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绝世神功——接化发(1)

2020-06-28 11:22 作者:LordLuna月爵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混元神功平天下



赢家与传统武学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的秦国公主——赢子华。

那时的大秦还没有灭亡,嬴政还在为儒家的事情苦恼,李斯还权势赫赫,赵高还是个忠心耿耿、精通法律的法家内臣,大秦公主赢子华还是嬴政最喜欢的女儿。

子华的母亲是楚王长女,始皇的第一个女人,也是扶苏的母亲,嬴政之所以没有早早确立皇后,就为了子华的母亲——“我不想你只做秦国的皇后,等我一统六国后,我要堂堂正正的封立你,是让你做天下子民的皇后。”

然而在公元前221年,生下赢子华后,母亲就因失血过多而死。

嬴政悲痛欲绝,在那时,他性格就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并誓言决不立后。

这份被命运撕裂的爱情在赢子华长大后,转化成了一种父爱,嬴政觉得她完美的继承了她母亲的性格与自己的才能、智慧,仿佛是另一个自己,又仿佛是自己的另一半。

这种爱让嬴政把佩剑【天问】赐予了她,仅因为子华觉得剑体轻盈优雅,适合舞剑。

就算子华违逆自己,不愿与李斯的长子结婚————苦心安排的政治婚姻,嬴政也不反对她叛离世俗的要求:

赢子华在当时提出“自由婚姻”“女由母姓、子由父姓”,让群臣瞠目结舌。

然而,在“焚书坑儒”期间,赢子华一次次在内宫与自己的争论,让嬴政苦怒交加。

赢子华不像哥哥扶苏,嬴政觉得她思维灵活,和儒家的酸腐截然相反,生活中也处处有背礼弃俗的行为——比如会穿着男装在朝堂中出现。

在政治派别上,她是个典型的法家,讲究遵守实际法律而不是道德俗念;在处事中,她又是个典型的道家——博览群书,丝毫不被观念束缚,最喜欢老子与庄子。

嬴政本以为子华是性格温和一点的韩非子,对儒家和自己一样,表面承认,实际避之不及,鄙夷不屑。

然而在焚书坑儒后,子华一次比一次激烈的批驳让嬴政手足无措,感觉似乎女儿在一夜之间就变了——“父皇,尊儒非国政之首选,但若弃儒,乃掘帝国民意之根基,焚大秦千古之基业。”

嬴政无法理解女儿对民众与民心的重视,父女两人的嫌隙逐渐扩大。

直到在朝堂之上,赢子华当着贵族百官的面,把自己从兴建阿房到扩修长城,从寻求不老药到出兵岭南,批驳的体无完肤。

嬴政再也忍受不住,厉声斥责:“朕之所为、所念,乃源自商鞅变法,商鞅之法乃我大秦统一之基础,强国之根本,百年来皆遵之!汝今之所言,处处叛离我大秦根本,意欲何为?”

赢子华只冷然回答:“商鞅之法于旧之秦国乃脊柱,于今之天下乃糟粕。天下潮流浩浩荡荡,以旧法塞挡,若以残垣抵挡洪涝。今六国已亡,秦代天下,大秦非仅有秦民。——为独秦之民而思者为王者,为天下子民而思者为天子。此二者关系,由父皇自行定夺。”

嬴政无声。两天后,为了不让朝野继续被子华分裂,命令子华跟随扶苏、蒙恬,一起远赴边疆。

其中包含锻炼的含义——始皇很清楚,一旦身死,蠢蠢欲动的六国贵族将会寻找机会。继承皇位的虽然是扶苏,但他太过固执,无法应对诡谲的朝野变化,且性格敦厚,战略意识薄弱,在战争中无法发挥秦兵的优势。

而这一切都可以被女儿赢子华弥补,由子华和李斯组成左右丞相来辅佐扶苏,是一个完美的预想。

但始皇并没有真正理解子华的内心。

子华与所有人都不同,思想离奇怪诞——她并非为国政本身而学习诸子百家,探讨战争历史,而是为了知识本身与世界的本源。

社会性的学识不是她的根本追求,子华对治国理政毫无兴趣,实际上,她热爱的是当时还没有土壤生根的【哲学】,这让她的行为难以预测。

赢子华在途中找了一个机会,骑马逃走,期间不幸被一对山贼袭击,但正好那时,楚国后裔项梁父子路过,被救后,子华取出代表母亲楚国王室的玉器表明身份,并说被秦皇追辑,要潜逃入鲁国的小圣贤庄。

知道子华是不仅是大秦公主,同时也是楚王后裔的项梁立刻保护子华进入小圣贤庄,而那时,儒家已经知道子华被贬的原因,把她当同盟,让她在书院做整理典籍工作。

.

子华其实只想找一处安适的地点自由自在地生活、幻想,研习诸子百家的经典而已,她讨厌咸阳王宫压抑的环境、被人操控的人生。

同时,她对大秦的动向毫不关注,认为大秦的内部已经危于累卵,秦国贵族与其他六国民众有的天然的不可逆转的矛盾,认为大秦已经无药可救————她经常有这种在当时人看来可惊可怖的论点。

.

始皇嬴政在得知子华潜逃的消息后愕然,后通过黑冰台在儒家的特务了解赢子华的状态,并暗中派蒙恬保护她,他希望子华能控制住以儒家为首的六国文人,以在扶苏登基后不至于让矛盾立即爆发,然而,让他猝不及防的是,自己的病亡突然、迅急。

随着敦厚的扶苏被赵高诱杀,天下风起云涌。

这段期间,赢子华不管外界风波,苦心研究百家学问,游淌在自己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中,她要将各个门派的学问整理集合,形成一套既独立又整合,既矛盾又统一的超越性学识。

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辩证方式与思维形态——以逻辑为基础,事实作依据,脱离尘世、社会的主观道德的框框架架,去寻找世界与人类的本源,子华称之为是【终极思考】。

并撰写了一本书《太初之道》。

当时小圣贤庄无人能看懂子华的书,认为子华陷入癫狂,整天沉迷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幻像中,与鬼神共舞,推理出一个个毁纲灭伦的结论,已经疯了。

只有楚国的智者范增、韩国末裔的张良发觉其中的奥妙。在听别人偶然说起书中的一段有关【仇恨】的语句后,张良就放弃准备完好的博浪沙刺秦计划,前去小圣贤庄,拜子华为师。

.

时间快速流逝,行进到项梁起兵。

项梁、项羽、范增设想出一个完美的计划,拥立小圣贤庄的子华为楚王——利用子华在贵族、诸子百家的声望以及“楚国后裔”的身份,笼络旧楚各部与天下有志之士,共同反秦。

而大秦公主的正统血脉又能作为击败胡亥并日后统治秦国的基础,因为秦始皇的公主王子尽被胡亥赵高屠戮,除了在鲁国的赢子华。

最重要的是,赢子华本身就赞同楚国取代秦国创建统一的新王朝,在听闻自己兄妹被胡亥屠杀、许多楚国嫔妃被迫殉葬后,她悲愤地喊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点燃了楚地民众的反抗的火种。


项梁还准备让项羽与子华结合,如此一来,就不存在日后楚王与项氏一族矛盾的问题。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赢子华拒绝称王,她讨厌卷入尘世的漩涡,被人当做棋子,也反感将人使作棋子。她对功名利禄抱以消极,只想如庄子那样,自由逍遥。

无奈之下,范增最能退一步,立他人为王,但子华同意了让项羽留在身边学习一个月的请求。

在一个月中,子华只教给项羽一种才能——【逻辑】,让项羽从感性的冲动转变为理性的缜密的思考。

但就这一点,带给项羽天翻地覆的改变,让他的眼界从一国一家扩展为天下,让他的器量从一介武将升华成一名帝者。

项羽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不光让他结交了本看不上的韩信、陈平、郦食其等天才将臣,并因师出同门让张良死心塌地,还让他成为大一统王朝——汉的开国皇帝。

而子华也从项羽超人般的、勇猛无双的战斗能力中发现了人类潜在的力量,“既然项羽力能扛鼎,那么未来人或力能拔山”她甚至幻想人类能像鸟儿那样飞翔...一拳就能击破一栋城墙。

统一后,子华就经常从隐居地到皇宫研究项羽超凡力量的来源,项羽非常乐意向年龄颇大却仍然保持绝代风貌的赢子华展现自己的肌肉与力量,两人在长期研究中总算发现一种神奇的力量,名叫【混元】,但这种力量隐秘幽深又无迹可寻,只知道它能让人内在的精神力转变为破坏力。

子华试图将从诸子百家中汲取的智慧融入武学之中,挖掘人体力量的【道路】,将幻想变为现实,因为按照混元力量的形式,女性也能获得超越生理极限的爆发力——这种力量与女性阴柔的身体更为兼容。

虽然研究的成果并没让两人满意,但仍然发明出一种强身健体的技巧,名叫【混元功】——除了修炼出内劲,修身养性,这是种巧妙的发力方式,以最小的力、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爆发最大的能量,集中全身的力量于一点,在近身搏斗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身体薄弱的人用此招也能克敌制胜,非常适合女性防身使用。

但这门武学的缺点很明显——过于难懂,是将精神力与身体力融合在一起,大部分人都无法达到两人的要求,他们只能选择少数天赋异禀的弟子传授。

就这样,混元功一代一代被华夏子民传承下去,就像赢子华的赢姓也被传承下去一样。

随着历史浪潮的起起落落,秦始皇嬴政代表的父系赢氏已经消弭在风起云涌之中。分支的赢子华的赢家则在保持低调的同时绵延不绝,就像混元功一样。

不过在传统武术领域,混元功虽然年代悠久,但真实力量的程度众说纷纭。

传说中华大地出现多位混元功的高手——

掌能劈铁,拳能穿钢,力可撼地。但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任何能证明这一点的实际事例,尤其在赢子华的《混元》修炼法则中,百分之七十是引用《太初之道》的哲学性语句,另外百分之二十是如逍遥游般浪漫主义的幻想,剩余百分之十在证明一个论点“无招胜有招”,让中外武学爱好看后茫然无措,目瞪口呆。

著名武学大师李小龙看后说:“混元神功,不是人类能修习的”。

英国著名思想家、数学家,诺贝尔文学得主罗素看后说:“这本书不是武学书,而是本哲学书,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在【混元】的世界中,赢子华已经触及真理,她无所不能。”

混元功一直被大众认为类似ufo,神秘却不能真实表现,被归于武学和玄学之间,如同中医,文化的价值大于实用的价值。

.

在当今人类文明的崭新时代,互联网社会中,赢家的最新一代女性继承人————赢华,并不关注家传的混元功。

她是个典型的ACGN、潮流女性,喜欢动漫、游戏、时尚、音乐,在网络中分享她的美好生活。

赢华早年因热爱kpop远赴韩国当练习生,师从泫雅,后以blackpink的一员出道,几年后回国当女solo。

她继承了远祖的智慧与善于思考、无拘无束的个性,性格开朗,着眼于现实,只会对动漫、电影中看得见的幻想感兴趣,而不会追寻虚无缥缈的事物,就如她只会把想象力表现在cosplay动漫美少女角色上,而不会修练家传的谁也没练成功过的混元功。

她父亲则因心脏病隐患,没碰过家传武学。

唯独爷爷赢保国,在长久的人生中,始终保持一颗少年般的对武学热爱的心。

他的身体天赋突出,青年时期曾以学懂百分之一混元内力的基础夺得传统武学锦标赛冠军。

但他深深遗传了先祖狂飞奔放的幻想性格,一旦成功就会陷入周期性的臆梦状态,他不仅以“当代宗师”的身份,开设前人没有开过的武馆,还经常去外国交流。

另一方面,赢保国有着坚韧的品质——为了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苦学三年之久...每天保持一段时间的打桩、苦练。

但日积月累的付出,只让他自信心愈发爆棚,五年前,他宣称要统合中华所有武学,与混元功结为一体,就如先祖赢子华将诸子百家的学问贯汇成——《太初之道》一样,他有个伟大的梦想——“中华武术界的大一统”。

赢华亲眼目睹了爷爷邀请众多武林中人参加《咏春形意混元门》的开创仪式,在一群老头的拥簇下,爷爷坐上掌门人的宝座——

那一刹那后,她就知道,事情开始变得糟糕了。






绝世神功——接化发(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