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产品该如何创业?无线WiFi适合哪些人群?
现在还能创业吗?如何创? 过去两年里,偶尔会有一些老同事、朋友问我创业的感受如何,创业到底难不难。最近三个月,可能是因为老东家公司裁员的原因,被问到这些问题的人更多了。言外之意,他们可能有辞职创业的打算,希望我给他们一些切身感受和经验分享。每次电话或者见面聊这些话题,给这些咨询的朋友们的建议其实基本上是相似的,得益于之前工作中养成的习惯,对于常见的问题,为了提高回复效率和节约自己的时间,希望对有相同问题的朋友们一些参考建议,因为我自己也才入门,只能通过自身经历谈谈一些可能不成熟的建议。 问这些问题的老同事老朋友们的年龄基本在30朝上,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现状,在无线通信物联网行业已经可以算是行家和专家了,同时能链接上游芯片和下游应用,在整个产业生态中确实能获取到得天独厚的资源。问这些问题的老同事们,通常是对当下在公司的现状不满,或者是由于大环境下公司裁员的焦虑。被问到这些创业相关问题后,我都会问他们: 动机是什么? 是公司钱给少了?如果是的话,跳槽就好了,没有必要去创业。物联网这个行业产业分布够广,物联网环节产业链上游下游都是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机会。 受委屈了?如果是的话,那就不要出来创业,创业过程中受的委屈比你在工作中受的那点委屈不是一个数量级。另外,老板没有这么光鲜,小老板更苦逼,委屈和压力异于常人。 职位上不去?如果是的话,那就更不要出来创业,如果连一个普通员工都做不好,都不能出类拔萃的话,更不要说去做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的老板。 如果确实是跟业内同行、圈子里面的朋友和客户反复沟通交流,确实市场足够大、痛点足够明显、需求足够刚,可以考虑。 准备卖什么产品或服务?卖给谁? 我觉得当前的商业环境中,但凡是你想到的产品和服务,一定已经有人在做了,如果没有人在做,也极有可能是你臆想出来的。你觉得是蓝海的市场,也可能是因为你的有限的认知。 之前有个合伙人,说去做个爆款产品,1年多过去了好像也没有爆起来,特别是做流量卡、物联网无线WiFi路由设备,想去做个爆款,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行业积累和用户走访的话,太难了。 假设产品方向确定了,卖给谁?跟这些可能会买单的客户聊过吗?确认过是普遍需求吗还是个人定制需求?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确实能够解决当前行业或客户需求问题,是否可以尝试做个概念产品给一些种子客户先去尝试?至少可以判断当前是否有能力去做、是否有客户愿意为这个产品服务买单、是否跟当前友商有差异化。 不建议前期轻易投入过多的去做产品研发,做产品研发比你想象中的烧钱更致命的是你研发的产品可能没有竞争力或者不是客户需要的。另外现在的产品有可能不是企业将来立足的产品,我们需要一个动态的视野去做产品迭代,比如我们淘宝店:无线WiFi路由设备,主做流量卡随身WiFi主打真实流量,不虚量的无线WiFi路由设备,最近我们发现联系我们家庭使用网络用户多了起来,户外无线WiFi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 这些无线WiFi产品都需要我们有校园学生群体,商业、工厂这些移动办公群体,对移动网络有需求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群体还在增长中。
如果上面两点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那么接下来你可以: 先不要裸辞利用当前工作之便去跟圈子聊跟同行聊跟客户聊多攒饭局多走动多出差多听多记兼听则明; 轻创业正如上面说的大概率没有什么产品是在国内找不到你可以基于上面的需求让产品供应商做些改动或优化然后再拿这些产品和服务去给种子客户去尝试前期种子客户非常重要有足够多和足够好的客户的反馈后再考虑是否全职投入创业; 创业和生意最大区别是创业是发现某个行业的需求或痛点并持续为该需求或痛点提供改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对漫长和痛苦并且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生意就是短平快比如倒卖模组是一个对个人职业发展非常好的行业链条很长同时处于链条中间能够对接整个链条的资源倒卖链条中的某个服务和产品也不失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短平快弊端也足够明显; 不要急于找合伙人大部分生意可以单干但创业可以说100%一定是团队多闻闻合伙人的气味人品能力同频认同感仓促入伙的风险很大; 交学费的心理准备这个过程一定会踩坑不管是上了多少管理经营课要交的学费一个少不了比如合伙客户拖欠尾款产品质量事故合同纠纷有句话说的是船停留在港湾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最后持续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