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淡雅,灵动自如——李秀峰的西部丹青

纯净淡雅,灵动自如
“心游目断几千里,西部丹青数十载。”西部的苍凉、浑厚在李秀峰先生的笔下,是一个纯朴、灵动的天堂。她根系平原,蕴含千年的空灵、质朴,她长于高原,衣襟带着温润纯净的云丝。她来自苍茫的草原,游动的画笔展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祥和,她来自荒凉空旷的沙漠戈壁,舞动的狂风吹动了前进的风帆。

她的画如其人,纯净淡雅,超尘脱俗。在闹市的喧嚣中,她画出了心中的一片净土,繁简相宜又虚实相生,向人们传递着宁静致远的淡泊,返璞归真的淡雅,平淡质朴的纯净,好似一泓清泉流淌在心田。

她的画,不论写意或工笔,作品中不变的主题是——西部高原的藏民情,以她母爱的情怀、悲悯之心,把西部山河的旷朗、苍莽,描绘出一派温润之色、祥和之气;将藏族风情、荒漠戈壁、丝绸古道,苍茫博大的西部情怀,一一收入笔下————大气与豪放,自由与空灵,宛如大漠古月,又宛如关山羌笛,苍凉而悠扬。

她在用笔方面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魄,笔墨酣畅,游刃有余。无论是淋漓的泼墨还是色墨互破都运用得相得益彰,泼辣而不失严谨,奔放而不失柔润,厚重而不失空灵,古拙而不失娟秀,大气而不失精微,正体现出她军旅生涯的影子和磨砺锻制的本性色彩。

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这样品评李秀峰的艺术“在苍凉、广袤、浩瀚的西部,她领略了博大、深邃和苍茫,使她在审美理想与审美追求上,进入了新的层面,得以考虑艺术的本质和艺术规律是什么的根本问题……生命与艺术同在,是她一个高远的精神目标。”

在著名书画家李毅峰看来,李秀峰是“一个有为山峰做妆点情怀的人,去描绘那里的老妇和汉子、妇女和儿童,可以看出她笔下的人物精神应是何等的纯朴,又是何等的丰富。”

著名作家王跃文品读出了李秀峰的艺术世界:“她的画线条流动如生,色彩饱满果断,基调健朗喜乐。即便是画风雪,她的笔也是暖融融的,温润柔软的。她以菩萨的心肠和眼睛观照这个世界,牛羊草木,母亲儿童,菩萨众生,皆有情有义,清新美丽。”

书画界自由撰稿人罗允飞,对这样一位画坛女侠的欣赏溢于言表:“笔墨酣畅淋漓,着色大胆清昶,坚毅粗糙的脸庞,温和善良的目光,以及健壮的身躯上随风而动的藏袍,在静与动、粗犷与温柔的对比中相得宜彰,粗犷中的轻柔,奔放中的细润,就如炎炎夏日中的丝丝凉风,直扫你灵魂深处的躁热,让你在这繁华、狂躁的世界里找到你纯净、安谧的精神家园。”

媒体撰稿名家毕东明、魏洪中对李秀峰的赞誉:“秀峰先生在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过程中,把人性的大美与文化的精髓凝注抒发于意象,也就开拓了胸臆,升华了画品。她的画是传神的,是灵动的,展示了世间大美,涵盖了国画大象。”

李秀峰先生的足迹踏遍西部的山山水水,领略过无尽的西部情怀,她的笔墨紧随时代,意趣紧贴主脉,折中古今融会画理,在静谧凝重之中流露真性情,以纯净的天性成就了纯净的画作。她笔下的境界,除去了世俗的功利,置宠辱与毁誉于不顾,用自己空灵澄净的虚怀去统摄宇宙万物。用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去讴歌生命!

品李秀峰先生的画,可谓无处不真,无处不善,无处不美。如冰山雪莲高洁而又淡雅,又如万马奔腾充满动感的自然、完美的画风,让你每一次在品读她的作品时,都会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



李秀峰,甘肃国画院院长,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专职副主席廿余载,多年担任甘肃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次美代会代表,受邀担职国内外数十家美术团体领导机构。
美术作品先后二十余次入选(或应邀)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或参与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并在其中获二等奖一次、优秀奖三次。1998年、2000年先后两届获得甘肃省委省政府设置颁发的省级最高奖“敦煌文艺奖三等奖”以及多次重要奖项。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专业人才研究会评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2005年被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2007年国画作品《吉祥高原图》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中南厅。2008年国画作品《飞天图》随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翱翔太空。2017年2月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授予“世界非遗大会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