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天富贵”的背后可能是巨大的陷阱,“双十一”我们的网络安全如何守护?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又到了,随着双11正式预售模式的开启,各平台商家纷纷通过大促销、直播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物。想必不少同学都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火拼了,面对火热的抢购和冲动的消费氛围需要提醒同学们:诈骗团伙们也要伺机而动了,他们已经瞄准了一年一度的双11,升级好了999.0版本的诈骗手段,即将使出浑身解数完成自己的年度终极目标,每年的“双十一”期间都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峰期,我们要理性消费也要做好和骗子斗智斗勇的准备,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共同守护网络安全。
一、新型诈骗方式出现,套路不断升级
01、虚假红包诈骗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都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一些不法分子借机钻空子,纷纷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群发虚假“双十一”红包,诱导大家点击,盗取个人信息、盗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传播木马病毒等。

温馨提醒:
慎点各种红包链接!如果不小心点了,请立即关闭手机网络,并及时修改自己的网银、支付宝密码并立刻打开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02、 低价、预售、退款诈骗
有不法分子在双十一期间以“0元购”“超低购”“内部购”、“独家优惠”、“限时购”“退款”、“退货”为诱饵,向用户发送木马链接。在消费者点击“钓鱼网站”链接的同时,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

温馨提醒:
不要轻易被“预购”和“退款”夺去了理智,注意查看信息的来源,注意防范银行卡账号、密码、动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的泄露。
03、刷单返利诈骗
不少诈骗分子冒充购物平台或者商家,把所谓的“双11提货卡”“红包兑换卡”和小礼品想办法寄给我们,忽悠大家扫码“兑奖”,然后进入所谓的刷单返利群,以提高店铺的销量、好评度为借口,称需要找人兼职刷单。为了骗取信任,开始他们会在约定的时间连本带利返还,等刷的金额越来越大,诈骗分子将以各种借口拒绝返款,甚至引诱大家刷更大的单后不返利或者凭空消失。

温馨提醒:
这是典型的“刷单返现”诈骗,大家一定不要轻易尝试,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需要交纳定金或先垫付的工作,一定要小心谨慎。收到陌生快递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馅饼”变成陷阱!如果快递既不是我们买的也不是赠品,就很有可能就是骗子寄过来的一个诱饵,一定要提高防范的意识。
二、网络诈骗陷阱多,牢记防骗知识
01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不法分子会模仿电商、快递网页进行诈骗,诱导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实施诈骗。
02不要轻易加对方QQ、微信等
在购物时一定要使用阿里旺旺和卖家交谈,如果对方要求QQ、微信聊天,就要当心了,对方很可能是骗子。
03不要轻易相信自称是客服的人
不要向对方透露隐秘信息,如果是常规的手机号码,先查查归属地,如果不是正常的手机号码,更不要相信。
04不要接所谓“客服”发过来的文件
文件中很可能有木马,网址可能是挂马的,或者是钓鱼的、盗密码的。
05不要泄露手机动态码
不要将手机收到的支付密码及电子密码器的动态密码告诉外人。我们要做到诈骗手段千千万,捂紧钱袋不沾边!
三、电信诈骗引关注,网络安全谁守护?
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网络,网络安全问题密切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数字世界的虚拟面纱让我们难以看到在网络的另一头大数据信息的泄露者和网站平台的攻击者到底是谁,所以保证网络环境安全十分重要。随着规模化盗取信息的网络黑产大军越来越壮大,网黑们一次次得手,企业和平台数据一次次泄露,企业和国家的损失越来越大,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也在一点点加强。

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近年来我国对网络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执法标准也越来越高。国家号召高校积极培育相关专业人才,让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充实,筑牢网络安全新防线。不少网安厂商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培养网安人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家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的检测与保护,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的效率和质量,守护网络安全基准线。但大型企业和国家事业单位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供不应求。谁早学网络安全,就能早拿到数字时代不容易遇到失业问题的铁饭碗。

四、培养网络安全高技术人才,服务国家战略
作为首都培养数字技术人才的高校,北工商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为网络安全行业培养大量技术人才,学院和“全国数字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北京中企会人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网络空间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整合资源,多方协同培养信息安全高端人才,引领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共同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服务数字经济,为全国数字化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