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四节:审题步骤及方法(1)

2023-04-02 07:58 作者:七色花学园  | 我要投稿

节:审题步骤及方法

审题是我们作答环节中的第一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什么叫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反复推敲题干含义,确定作答任务,并通过作答对象及要求,更快捷地在材料中找到答案要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考生之间的差距在审题这个环节时就大大拉开了。因此,仔细审读题目,对成功应对申论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申论试卷中,只有题目是命题人自己出的,命题人想要设坑,唯一的点就是题干。同样,命题人也会在题干中把答案内容以潜台词的形式告诉我们。能否逐字逐句分析,不跳过任何一个词,读清楚题目信息,并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审出出题人意图,避免出题人挖的坑,快速找准题目破题方向,这是作答申论的基本功。审题的步骤和方法见下:

一、圈画题干信息,准确理解命题意图

正确领会出题意图是确保申论答题高分的关键。一些考生由于对材料中所透露的出题意图理解不清,把握不好,导致在答题中出现观点上偏差,可能会使其答卷大大失分。领会出题意图方面一般有几个方法:

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后面的题目及作答要求,圈划出题干信息,并从中猜测材料的主题及出题意图。

一般而言,题目及作答要求大致透露了出题者的意图,考生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其中所包含的含义。申论能否突破70分,很大程度取决于对题目信息的挖掘和理解。所以我们审读题干时,需动笔勾画,把隐含命题人意图信息的潜台词圈划出来,圈划题干关键词时,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而又意思模糊的动词、名词,圈出词之后要通过具体化的分析明确出这道题的题型、对象、问数、要求、范围、分值等相关信息,尤其要关注各个关键词的含义、关系。

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把贯彻执行题做成了归纳概括题,其结果当然只能是低分。所以审题时,首先就要圈划出题目中的提问动词,看清题干问法,搞清是何题型,然后再选择作答策略以及处理给定材料的方式,确定了答题思路的大方向。另外,每一种题型的内部也有着千差万别的隐性变化。只有通过仔细、严谨地审题,发现这种隐性变化,并把握其特征及规律,才能为成功答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如治病需先找病根,答题之前也应先找准作答对象,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在茫茫的几千字材料中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要点,否则,就会出现答案和题目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我们可通过圈划问题词、逻辑词,以及分析段落逻辑关系等法,去找准作答对象。由于现在出题灵活,作答对象也出现多元化,因此,审题时,更应重视分析作答对象的本质问法。

审题时要圈划出所有作答对象,并圈出题干中的并列关联词语,以明确问题个数,做到在作答时不少答问数,不丢冤枉分。

按照题目中的要求来作答,才更有可能得到高分。题目要求有显性要求、字数要求和隐性要求。对于题目中的显性要求,对照本章第一节各题目要求理解其内涵即可;对于字数要求,也是显性的,也不难理解,只是我们要明白一点的就是:字数要求也方便我们取舍要点和书写答案。不同的字数限制,对于我们去到材料里关注的点是不同的,如果要求的字数很多,那我们找点的时候,可能总括性的点以及一些小细节就都要呈现在答案上,提升得分概率。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也不要太在意字数,该在意的是如何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如何准确、全面的找出答案要点;对于隐性要求,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定要仔细读题,圈划出限定条件的词语,领会命题人所设置的要点的性质和角度,挖掘出隐性要求,从而宏观上明确作答的所有要求,清楚作答任务。

锁定查找范围,是找全、找准要点的基础。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材料范围,以及题目作答任务和材料内容来精确材料范围。一句话总结:“明确范围直接看,范围不定要筛选”。

在审题时,还要注意一种“空题干”现象,所谓“空题干”,就是没有提供任何实质信息的题干,比如“概括材料2-5的主要信息”,题干除告知是概括题型,所要概括的范围是材料2-5以外,再没有关于这个“信息”的任何信息。当遇到这种“空题干”的时候,就必须要依托材料组织答案的逻辑了。比如上例中的材料2-5提供的信息是一些问题和它们的原因及对策,那答案的逻辑结构自然就是“问题—原因—对策”型的,其他类似,不一而足。

2、认真研读给定材料的语气及正反逻辑。一般而言,材料里面所持的肯定语气表明出题者对某些个问题或做法持肯定看法;而否定的语气或给定材料里所提出的负面材料较多,则表明出题者对于某个问题和做法的否定态度。

3、认真研读给定材料里面的经验与教训。给定材料里面所给出的典型经验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些问题做法所持的赞成性意见;而教训则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个问题做法所持的否定态度。


第四节:审题步骤及方法(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