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图上的白话资治通鉴【前403年】

2023-03-26 22:31 作者:地图上的白话资治通鉴  | 我要投稿

前四〇三

 

东周威烈王姬午,年龄不详                赵烈侯赵籍,年龄不详

晋烈公姬止,年龄不详                    宋悼公宋购由,年龄不详

鲁穆公姬显,年龄不详                    燕湣公【名不详】,年龄不详

魏文侯魏斯,年龄不详                    楚声王芈当,年龄不详

秦简公嬴悼子,年龄不详                  卫慎公姬颓,年龄不详

韩景侯韩虔,年龄不详                    姜齐康公姜贷,年龄不详

郑繻【xū】公姬骀【tái】,年龄不详

 

1东周威烈王姬午【东周都城成周,地处河南洛阳西工区】任命晋国【都城新田,地处山西临汾曲沃县西北】大夫魏斯【魏国都城安邑,地处山西运城夏县】、赵籍【赵国都城中牟,地处河南安阳林州市】、韩虔【韩国都城阳翟,地处河南许昌禹州市】为诸侯。

司马光认为:天子最大的职责是维护礼教,礼教最重要的是等级架构牢固,等级架构牢固最重要的是明确各等级的级别和待遇。什么是礼教,就是社会秩序。什么是等级架构牢固,就是君主与臣民的等级关系牢不可破。什么是各等级的级别和待遇,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在政府系统中的位置关系和待遇高低。

疆土四海之广,民众亿兆之多,都甘愿受制于天子一人,其中虽有才能卓越、智慧超群的人,却没有不为天子奔走服务的,这难道不是以礼教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御三公,三公统御诸侯,诸侯节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普通官吏及民众。权贵指挥贫贱,贫贱服从权贵。高官指挥下级官民就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又如树根、树干控制枝叶;下级官民服侍高官就像人的四肢保护心腹,枝叶遮护树根、树干,这样才能上下互保,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天子最大的职责是维护礼教。

从前,西周文王姬昌【西周都城丰镐,地处陕西西安长安区】为《易经》注解、排序,以乾卦、坤卦为第一和第二位。孔子在《易经》的《系辞》中解释说:“天至高至尊,地至低至贱,因此乾坤的排序就确定了。低高有序,所以万物的贵贱地位就明确了。”这是说君主和臣民的关系就像天地的关系一样不能改变。孔子所著的《春秋》,在记载史实时,故意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西周都城丰镐,地处陕西西安长安区;东周都城成周,地处河南洛阳西工区】,周王室的人虽地位不高,但《春秋》也要把他们排在各诸侯之上,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君主与臣民关系的特别关切。如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君,且又遇上商汤、西周武王姬发这样的仁君,能使民众归服,得到上天赐命,那臣民应永守与君主间的等级关系,至死不渝。因此如商朝以普通妃嫔所生的庶长子微子启取代王后所生的嫡子商纣为国君,那商朝就可能不灭亡,而商汤则可永配皇天了;而吴国【都城姑苏,地处江苏苏州吴中区】如能按兄终弟及的顺序,以贤能的吴季札做君主,避免争夺王位的现象,那吴国也可能不灭亡,而吴国的开国之君吴太伯,其祭祀也可永不中断。但微子启、吴季札二人宁肯亡国也不做君主,实在是因为不能破坏礼教的大节。所以说,礼教中最重要的是等级架构牢固。

礼教的作用,在于分辨贵贱,排序亲疏,归类万物,处理日常事物,没有各等级的不同名称,礼教就得不到彰显;没有各等级的不同器物,礼教就得不到体现。用各等级的不同名称来分别级别,用各等级的不同器物来分别待遇,这样就可上下有序,这就是礼教的根本所在。如没了各等级的不同名位、不同器物,那礼教又怎能单独存在!前589年,卫国【都城帝丘,地处河南濮阳濮阳县西南】的仲叔于奚在齐国【都城临淄,地处山东淄博临淄区】击败卫国的新筑【地处河北邯郸魏县南部】之战中,救了卫国统帅孙桓子,卫国赏赐给他封地,他谢绝了,却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应享用的马饰。孔子听说后,认为不如多赐他封地。各等级的不同名称、不同器物,绝不能给予他人,这是君主的职责所在;处理政事不坚持原则,国家就会跟着危亡。卫国首领期待孔子为他处理政务,孔子想先确定等级架构及各等级的级别和待遇,认为等级架构及各等级的级别和待遇不明确则臣民无所是从。马饰,是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确立等级架构及各等级的级别和待遇,是件小事,而孔子却从它做起,就是因为各等级的不同名称、不同器物一旦紊乱,社会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事情没有不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孔子考虑久远,所以能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并及时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一定要等到弊端闹大才设法挽救;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明显的大害,往往竭尽全力也不能成功。《易经》说:“行于霜雪之上而知冰冻将至。”《尚书》说:“先王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成千上万件事。”就是指这类防微杜渐的例子。所以说,等级架构牢固最重要的是明确各等级的级别和待遇。

因西周幽王姬宫湦和西周厉王姬胡【西周都城丰镐,地处陕西西安长安区】的政治腐败,导致周朝【西周都城丰镐,地处陕西西安长安区;东周都城成周,地处河南洛阳西工区】每况愈下,社会秩序土崩瓦解,低等级的欺凌高等级的,高等级的日益衰败。以春秋五霸为代表的各诸侯间恣意攻伐,像晋国【都城新田,地处山西临汾曲沃县西北】六卿、鲁国【都城曲阜,地处山东济宁曲阜市】三桓、齐国【都城临淄,地处山东淄博临淄区】田氏之类的各诸侯国大夫,擅权专政,礼教大体上已沦丧了十之七八。然而西周文王姬昌、西周武王姬发所开创的政权还能绵绵不断地保留下来,就是因为周朝子孙还能维持等级架构牢固及各等级的级别和待遇。为什么这样说?前636年晋文公姬重耳【晋国都城绛城或称翼城,地处山西临汾侯马市东】在东周襄王姬郑【东周都城成周,地处河南洛阳西工区】与弟弟姬带的权利之争中,起兵杀了姬带,为东周襄王姬郑立了大功,于是向东周襄王姬郑请求允许他死后享用王室的安葬方式,通过墓穴侧面的通道将棺材抬入墓穴,而不采用在墓穴上方挖坑埋入的诸侯安葬方式。东周襄王姬郑拒绝了,他说:“应按周朝传统办理。如果没有改朝换代而有两个天子,不是天子而用天子礼仪,那恐怕叔父你也会反对。否则,叔父你在自己的封地内直接按王室方式安葬就好了,又何必向我请示?”晋文公姬重耳于是因畏惧而没敢违反礼教。所以周王室的地盘并不大于曹国【地处山东菏泽定陶区】、滕国【地处山东枣庄滕州市西南】,管辖的民众也不多于邾国【地处山东济宁邹城市东南】、莒国【地处山东日照莒县】,然而经历几百年,仍是天下共主,即使是晋国、楚国【都城郢都,地处湖北荆州荆州区西北】、齐国、秦国【都城泾阳,地处陕西咸阳泾阳县西北】那样的强国也还不敢凌驾其上,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周王还保有天子的名分。至于鲁国【都城曲阜,地处山东济宁曲阜市】的季氏家族、齐国的田常家族、楚国的白公芈胜、晋国的智氏家族,他们的势力都大得足以驱逐国君而自立,然而他们最终都不敢这样做,难道是因为他们力量不足或于心不忍吗?只不过是害怕因篡夺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讨伐罢了。现在晋国的三家大夫欺蔑首领,瓜分晋国【都城新田,地处山西临汾曲沃县西北】,东周威烈王姬午不但不征讨,反而分封他们,使他们列位诸侯,这使得周朝仅有的、象征等级架构牢固的作用也没有而全部放弃了,周朝先王的礼教至此荡然无存!

或者有人认为,当时的周王室【西周都城丰镐,地处陕西西安长安区;东周都城成周,地处河南洛阳西工区】已衰微,而韩【都城阳翟,地处河南许昌禹州市】、赵【都城中牟,地处河南安阳林州市】、魏【都城安邑,地处山西运城夏县】力量强盛,就算东周威烈王姬午【东周都城成周,地处河南洛阳西工区】不想承认他们,又怎能做到?这种说法完全错误。韩、赵、魏虽强,但他们如打算不顾天下的指责而公然侵犯礼教,那就不需要请求东周威烈王姬午的分封而自立为君了。不向东周威烈王姬午请封而自立为君,就成了叛逆之臣,天下如有像姜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那样的诸侯,就必定会尊奉礼教而征讨他们。现在韩、赵、魏三国向东周威烈王姬午请封,而东周威烈王姬午又批准了,那他们就是奉东周威烈王姬午的任命而成为诸侯的,谁又能讨伐他们!所以韩、赵、魏成为诸侯,并不是韩、赵、魏破坏了礼教,正是东周威烈王姬午自已破坏了周朝的礼教!

君主臣民间的礼教既然破坏,那天下便开始以智慧、武力互相争雄,遂使当年受周朝先王分封而成为诸侯的圣贤后裔,江山相继沦亡,周朝【西周都城丰镐,地处陕西西安长安区;东周都城成周,地处河南洛阳西工区】先民的子孙灭亡殆尽,岂不哀痛!

2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智申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你的庶子智宵。智瑶比他人优秀的长处有五项,不如他人的短处有一项。长处分别是:一表人才,精于骑射,多才多艺,能写善辩,坚毅果敢;有这些长处却胸襟狭隘。他如以五项长处欺凌弱小、做不仁义的恶事,那谁能与他和平相处?要是真立智瑶为继承人,那智氏宗族一定覆灭。”智宣子智申不理。智果便向太史登记脱离智氏,另立为辅氏。

赵简子赵鞅有两个儿子,长子叫赵伯鲁,幼子叫赵无恤。赵简子赵鞅打算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个好,于是他把自己日常的训诫之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他们,嘱咐他们:“切记在心!”三年后,赵简子赵鞅询问他们,赵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竹简在哪里,竹简已丢了。问赵无恤,他能很熟习地背诵训词,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简子赵鞅认为赵无恤贤能,便立他为继承人。

赵简子赵鞅派尹铎去管理晋阳【地处山西太原晋源区】,临行前尹铎向他请示:“你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茧般搜刮财富?还是作为以后的保障之地?”赵简子赵鞅说:“作为以后的保障之地。”尹铎便少算居民户数,以减轻赋税。赵简子赵鞅对赵无恤说:“一旦晋国【都城新田,地处山西临汾曲沃县西北】发生危难,你不要轻视尹铎,不要怕晋阳路远,一定要以那里作为归宿。”

智宣子智申去世后,智襄子智瑶执掌晋国大权,他与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在蓝台【确址不详,大约在晋国都城新田,新田地处山西临汾曲沃县西北】饮宴,席间智伯智瑶戏弄韩康子韩虎,又侮辱他的宰相段规。智国听说后,进谏:“主公你激怒对方而又不提防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智瑶说:“灾祸都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灾,谁还敢给我降灾!”智国说:“这话不妥。《夏书》说:‘一个人屡次三番地犯错,其结下的仇怨不会在明处,应在它不显著时就留意。’贤德的人能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现在主公你一次宴会就侮辱了人家的首领和宰相,又不戒备,说:‘不敢给我降灾。’这种态度不行。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伤人,何况是首领、宰相!”智瑶不听。

不久,智瑶向韩康子韩虎要求割让领地,韩康子韩虎不给。段规认为:“智瑶好占小便宜,又刚愎自用,不给,必将攻打我们,不如给他。他因拿到地会更加狂妄,必定又会向其他人索要;其他人不给,他必定向其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灾祸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韩虎说:“好主意”。便派使者给智伯智瑶送去了有万户人家的领地。智伯智瑶很开心,又向魏桓子魏驹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魏驹不想给。宰相任章说:“为什么不给?”魏桓子魏驹说:“无故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瑶无故要地,其他大夫必定警惧;我们给智瑶地,智伯智瑶必定骄狂。他骄狂就会轻敌,我们警惧就会互相亲善;用互相亲善之兵对付骄狂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周书》记载:‘想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姑息他;想夺取敌人,必须先拿些好处引诱他。’主公你不如先给他,让智伯智瑶骄狂,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图智家,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为智瑶的靶子呢!”魏桓子魏驹说:“好”,也交给智瑶一个有万户人家的领地。

智伯智瑶又向赵襄子赵无恤要蔺【地处山西吕梁柳林县】和皋狼【地处山西吕梁离石区西北】的土地,赵襄子赵无恤不给。智伯智瑶大怒,率领韩、魏两国的甲兵前去攻打赵国在晋国都城新田【地处山西临汾曲沃县西北】的住所。赵襄子赵无恤准备出走,问:“我该到哪里去?”随从说:“长子【地处山西长治长子县西南】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完整。”赵襄子赵无恤说:“民众精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舍生入死地守城,谁能和我同心努力?”随从又说:“邯郸【地处河北邯郸邯山区】的仓库充实。”赵襄子赵无恤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要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努力。还是去晋阳【地处山西太原晋源区】吧,那是先主赵鞅的属地,尹铎又待民众宽厚,他们必定能同我和衷共济。”于是前往晋阳【地处山西太原晋源区】。

智瑶、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率军围住晋阳【地处山西太原晋源区】,引水灌城,城墙只剩1米多高没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民众仍无背叛之意。智伯智瑶巡察水势,魏桓子魏驹为他驾车,韩康子韩虎站在他的右边为他护卫。智伯智瑶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魏驹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虎,韩康子韩虎也踩了一下魏桓子魏驹的脚尖。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地处山西运城夏县西北】,绛水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地处山西临汾尧都区】。智家的谋臣絺疵【chīcī】警告智伯智瑶说:“韩、魏两国必定谋反。”智伯智瑶问:“你怎么知道?”絺疵【chīcī】说:“以人之常情来判断。我们集合韩、魏两军围攻赵国,赵国覆亡,下次必定是灭韩、魏两国。现在我们约定灭赵后三分其地,目前晋阳【地处山西太原晋源区】的城墙只剩1米多高没被淹没,城内宰马为食,投降已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两人却没有高兴的心情,面有忧色,这不是谋反是什么?”第二天,智伯智瑶把絺疵【chīcī】的话告诉了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二人说:“这是离间小人想为赵国游说,让主公你怀疑我们韩、魏而放松对赵国的进攻。不然,我们岂会放弃早晚到手的赵国田地,而去干那危险困难必不可成的事?”两人出去,絺疵【chīcī】进来说:“主公你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智伯智瑶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絺疵【chīcī】回答说:“我见他们认真地看了我一眼,就匆忙离去,因为他们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智伯智瑶不改。于是絺疵【chīcī】请求让他出使齐国【都城临淄,地处山东淄博临淄区】,以避灾祸。

赵襄子赵无恤派张孟谈秘密出城,会见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智瑶率领韩、魏两国来围攻赵国,那赵亡之后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也说:“我们心里也清楚这种状况,但只是担心事情还未办好就计谋泄露,那马上就会大祸临头。”张孟谈又说:“计谋出于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之耳,有什么好担心的?”于是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与张孟谈秘密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赵襄子赵无恤夜里派人杀了智军的守堤官,决大水反灌智伯智瑶的军营。智伯智瑶的军队为救水而大乱,韩、魏两军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赵无恤率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伯智瑶的军队,杀死智伯智瑶,又将智氏家族尽行诛灭。只有辅果因脱离智氏家族,另立辅氏而得以幸免。

司马光认为:智伯智瑶的覆灭,在于他的才能胜过品德。才能与品德是两码事,而普通人往往分辨不清,一概称为贤明,这就常常看错人。聪明、心细、坚韧、果断,称为才能;正直、公道、平和待人,称为品德。才能是品德的资本,品德是才能的统帅。云梦地区【包括云梦泽及其周边地区,地处江汉平原东南部、长江北岸】的竹子,是天下最刚劲的;但如不矫正它的弯曲,不配上羽毛做的箭翎,不加工出放弓弦的凹槽,那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硬的盔甲。棠溪地区【地处东南侧河南驻马店西平县、西南侧河南平顶山舞钢市、北侧河南漯河舞阳县的结合部】出产的黄铜,是天下最精利的;然而如不熔烧锻造,不打磨,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所以,德才兼备是圣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在挑选人才时,如没有圣人、君子能胜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为什么?因为君子凭借才能做好事,而小人凭借才能做坏事。凭借才能做好事,能处处为善;凭借才能做坏事,就无恶不作。愚人尽管想作恶,但智慧不够,气力不足,就像初生的小狗扑人,人能轻易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智慧完成他的奸谋,又有足够的力量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了翅膀,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品德的人令人敬畏,有才能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敬畏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的人经常被人的才能所蒙蔽而忘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族的败子,多是才有余而德不足,所以才导致家国覆亡,这又何止智伯智瑶一人而已!所以治国治家的人如能审察才能与品德的区别,知道才德的先后,那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3赵、韩、魏三国瓜分智家的土地,赵襄子赵无恤把智伯智瑶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智伯智瑶的家臣豫让想为他报仇,就化装为犯罪后被没入宫廷的罪人,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赵无恤的宫室中打扫厕所。赵襄子赵无恤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搜索,抓获了豫让。左右随从想杀了他,赵襄子赵无恤说:“智伯智瑶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是个真正的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就好了。”于是释放豫让。豫让又用漆涂身,弄成一个癞疮病人,吞下火炭,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他的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他,为他垂泪道:“以你的才干,如投靠赵国,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不是易如反掌吗?何苦如此自残形体?这样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豫让说:“我要是委身于赵国为臣,而又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我现在这种做法,当然困难,然而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赵襄子赵无恤乘车出行,豫让潜伏在他必经的桥梁之下。赵襄子赵无恤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捕获豫让,杀了他。

赵襄子赵无恤怀念他的哥哥赵伯鲁,因赵简子赵鞅没立赵伯鲁为继承人,所以他虽然自己有五个儿子,但却不肯立为继承人。他封赵伯鲁的儿子赵周于代国【都城代王城,地处河北张家口蔚县】,称代成君,赵周很早就去世;又立赵周的儿子赵浣为赵国的继承人。赵襄子赵无恤死后,弟弟赵桓子赵嘉驱逐赵浣而自立为君,继位一年也死了。赵国贵族认为:“赵桓子赵嘉做首领不是赵襄子赵无恤的意思。”大家一起杀了赵桓子赵嘉的儿子,再迎回赵浣当首领,这就是赵献子。赵献子赵浣生子名赵籍,就是赵烈侯。魏斯,是魏桓子魏驹的孙子,就是魏文侯。韩康子韩虎生子名韩武子,韩武子又生韩虔,就是韩景侯。

魏文侯魏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他的老师,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所,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四方贤士因此多归附于他。

魏文侯魏斯与群臣饮酒,奏乐,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魏文侯魏斯却下令备车前往郊外。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正高兴,外面又下着大雨,首领你打算去哪里?”魏文侯魏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去打猎,这里虽然很快乐,但也不能爽约!”因此亲自前去告诉因雨停猎。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魏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行。”赵国也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魏斯仍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开。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魏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就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都不能和它争雄。

魏文侯魏斯派乐羊攻下中山【都城顾城,地处河北保定定州市】,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魏斯问群臣:“我是怎样的首领?”大家都说:“你是仁慈的首领!”任座却说:“你得了中山,却不像其他国家一样用来封你的弟弟,而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慈的首领!”魏文侯魏斯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你是仁慈的首领。”魏文侯魏斯问:“你凭什么这样说?”翟璜回答:“我听说首领仁慈,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坦率,所以我知道你是仁慈的首领。”魏文侯魏斯大喜,派翟璜去把任座叫回来,亲自下台阶去迎接,奉为上宾。

魏文侯魏斯与田子方饮酒,旁边的乐官在伴奏,魏文侯魏斯说:“编钟的声调好像不协调?左边编钟的声调高了点。”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魏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我听说,首领只需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音乐。现在你精通音乐,我担心你会疏忽了督责官员。”魏文侯魏斯说:“有理。”

魏文侯魏斯的儿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回礼。魏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之人能对人高傲,还是贫贱之人能对人高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之人能对人高傲,富贵之人哪敢对人高傲!首领对人高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高傲就将失去他的封地。亡国之人,没听说有以首领之礼对待他的,失去封地之人,也没听说有以家主之礼对待他的。对贫贱之人来说,建议不被权贵采纳,行为不合权贵的意,就穿鞋告辞,到哪里不是贫贱!”魏击于是道歉。

魏文侯魏斯问李克:“你曾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宰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他们两人怎样?”李克回答:“地位低下的人不对高贵尊长指手画脚,外人不对问亲属间的事评头论足。我不在中央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魏斯说:“你不要临事推托!”李克说:“你只是没注意到罢了!看人,平时看他亲近的,富贵时看他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推荐的,穷困时看他不做的,贫贱时看他不取的,仅此五条就可以断定人选了,又何必等我给建议呢!”魏文侯魏斯说:“你请回吧,我的宰相已选定了。”

李克出宫,见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首领魏斯征求你对宰相人选的意见,最终定了谁?”李克说:“魏成。”翟璜忿忿不平地脸色大变,说:“西河郡【治所不详】郡守吴起,是我推荐的。首领魏斯担心邺城【地处河北邯郸临漳县西南的漳水之畔】,我就推荐西门豹。首领魏斯想伐中山,我就推荐乐羊。攻克中山后,没人镇守,我就推荐你。首领魏斯的儿子没有老师,我就推荐了屈侯鲋。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点比魏成差!”李克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首领魏斯,难道是为了结党以求高官吗?首领魏斯问我宰相的人选,我跟他说了选人的标准。我之所以推断首领魏斯必选魏成为宰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都用来广交圣贤豪杰,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在东方发掘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人,首领魏斯都把他们当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首领魏斯都任用为臣属。你怎能和魏成比!”翟璜听罢徘徊不前,一再行礼说:“我翟璜,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为你的弟子!”

吴起是卫国人,在鲁国【都城曲阜,地处山东济宁曲阜市】当官。当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就对吴起有所怀疑。于是,吴起为了领军为将,杀了自己的妻子,大破齐军。有人向鲁国首领攻击吴起说:“吴起曾跟曾参学习,母亲死了也不奔丧,曾参断绝了与他的关系。现在他又杀了妻子以求为你领军为将。吴起真是个残忍缺德的人!况且,以我们小小的鲁国却有战胜齐国的名气,那各个诸侯都要算计我们了。”吴起怕鲁国治他的罪,又听说魏文侯魏斯贤明,就前去投奔。魏文侯魏斯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为人贪财好色,但他的用兵之道,连齐国【都城临淄,地处山东淄博临淄区】名将司马穰苴也不如他。”于是魏文侯魏斯任命吴起为将军,攻击秦国【都城泾阳,地处陕西咸阳泾阳县西北】,攻占五座城。

吴起为将领军时,与最下等的士兵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不骑马,亲自挑军粮,与士兵分担劳苦。有个士兵生了疮,吴起为他吸疮汁。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痛哭流涕,有人奇怪地问:“你儿子是个士兵,而吴起将军亲自为他吸疮汁,你为什么还哭?”士兵母亲回答道:“不是为了这个哭!当年吴起将军也为孩子的父亲吸过疮汁,他父亲后来作战从不后退,就战死在敌阵中了。吴起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疮汁,我不知道他会死在哪里,因此而哭。”

4燕愍公【名不详】去世,他的儿子燕僖公姬载继位【燕国都城蓟城,地处北京西城区】。


地图上的白话资治通鉴【前403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