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相比1918年全球大流感数据对比,抗疫创新要算经济账!


【相比1918年“全球大流感”,新冠疫情今日数据与之对比】其实1918年全球流行的大流感,是从美国出现和流传开的,现在都叫西班牙大流感,是不正确的,那次持续三年的疫情,保守估计全球5亿人感染,5000万人死亡。
今天的新冠疫情,考虑到全球漏报和没检验的人群,我粗略估计,全球累计新冠感染者1.5亿,死亡人数250万人。
按上述计算,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感染人数,相比1918年大流感是(1.5÷5)=30%,死亡人数相比是(250÷5000)=5% 。
1918年全球人口17亿,今天全球人口76亿。严格来说,新冠的死亡率比1918年那次大流感还是要低一些,那一次主要攻击20~40岁年轻人口,感染后死亡率比新冠要高大约4~6倍,而新冠肺炎主要感染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以及胖子。针对目标正好相反。
现在全球交通太发达了。新冠已经在全球各处充分的传播。专家说可能再过五六年,甚至长期看,新冠病毒有可能一直存在,人类有可能无法完全对此清零!
我在20年2月份,推出的智能防疫系统方案,强调用专用硬件去抗击疫情,尤其是记录下每个人遇到的所有人的数据。这种思路,目前在新加坡已经运行了快半年了,希望国内更多资源共同加入进来,推进这种探索,在保证抗疫效果的同时,减少因疫情封城、闭店等,对经济的影响。
其实长远看,新冠在中国对患者的人员杀伤已经降得极低了,但是对经济的影响很大。未来长期抗击疫情,尤实这方面的创新,要算经济账,看投入产出比,即采用各种创新的系统和科技,能对经济的影响减少到多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