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医养生的核心理论,它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天”指大自然,“

2022-10-28 14:01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医养生的核心理论,它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天”指大自然,“人”指身体,“合一”则是顺应的意思。从大的方面理解,天人合一是讲人和大自然、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人生存在大自然中,既要保持自身的规律,又要顺应宇宙的规律。从小的方面来说,天人合一就是指导我们生活在自然中,怎样求得平衡,怎样拥有健康。

“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说起来像是大道理,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在细节上的和谐,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需要一点点去磨合。它特别提倡重视后天养护的作用,每个人的先天基因决定了身体的基础,后天则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生命的质量。也就是说,要尊重先天,但不能放弃或忽略后天,应该因人、因时、因地,顺应身体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来养生。

科学饮食最重要

养生讲究吃得有质量,这里的“质量”不是说吃得贵,而是要科学。

第一大原则就是要顺应自然。比如多吃时令的蔬菜和瓜果,少吃反季节、转基因的蔬果,这就是顺应时令。饮食上不要偏食,尽量吃整株菜,包括蔬果的根、茎、叶、花、籽,这就是顺其自然。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就是要因人因地,多吃成长环境中常吃的,父母家族中常吃的食物。现在进口水果、进口食品有很多,每个人都要考虑身体是否适合,偶尔吃些没吃过的食物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吃太多就接受不了。我在临床上常看到一些病人,由于吃了榴莲、芒果等进口水果导致过敏。还有些南方人到了北方生活,依然保持辛辣的口味,频繁上火导致口舌生疮,这些都是忽略了气候和地域的差异。

饮食上第二原则是遵循规律。比如一日三餐要规律:早餐的营养最重要,午餐要吃好、吃饱,晚餐要清淡、易于消化。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给弄颠倒了,中午大多是工作餐,随意糊弄填饱肚子,过于草率和简单。晚餐则往往比较丰富,不仅热量太高,还难以消化,影响睡眠,长此以往会加大身体负担,导致疾病。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习惯吃素,有些人靠饥饿来控制体重,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要做到真正顺应自然,应该什么都吃,什么都少吃一点,人体的正常运转需要多种营养的摄入来共同维持。


“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医养生的核心理论,它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天”指大自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