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辨证治疗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一男子32岁,一年多来腹泻,多数医生诊为“神经官

2022-02-07 17:44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一男子32岁,一年多来腹泻,多数医生诊为“神经官能症”。已服中药三个多月,多为黄芪建中汤、甘草泻心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皆未见明显疗效。近症:腹痛、腹泻,每早晨起床即腹泻,每天腹泻4~5次,伴肠鸣、腰酸腿软,身畏寒.无力,阳痿,时失眠、头晕,咽干而疼,而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沉细。此证属少阳太阴合病,与四逆散加苓术附生姜:

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川附子,茯苓,苍术,生姜。

结果:上方服八剂,腹痛止,大便日一行.头晕好转,可以看报,眠好、精神好,唯饮食欠佳,胃脘胀闷,仍腰酸,上方加陈皮五钱,服六剂,症已。

按:本例辨证较为复杂,必仔细审证方能明晰。该患者常有咽干而疼,每说出后,医生就给凉药,服后腹痛腹泻加重。所以后来看病时,不敢说有咽干而疼。实际这是少阳郁热的表现。《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条冠之以少阴病,实质是原本是少阴病,今传入半表半里而转属少阳病,由于热壅气郁,血行受阻,因致脉沉细、四逆,形似少阴病的外观,实为少阳病。又本例有下利、口不渴,更明确为太阴下利。故整个病证为少阳太阴合病,因此以四逆散和解少阳,而加苓术附温中祛寒除饮,因肠鸣明显,故又加生姜温散寒饮。此虽也属少阳太阴合病,但不同于前面诸泻心汤证,因前者为明显上热.故用芩、连等清热:本例为少阳郁热,故但用柴胡、枳实、芍药,解郁清热。由本例曾用甘草泻心汤治疗不效可体会到:辨证只辨清六经是不够的,还必须辨清方证,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中医辨证治疗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一男子32岁,一年多来腹泻,多数医生诊为“神经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