制种新技术
一、配制试管茵种
1.菌种猴头菌菌株
2. 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 葡葡糖2%、琼脂2%、蒸馏水76%。
3.培养基配制将马铃薯 去皮,切碎,加水煮烂,用两层纱布过滤,再往滤液中加入琼脂。待琼脂溶解后,放入葡萄糖。然后,将上述制取液分别装入试管中。每一试管装至1/5处。试管口用棉花塞塞住。
4.消毒灭菌将试管置于 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在压强为1.1kg/cm2、温度为121 C的条件下灭菌。与此
同时,用2%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酒精灯、接种针等
接种工具,并用紫外灯消毒接种箱。
5.接种将灭菌后制成斜面培养基的试管放在接种箱内接种。每支母种试管可转接50~80支试管。
二、配制液体菌种
1. F1培养液配方 玉米粉5%、麦芽糖1%、砂糖1%、蒸馏水93%。
2.制取F1菌种液将玉米粉、 麦芽糖、砂糖、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分别装入250毫升三角烧瓶中。每瓶
装50毫升。接着,按前法消毒、灭菌。然后,挑一小块新鲜、生长旺盛的斜面菌种放入三角烧瓶中,再将三角烧瓶放在摇床上振荡2天(转速220转/分钟,温度25C )。
3. F2培养液配方酱油2%、 砂糖1%、麦芽糖1%、黄豆粉1%、玉米粉0.5%、蒸馏水94.5%。
4.制取F2菌种液将酱油、 砂糖、麦芽糖、黄豆粉、玉米粉、蒸馏水充分混合,分别装入500毫升三角烧瓶中,每瓶装100毫升。接着,按前法灭菌、消毒。然后,往每个500毫升烧瓶中接入15~ 20毫升F1菌种液,再将三角烧瓶放在摇床上振荡2天(条件同前),即得F菌种液。
三、配制麦粒茴种
1.材料准备选取粒大、饱满、无病害的麦粒者然后,将它们放在含少最石灰的水中漫泡8 12小时,然后,将麦粒煮熟,要求酥而不烂。煮熟后,用冷水冲洗麦粒,并将它薄摊在水泥地上,以尽快蒸发掉妻粒表面的水分。
2.制取麦粒菌种将麦粒分 装入750毫升栽培瓶
中,每瓶装150克。将栽培瓶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加热至锅内压强为1.5kg/cm2时,即停止加热,保持余温2小时。然后,取出裁培瓶接种,接种最为每瓶15~ 20毫升F菌种液。接种后,将栽培瓶上下均匀摇动5分钟,以使菌丝均匀生长。最后,将栽培瓶置于22~ 25公条件下培育6天,即可得到裁培种。
四、结果与讨论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用“液体颗粒菌种法”制种具有下列优点:
第一,菌种繁殖快。用该法培养菌种共需10~12天时间(培养F1、F2菌种液需4~5天,培养麦粒菌种需6天),比培养固体菌种(需30~40天)快3~4倍,大大缩短了原种的制种时间,也就缩短了栽培种的培有时间。
第二,菌龄整齐,发育点多。用该法培养菌种,菌种能够渗透到培养基表层和底层,故而菌丝生长均匀,菌龄整齐。而麦粒又能充分供应菌丝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这对提高菌种质量十分有利。用固体法培养菌种,菌丝牛长初期仅限于在表层生长,以后再逐步蔓延到底层,因而菌龄不整齐。
第三,菌种不易退化,子实体产最高。用该法制种,菌种代代复壮,可以避免固体法制种的菌种易退化的缺点。而且,采用该法可使子实体产量提高15%~20%。
第四,有普遍适用价值。我校食用南培有小组先以猴头菌为试验菌种,取得成功后,又推广到金针菇,平菇等食用菌,也都取得了成功。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