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书中记载的神童真相是什么?

2023-11-24 18:30 作者:Godeye258369  | 我要投稿

为什么史书中就记载了那么多神童?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好?其实这件事儿也不是那么简单。汉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叫征辟察举,就是靠政学两界有名望的人士来推荐。一个人声望越大,就越有机会被别人注意到,就越容易得到被推荐的机会。所以让自家孩子成为神童,就更能够被早早曝光。父老乡亲都知道你家孩子聪明,这是一条迈向仕途的捷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些史书中记载的很多历史人物,小时候都是神童。顺着察举制这个思路走下来,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神童,是不是就比较容易理解?对那些有家世背景的人来说,成为神童根本就不难。比如孔融,爷爷是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还是孔子的后裔。所以在家里兄弟之间让一个梨,那就是神童,马上就名满天下。三国陆绩的父亲是庐江太守,六岁的时候在袁术的宴席上偷了几个橘子,然后说偷这个橘子是为了拿回家孝顺母亲,这也是神童,偷了几个橘子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和别的孩子比起来,那就是遥遥领先。所以当时曾经当过神童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多了。汉末的益州名士秦宓想向朝廷推举一个中老年的知识分子,结果就根本没人搭理。必竟人家全是神童出身,中老年知识分子不吃香。汉末最著名的神童就是曹冲,曹操的儿子,三国志说五六岁就已经是神童了,给出的证据就是曹冲称象,可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考据,早在曹冲之前传入汉朝的佛教典籍之中,就有一模一样的故事,称象也不是曹冲的原创。三国两晋时代很多人依仗着自己的名望来帮亲戚朋友认定谁是神童。东晋人桓彝经常给一两岁的孩子去做认定,人家还未见得会说话,那已经就是神童了。这里只说两晋南北朝的史书所记载的历史人物,小时候曾经是神童的就有六十多人。神童这东西当不得真,不用羡慕,自己家的孩子就挺好。 引用来源:陈寅恪《寒柳堂集》

史书中记载的神童真相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