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如何做学术PPT,浙大博士谈个人经验

【学术汇报-Presentation概述】
一、形式建议
原则:观感素雅、图文清晰、重点突出
1.尺寸:
建议参考投屏的屏幕尺寸
(大多为4:3、16:9)
2.背景:
建议纯色或其他朴素的背景
(电子屏建议暗色,幕布投影建议亮色)
可适当增加学校或其他负责单位的logo
3.字体:
建议Arial、黑体
4.图片:
图片尽可能使用tiff格式,dpi大于300以上
图片中文字推荐用Arial、黑体
(方便缩小也能看清)
图片附上的文字应该尽量简洁,切忌大段
5.表格:
a.题目标注清楚
b.对于条目(尤其是缩写)对应增加注释
6.引用:
在相应部分先简单增加作者、年份等基本信息
具体引用信息后可放在PPT右下角
7.突出内容(文字):
a.白底——加粗加红;黑底——加粗加黄
b.建立子项目(tag快捷键)
8.图文和谐
适当用图片、表格、符号等代替文字表述
9.美化加工:
建议减少动画、贴纸、切换效果
10.语言讲述:
切忌大段连续念PPT上的文字
a. 一句话建议最多一个逗号,超出则建议分句
b. 善用演讲者模式(可以隐藏要念的文字)
二、内容指导
1.开篇(封面):
题目+汇报人+指导老师+时间
2.大纲:
展示汇报的主要内容结构
——背景+方法+结果&讨论+结论(不足&展望)+致谢
3.背景:
主题+研究进展+既往不足+研究目标与假设
4.方法(研究方法):
a.突出主要参数、关键节点
b.具体数据报表可以放到PPT最后备查
c.形式上,方法学(研究方法)展示推荐用流程图
5.结果&讨论:
a.展示主要结果,要求详略得当
b.对结果中的所有内容都要有解释
c.形式上,建议每个主要结果放一张图,可能更加清晰直观
6.结论(不足&展望):
a.分列式,最多不超过三段简洁的话
b.抓住创新点,文章(实验)的关键价值
c.注意总结不足,提出展望
7.致谢。
导师发问环节可将模式改为“幻灯片浏览”,方便快捷切换
三、其他事项
1.汇报之前,建议提前演练一遍
2.科研之中,比如做实验结果的时候建议同步做一个PPT,写论文随时参考,组会随时汇报
3.学术内容呈现形式,主要有3P:
Paper,Presentation,Poster(学术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