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天的意外】带爸看病记

2023-08-31 14:10 作者:足球跑渣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

这是我第一篇(可能也是唯一 一篇)不写运动装备的文章,主要也是为了记录自己这10多天来的心路历程。我自己也没有办法解答一些问题(因为我也改变不了),只是从一个普通家庭的角度出发,当意外到来的那一天,要如何去面对,会写的比较罗里吧嗦,嫌字多的朋友提前关闭,PEACE。一些名词简称——癌症(以下简称CA),我爸(我叫他老头子,这个称呼是我爸专属,其他大爷绝不会这么喊)

一、正文

    这个事情说来也比较凑巧,过年前我爸退休美滋滋的开电瓶车去领独生子女费(3600元),回来的路上没人碰没人撞,自己开沟里摔了一跤。好嘛直接把锁骨那边的筋摔断了,硬撑了几天实在吃不消去医院一看,医生直接说手术要装钢板,好嘛,手术完前后总共花了万把块,最后一算,血亏了大几千,被我埋汰存不住钱嘿嘿。半年之后,恢复的差不多了,就需要再去一次医院把肩膀里的钢板取出来,做手术之前我爸老是不停咳嗽,我那几天正好受凉感冒也是咳个不停,父子俩在病房里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二重唱了属于是。本来这种小伤恢复个几天也就差不多了,谁知道,命运的齿轮就在8月19号那一天开始转动了。当我妈叫我出去给爸办出院手续的时候,没走几步路,我妈冷不丁给我来一句:“告诉你个不幸的消息,老头子得了肺癌”我现在还记得我是从一个本来轻松愉快的心情,直接眼泪从眼角旁边淌了下来。我的大脑可能在3秒还是5秒的时间里告诉自己,我爸无缘无故咳嗽的原因找到了,我马上要失去亲人了。千头万绪,各种死去的记忆都重新浮现了起来。让我都无法对老妈的话有任何的反应。只是回忆起了我的爸爸,一个60多岁已经退休的糟老头子。

回忆   

      我爸出生在(无锡)江阴的一个穷乡僻壤里,家里穷好在人比较聪明,小学中学连吃两把鸡才有机会上到高中(差不多十几个人里考第一吧,没考成的只能回家种地)。高中有点小拉胯高考的时候考了个中专学了水利专业,我问他你咋不学好点。我爸说:“考到中专就可以出去上学,学那么好干嘛诶。” 被我怒批:“躺平,你这是赤裸裸的躺平。” 后来这家中专改名叫“河海大学” ,嗯,是我当年高考成绩只要再加个几十分就能上的程度。跟他一届的同学,厉害的是能向总理汇报水利工作的;那搓的呢,搓的就是我爸这样的哈哈。

      毕业之后就分配到小县城昆山的农田排灌研究所。然后就遇到在医院挂号收费的我妈,然后我就出生了。那时候穷没钱买房子只能住在研究所的公共房屋,那时候我还残留了一点在这个研究所里日常,就是这帮人闲下来就下围棋,打乒乓(那个乒乓桌就在工作的场所里你敢信)。不过里面的牛人也是很多的,我亲眼见过我爸的同事能写出如同机器印刷出来的方块字。扯远了哈哈,然后这里就是有一个有意思的点。现在看,我爸出生在江阴(全国百强县第2),分配到了昆山(全国百强县第1),这个眼光可以的。我以前也调侃他:‘老头子你可以的啊,从第二跳槽到第一。’他是嘿嘿一笑,不置可否。

      然后因为和研究所领导不对付吧,提桶跑路到了测绘中心,然后就在这里一直老老实实干到退休。他换单位给我带来的一个直接感受就是老爸赚的钱多了老妈给我多买运动装备了。初中有一年暑假想知道老头子咋赚的钱还是啥原因,跟着他在单位干一个礼拜,白打工体验体验。第一天就直接给我下马威,三十六七度的气温(地面温度可能有40吧)要穿长衣长裤(否则会被晒伤)。两人一组,一个背小包大小的GPS(几万块一个吧)另一个拿一个大铁棍上面有个反光镜。然后站在荒地里一干一下午,当时直接把我干傻了,我在晒死和热死里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赤膊+短裤。回到家,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一个字都说不出,想到这才是七天里的第一天真的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家里其他人倒是幸灾乐祸的看着我。还好说话算话最后七天被我熬下来了,以至于以后的高中大学军训感觉都跟玩一样降维打击了属于是。但是朋友你觉得我会因为这场刻骨铭心的经历从而让我走上奋发图强认真读书的康庄大道上那是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只是吃了趟苦,啥也没改变。以至于到了高考完分数出来要报志愿,我爸陪我把那本填志愿的参考书看完之后,跟我来了这么一句扎心的话:你这点分数么,就像揣了10块钱去饭店,吃是能吃,就是只能点清粥咸菜,我是又气又没办法反驳。

    除了这些,基本上我爸和中国传统父亲那种“父爱如山”的形象大差不差,没什么太多话,闲下来也是电视电脑麻将,我的学习啥的是毫不关心爱咋咋咋地。有时考试考差倒会当老妈训我的帮凶。

     上面这些老爸的生平就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接过我妈的手里的检查报告(做手术前会例行检查所以就是碰巧被医生发现)。看了下,“恶性”、“阴影”这些个词汇真的是没办法直视。冷静下来,还是拿着报告给专门的医生看,询问下。医生看完竟让我有一点失而复得的惊喜。他给我们解释,肺部的结节大的2厘米以下,小的7毫米,总体来说还算比较早期, 尽早治疗问题不大。听到医生这番话,真的是如同坐过山车一般的刺激,毕竟看到了希望。以前因为我妈是医院员工的关系看病都是我妈带。现在这个病,小县城医院是搞不定了,只能去大城市里的大医院。那我们首选就是上海的医院,下面就要轮到我表现了。

8月20日

 现在去上海医院看病真的十分方便;1、搜索医院的公众号。2、关注后填写病人信息就可以挂号。我查询下来最早能挂的号时间是9月2号,但是我实在觉得时间太晚。于是联系了一头“牛” 帮忙加了一个号,终于把看病时间提前到8月22号,当你知道你的身体里有一颗定时炸弹时,真的是一分钟都不想等。所以我爸8月20号出院就跟他讲医生在肺里给你看到一颗结节,带你去上海医院看看,以前对医院挺排斥的老爸这次是没有任何反抗,可能他自己也隐隐有一些感觉(不停的咳嗽,开个小手术七大姑八大姨都来看他了)。一切安排好了就等看病那天。

8月22日

牛子哥帮我们约的最晚的10点,所以我么觉得从昆山出发8点左右两个小时绰绰有余。不过长辈的提前意识总归不允许我这么晚出发的。然后我就6点半带着他们和所有的资料去上海了。8点多一点就到达目的地。到了真的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先让二老站在门口我先去停车(停车地方离得远)。停完车赶过去看到他们茫然的站在那里,心里是有点酸。平常看病都是靠妈,这次只能靠我了。第一步,先要去把预约的号取出来 ,谁知道第一步就难度拉满你敢信。好巧不巧这个医院网络卡了,本来自助机器上一分钟的事情,因为到了取号阶段第一次来的病人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就卡死在了这个上面。于是机器和人工都在大排长队。我灵光一现,既然取号的时候输入号码会卡死,那我先把患者手机录入进去再挂号,不就行了?结果一试,果然成了!但是你要觉得这就让我取着号了那可就小看老天爷对我的考验了。我妈开始整幺蛾子了,因为她担心我爸看完上海还会回昆山恢复个几天,于是她没办出院手续,留着那个床位,想要两头好处都占到了,谁知现在发达的网络系统直接给我来了一记重拳。

教你做人

这下是傻眼了,如果不能及时办掉出院手续,这次上海算是白来了。虽然我妈行为可以理解,但是这把真的是猪队友了。但是在我妈微信遥控指挥下,她的徒弟把出院手续办了下来,这边要吹一吹支付宝的电子医保二维码功能(微信应该也有)不带医保卡也能远程结费。终于在9点40左右,支付宝收到缴费信息。然后再点取号就能把号取出来了。差不多花了一个小时吧。取个号都那么麻烦。拿到号赶紧百米冲刺到医生对应的科室签到,发现这个医院没有签到机,一看49号,叫是叫到3号。好嘛一上午交代在这里了,但这个时候竟然天上掉馅饼,因为之前说了医院当天网络故障,其他病人拍的片子没办法查看,所以我们自带资料的就直接进去了,医生看完以后,直接就是说立马手术,多的字一个都没有透露。我爸还纳闷千里迢迢过来看个病就几个字完了(因为医生肯定不可能跟你一五一十说清楚的呀)。之后医生让加一下他助理的微信来安排住院的事宜,就没有然后了。我第一时间加好助理把住院的单子给她就完成了住院的申请。

收费

这个时候就想把住院的时间提前于是试着打了助理的电话,恳求能不能提前一点入院时间,于是她很严肃的询问:“特需病房可以嘛?”我都没想:“可以可以没问题。” 于是她就答复,现在还没有多余的床位,等到一有马上通知你。连忙道谢之后挂断电话,忙了一上午终于有时间喘口气。发现时间也不早了,肚子也饿了,于是老爸想在医院附近简单吃点就回家。我妈这次不同意,苦了大半辈子总是吃蹩脚的,难得来上海就想吃点像样的。我么二话不说,带他们去吃了顿硬的。

吃下来他们是挺满意的,于是酒足饭饱回家等电话通知。

8月24日

8月23号下午助理电话通知有床位,于是立马收拾好,24号一早赶到医院,办理手续。当天入住就算一天住院,也不计较了。不过环境是真的不赖,首先特需有专门配置的电梯。

其次,病床是电动一键升降,我们县城是手摇,摇的头啊疼。陪护沙发可以展开变成沙发床,对比县城的舒服太多。然后各种家电基本都全(滚筒洗衣机在外面),整洁干净。

病房里可以远眺上海财大的学子军训
这个医院里面自带一个散步公园,环境很好,爸妈吃完晚饭去逛了一圈

特需13楼的位置确实是拥有极佳的视野,一个病房最多两位(1000/天),最好的单间一人住(3000/天)可惜没位置了,要不然我也想给爸弄这个。因为这次运气还真不错,周四入院做术前检查,周五就直接手术,如果周五入院就要休息两天周一手术,省了两天住院费了。

8月25号

手术当天第一个做一共三个多小时,中间没有接到电话(没有突发状况)。做完就推回病房,手术也十分顺利,定时炸弹终于拆除,松了口气。医生反馈虽然去掉了两个最大的结节,但还有一些零星小的依旧存在,看样子恢复好了还要坚持定期检查。这一天爸啥都不能吃,请了个阿姨(150一天)帮忙照顾和指导我们。有了老法师自然就不会手忙脚乱。

8月26、27号

这两天就是术后恢复,爸是个能忍痛的人,术后本来要吃的止疼药愣是没吃,早上疼醒了也没喊没叫。倒是我呼噜声吵了我妈和隔壁床(东北那嘎达过来看病的,因为是肺部疾病还不能坐飞机,只能坐高铁。)不太好意思。白天就是医生要求他咳嗽(把血咳出来),治疗他的医生对咳嗽要求极其严格,咳嗽咳的响会动到伤口会疼。但是老爸还是忍痛猛咳,医生看了就说好。照顾的阿姨也说老爸恢复的算相当好。我妈也在一个劲的夸他配合治疗。确实家人的陪伴鼓励肯定会起到正面的作用。只是26号下午妈看到护士给的快速切片报告,小的不是CA,大的那个确诊CA。看完妈就出去抹眼泪,我现在倒是既来之则安之,我说妈,没事的,发现的早医生总归有办法的。她想想也对。然后空闲的时间我在附近跑了一跑逛了一逛。

B站联名
财大NB!
来自复旦的自信
有眼不识光华楼

我对上海这座城市,心理的感受还是佩服吧。医院医生水平都是个顶个的牛,想想也情有可原,毕竟都是要面来对自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拿玩游戏举例子就是经验成倍成倍的刷,我们县城医院的医生那肯定没办法比,遇到搞不定都直接介绍到上海去(当然北京广州成都等等大城市的医生也是一样优秀的)。最后27号下午,医生觉得我爸恢复的很好,直接建议出院(好耶)。

8月28日

出院了就要算总账了,一开始问了问昆山的医生朋友上海的特需收费标准大概多少,他说差不多一天一两万吧。听下来感觉还可以。因为前几年苏州的医保上海可以用了,所以入院那天就交了3万的押金(自费7万押金),只是不知道最终要补多少。最后出院手续一办,惊呆我了。


总共费用63000+,医保报销了49000+。自己支付了14000+,退还了15900+。一开始我以为还要再补款,谁知道竟然是退钱。真的是有点感动了,感谢(苏州)昆山政府的努力可以在上海看病用医保(以前我和老婆上海看病全部自费)。老头子自己兢兢业业上班交了足额的各种险金。才有现在国家的出手相助。我妈看到也有点意外,因为本来如果我们在昆山做手术请上海专家来,那这里的钱可能还不止这些。而且我们从头到尾没有送出一个红包啥的。 然后我瞎琢磨,我觉得理论上(瞎猜的)如果医生安排自己的病人入住特需病房,应该能得到比普通病房更高的补助(也就是光明正大的拿补贴,这可能就是特需存在的意义吧)。

把爸妈送回家,安排好要吃的药,微信挂好了两个礼拜的之后的号(病理报告,医生具体分析病的情况)。关上家门之后,回想这一个礼拜以来如同过五关斩六将般的闯关经历。真的是感慨万千。也有了一点心得。

二、一点心得(不一定对,以你为准)

  1. 好好上班,该交啥钱交啥钱,家里老人想办法一定要办医保。

  2. 每年定期给家里人做身体检查,有些单位体检还有退休体检项目少,不全面,所以自己掏钱也要去做。(认识个医生朋友很有帮助,自己读书的同学总有一两个当了医生吧)早发现,早治疗,早恢复,钱也花的少。

  3. 买一点商业保险(批判性买),这个其实我很不懂,我和我老婆都是通过要好的同学买了友邦的重疾险吧(友邦听人说也是大坑没有小坑不断),现在他也不干这一行了(毕竟耗光了身边的亲友资源就很难卖了)。但是这次老爸买的重疾险确实发挥了作用,能得到十几个的赔付(大概用于往后的药物治疗)。如果没有发挥作用也会在一定时间之后返还所有的缴款(当然钱也贬值了),并且我也得说家里人大概有十个买了重疾险到现在起作用的是2个,那比例就是28开。所以,普通老百姓要么找个靠谱有良心的保险销售,咨询下;要么自己上B站啊这种自己学习保险的相关知识(学习成本比较高,最好有像张雪峰那一类的)。然后年抛型的保险,我自己也会买,比如苏州本地的苏惠保,支付宝就可以直接买100多块,也不贵,花小钱办大事了属于是(有人可能会碰到赔付困难问题,这个我不太懂,但是这种肯定是正规的)。所以比起去水滴筹,我觉得还是靠自己,一年的花费也不会很高,至少比起治疗费来说。该省省,该花花。

  4. 还是要生活在大城市附近,虽然大城市有虹吸效应,毕竟医疗等等各方面资源比起周围强无敌。昆山来回上海,畅通一小时出头,堵车两小时出头,比较方便,所以现在家里人生病,都选择一步到位。

  5. 还有一感受就是,我爸治病的时候都是家里人忙前忙后,陪伴左右,他心里也比较踏实。但是有些小友,已经有“孤独终老”的念头,包括我们隔壁床的都是丁克一族。我在有些视频的评论区看到诸如“我都已经快乐了几十年了,最后几年凄惨一点也是我应得的”点赞还不低咧(热门高赞评论)。有这种想法的小友,可以想象一下,多年后的自己在医院里被医生宣布CA的心情(因为没人替你承受了),一个人看病,一个人住院,需要请阿姨照顾你。也可能要一个人闭眼(估计以后会有安乐S,肉体上的痛苦少点),但是精神上的没有亲人的话,只能自己承受了。(所以生大病,苦的是最爱你的一批人,没办法跟你说,只能角落里偷偷哭),如果这一顿压力测试下来,感觉问题不大能接受,那我觉得就没问题了。我是没那个胆量通过这个测试,我还是想在我最后的日子里有我最亲的人陪在身边,在那头的爸妈等着接我过去陪他们。

  6. 写到最后其实,有一个可以扪心自问的点,就是你对自己亲人有多少的了解——你知道他们的生日是哪天,他们有什么愿望没实现。我记得我爸在我高中时跟我说他退休第一件事就是和驴友开车沿着312国道一条路走到底,没钱了就让我赶紧打钱,所以让我读书读好点,要不然都供不起他玩的。现在条件成熟了身体却跟不上了。除开这个肺,我爸的前列腺也在开始拉警报。没办法只能躺在家里慢慢养病,看着志在千里的老爸只能做一匹伏枥的老骥。心理也不是个滋味,但也只能慢慢来。

  7. 祝大家都身体健康,排核废水的原地爆炸,气的要死本来机票都看起来了,100届箱根诱惑力挺大的。艹



【明天的意外】带爸看病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