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出手,斥资800亿,海拔5000米高原修铁路,西方:教教我呗

在青海省因为物资流动困难,不得不继续维持老旧落后的庄园经济的消息被公开后,中国再次出手,斥资800亿,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修起了铁路,由于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高原铁路修筑经验,因此,这一铁路根本没有像是外国那样使用了美国的技术,对此,相对于一部分同样有着高原铁路修建需求的西方国家干脆明确表示:这样的铁路应该如何修建,中国教教我呗。

尽管从西宁到成都之间的这么一条干线铁路标准设计时速不超过200公里,或者还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两个城市间之间客货运对速度和运送密度的需求,但在成本合理的前提下,时速200公里,已经是西成线能够达到的极限了。

因为西成线的铁路,不仅需要执行高速客运任务,还需要为对速度要求并不算太高的货运任务留出足够的空间,甚至说,对于这一铁路而言,执行货运任务才是其被建成的主要需求,因此,在继续提升轨线高速效能只会进一步浪费资金的前提下,西成铁路的速度标准,才会被控制在时速200公里左右。
尤其在西成铁路线的成都段当中其超过80%的部分都必须为桥梁又或者隧道结构,穿越至少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加上新建项目当中的至少65%必须为新建项目的前提下,使用低速铁路标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轨道的建造成本,避免遭遇技术壁垒,而且还能确保铁路有着足够大的回转余地,规避类似重点保护区这样的施工禁止区域,还能避免出现类似于野生动物误闯铁路线这类危险情况发生后列车无法及时刹停并出现碰撞事故的可能性。

其次,西成铁路不仅是高速铁路,而且也是旅游铁路,它的沿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实际上非常丰富,这一铁路沿线有着包括夏河拉卜楞寺、“东方小瑞士”郎木寺等人文景观,也有着甘南最大淡水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尕海以及“中国最美湿地”的若尔盖草原等自然景观,因此,西成铁路不仅需要考虑到旅客对速度的需求,也必须考虑部分观光客在旅行途中需要对景观进行摄影和观赏的需求。
所以,才会有着西成铁路被严格限制在时速200公里以下的需求,因为对于这一需要大片铺设桥梁隧道,并且穿越多个重点保护区的铁路而言,时速超过200公里,对于铁路干线的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尽管这会让这一条铁路未来的通行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和施工要求问题,能铺开这么一条铁路,也能有效说明中国基础建设体系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