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虚拟人产业商业化研究报告

2022-04-27 18:11 作者:艾媒咨询  | 我要投稿

   随着政府企业及互联网大厂积极布局元宇宙赛道,元宇宙概念将为虚拟人和虚拟场景提供商业化契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人形象在产品设计方面有较强的可塑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能够让虚拟主播、数字员工、虚拟偶像等新业态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动虚拟人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虚拟人的应用商业模式虽处于探索阶段,但商业应用场景已由最初的数字娱乐场景迅速扩大到媒体、金融、电商、服务、教育、广告等行业,虚拟人商业化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虚拟人产业商业化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64页,可复制文章底部报告下载链接进行报告下载)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达6402.7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人形象在产品设计方面有较强的可塑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能够让虚拟主播、数字员工、虚拟偶像等新业态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产生巨大的市场机会,推动虚拟人产业的高速发展。

  发展需求:数字经济人才缺口大,虚拟主播和数字员工可弥补市场缺口

  研究显示,随着5G应用的加速,新媒体、直播电商、数字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崛起,人才缺口大成为市场的痛点。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直播人才缺口为800.0万人,预计2025年直播人缺口为1941.5万人。在此背景下,虚拟主播和数字员工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弥补巨大的市场缺口。

  行业趋势:虚拟人商业模式将多元化发展

  随着技术日益成熟,产业链的不断形成和丰富,虚拟人的业务模型也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虚拟人的应用商业模式虽处于探索阶段,但商业应用场景已由最初的数字娱乐场景迅速扩大到媒体、金融、电商、服务、教育、广告等行业,虚拟人商业化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虚拟人分类及特点

  虚拟人主要分为服务型虚拟人和身份型虚拟人。服务型虚拟人具有功能性,能够替代真人服务,完成内容生产以及一些简单的工作,降低已有服务型产业的成本。身份型虚拟人具有身份性,多以虚拟IP或偶像呈现,能够为未来的虚拟世界提供人的核心交互中介。

  经济驱动力: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加

  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人均年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有所下降,但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人均年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599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经济社会演变下,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未来,消费者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加,将推动虚拟人产业的发展。

  市场规模:2025年中国虚拟人带动市场规模将达6402.7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虚拟人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人形象在产品设计方面有较强的可塑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能够让虚拟主播、数字员工、虚拟偶像等新业态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产生巨大市场机会,推动虚拟人产业的高速发展。

  中国虚拟人行业产业链图谱

  发展背景:2025年中国直播人才缺口接近2000万人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直播人才需求量和人才缺口分别为1200.0万人和800.0万人,预计2025年直播人缺口为1941.5万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娱乐行业和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播行业人才需求上升。直播正在越来越多的垂直场景中获得广泛应用,直播模式成为不同行业转型的关键,从而加大直播人才缺口。

       发展背景:2025年直播主播人才需求量接近900万人 

  数据显示,中国直播主播的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直播主播人才需求量为480.0万人,预计2022年达600.0万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直播行业的红利仍存在,且直播行业生态圈逐步完善,将吸引更多人才进入直播行业。

       虚拟主播应用案例—数字主播COCO(一) 

  数字主播COCO是由联通沃音乐文化有限公司的AI数字孪生虚拟人创作平台创造,融合了语音合成、图像处理、真人建模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本到视频自动输出。该平台的功能多元化,包括场景定制、多语言播报、实时合成等功能。COCO不仅能够提供一体化的数字服务,还能满足全场景应用的需要。

  虚拟主播应用案例—数字主播COCO(二)

       虚拟主播COCO能够实现全场景应用。在新闻播报方面,COCO能够使用中英粤三语进行新闻播报;在视频彩铃问答应用方面,COCO能够担任全时段在线客服,实现实时语音交互,提高客服服务质量;在2022年的冬奥会和两会期间,COCO对相关赛事和重要内容进行播报。

  虚拟主播应用案例—柳夜熙

  2021年10月31日,柳夜熙的幕后团队在抖音发布第一条关于柳夜熙的视频内容。柳夜熙丰富了“美妆+真人+特效+元宇宙”的内容形式,使其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新风向。柳夜熙人物形象的出现,对于各大品牌商选择虚拟主播进行带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截至2022年4月,柳夜熙账号粉丝破800万。

  2022年中国虚拟主播用户调研分析:前景期待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47.5%的受访用户认为未来真人主播和虚拟主播将共存,45.7%的受访用户认为虚拟主播将会替代某些领域的真人主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大众对虚拟主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提高。随着消费群体的需求多样化,未来,虚拟主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数字员工商业应用案例(一)

  数字员工商业应用案例(二)

  2022年中国数字员工用户调研分析:用户感知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67.1%的受访用户接触过虚拟客服,受访用户更了解教育和金融领域的数字员工,分别占比52.6%和51.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劳动力成本增加,许多领域的企业纷纷开始推出数字员工。

  虚拟偶像应用案例—虚拟鹤追(一)

  虚拟演员以动画角色的形象命名,并在今后的动画作品中多次使用同一个角色进行建模。与传统的虚拟偶像不同,虚拟鹤追是由虚拟影业推出的首个虚拟演员。虚拟鹤追出道于2009年,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例如:《联盟的勇士》《啦啦啦德玛西亚》《超神学院》等。

        虚拟偶像应用案例—安未希(一)

        联通沃音乐文化有限公司,依托数字人技术推出了超写实数字人“安未希”。 安未希由中国联通5G·AI未来影像创作中心出品,该公司利用自有的云像数字人系统,并融合世界顶尖AI表演动画技术、实时动捕技术,AI数字人智能技术等多样化顶级自研技术。安未希整体形象乐观、积极向上,她的名字寓意是:未来未知,但充满希望,一切过往安之若素。安未希的人设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同时也热爱时尚和自由。

  2022年上半年中国虚拟人百强榜名单(一)

  本次上榜《2022年上半年中国虚拟人百强榜》的虚拟人形象有:洛天依、柳夜熙、嘉然、泠鸢yousa、乃琳等。其中,洛天依排名第一,柳夜熙和嘉然分别为:第二、第三名。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虚拟人向传统行业、传统岗位渗透,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2022年上半年中国虚拟人百强榜名单(二)

       2022年上半年中国虚拟人百强榜名单(三)

       中国虚拟人行业商业化趋势分析(一)

  技术迭代优化,加快虚拟人产业的商业化落地应用

  未来,虚拟数字人的交互方式衍变,使得虚拟数字人可以拥有一次唤醒、多次交互的能力,同时具备实时智能响应、智能打断、智能纠错、多轮对话等功能。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渲染等技术的不断创新,虚拟数字人将会拥有全面的听、说、读、写、理解等人类所拥有的基本能力。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加上疫情反复,各种新品发布、线下活动通过沉浸式的虚拟直播、虚拟数字人会议开展。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会加速布局“虚拟人+虚拟场景”赛道,迎来更多商业化落地应用。

  产业链不断丰富,虚拟人商业模式多元化发展

  随着技术日益成熟,产业链的不断形成和丰富,虚拟人的业务模型也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虚拟人的应用商业模式虽处于探索阶段,但商业应用场景已由最初的数字娱乐场景迅速扩大到媒体、金融、电商、服务、教育、广告等行业,虚拟人商业化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国虚拟人行业商业化趋势分析(二)

  元宇宙热度增加,虚拟人物商业价值不断释放

  元宇宙的热潮加速推动虚拟人产业的发展。企业除了持续构建多样性的虚拟人IP矩阵外,还开拓虚拟人智能化、场景化发展。随着泛娱乐生态的繁荣发展,虚拟人物形象将会在音乐平台、游戏、直播等更多线上场景。元宇宙为虚拟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虚拟人的商业价值不断被挖掘和释放。

  虚拟人产业服务优势凸显,资本纷纷布局

  虚拟偶像、虚拟KOL等虚拟人物的热度增加,获得了众多粉丝流量,虚拟人在C端市场的渗透率增强,虚拟人红利仍存在。随着在线直播行业的发展,以及真人主播“翻车”事件,虚拟主播成为新的热门角色,这有助于虚拟人产业的发展。各大厂商包括网易、腾讯等,开始布局虚拟人赛道。

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虚拟人产业商业化研究报告》,查看高清完整报告及更多相关行业数据可登陆下方链接:


https://report.iimedia.cn/repo13-0/43198.html?acPlatCode=bilibili&acFrom=bg43198


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虚拟人产业商业化研究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