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日本海军巡洋舰介绍-最上级

2020-07-27 20:18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最上级巡洋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在《伦敦海军条约》签订后建造的第一种B型巡洋舰(即轻巡洋舰),该级舰在条约到期更换主炮后被重新划分为A型巡洋舰(即重巡洋舰)。

战舰世界最上级

     虽然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于各海军强国的大型战舰做出了明确的限制,但其对巡洋舰以下舰艇的数量、火力和吨位的规定却比较笼统,并由此导致了列强在海军假日前八年在条约重巡上的激烈角逐。于是,1930年第一次伦敦海军军备会议签订了旨在堵住漏洞的《伦敦海军条约》,该条约对各缔约国主力舰数量做出了进一步的裁剪,新舰建造继续冻结至1936年,但对于舰龄超过20年的主力舰可进行改装和性能提升。

排水量在1850-10000的巡洋舰被分为了两类:

主炮口径超过6.1英寸(155mm)的A型

各国所占总吨位

美:英:日=18万吨:14.68万吨:10.84万吨

重巡数量

美:英:日=18艘:15艘:12艘

主炮口径不超过6.1英寸的B型

各国所占总吨位

美:英:日=14.35万吨:19.2万吨:10.045万吨

注1:海军假日即1922年-1936年,在这15年间各列强的大型战舰建造计划均被取消或终止,列强间未发生任何海战;

注2:法国人对于1930年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对巡洋舰及以下舰艇做出的限制非常不满(主要是其建造的大型驱逐舰按照条约分法全部得算作B型巡洋舰)并未在条约上签字,而法国在地中海上的邻居兼主要对手意大利也跟着没签,最后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签了字。

由于日本在高雄级完成后,其A型(重)巡洋舰总吨位和数量都已达到条约限额。

而此时B型(轻)巡洋舰吨位距条约规定的10.045万吨限额还差2035吨,再加上日本提出将会替换天龙级球磨级,此时日本可以继续建造的轻巡洋舰总吨位为50955吨

(天龙级是IJN最早的轻巡洋舰)

    1931年,旧日本帝国海军在01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了4艘8500吨级和2艘8450吨级大型轻巡洋舰,但只有前4艘获得批准,按照轻巡洋舰统一命名规则分别命名为最上(Mogami)、三隈(Mikuma)、铃谷(Suzuya)、熊野(Kumano)

首舰最上于1931年10月27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1934年3月14日下水,1935年7月28日完工。

二号舰三隈于1931年12月24日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1934年5月31日下水,1935年8月29日竣工。

由于排水量受到限制,且武器装备过重(最上的三联装155毫米主炮塔和高雄的双联装203毫米主炮塔一样重),最上级存在舰体复原性不足,结构强度偏低的缺陷。1935年9月26日,刚刚服役后不久的最上号和三隈号被编入了演习临时第四舰队,结果在恶劣海况下,参演的41艘舰船中有19艘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两艘最上级同时受损,其中最上号的舰首开焊在狂风巨浪中扭曲变形。第四舰队事件后,两艘新舰不得不返厂进行修复和结构加强,重新设计了主桅杆,还未完工的后两舰也紧急改良了设计。

最上号1935年刚服役状态
最上号1938年结构强化后状态

三号舰铃谷于1933年12月11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934年11月20日下水,1937年10月31日竣工。

四号舰熊野于1934年4月5日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1936年10月15日下水,1937年10月31竣工。

舰员:896-1000人

标准排水量:11200t(改造后12206t)

满载排水量:14142t(改造后15091t)

舰艇尺寸:

200.6m×20.2m×6.15m

改造后

200.6m×20.68m×6.09m

装甲防护:

舷侧140mm,甲板60mm,主炮塔25mm,司令塔100mm

动力:

8座舰本式大型重油专烧锅炉+2座舰本式小型重油专烧锅炉(铃谷、熊野无),4台舰本式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2000马力(改造后152432马力);四轴

续航力:

8000海里/14节(改造后7700海里/14节)

航速:

36.5节(改造后34.72节)

战争雷霆最上级

武备:

5座三联装三年式155mm/60倍径舰炮

4座双联装八九式127mm/40倍径高炮

4座双联装九六式25mm高炮

4座双联装13mm机枪

4座三联装九零式610mm鱼雷发射管

(配93式鱼雷18条)

3架水上侦察机+2座弹射器

条约到期后换装

5座双联装三年式203mm/50倍径舰炮

换炮后由于空间不足前部二号主炮塔无法正向放平
最上级号1940年状态

铃谷、熊野防空强化换装

8座三联+4座双联+24座单装九六式25mm高炮

熊野1944年线图

最上号改为航空巡洋舰后

3座三年式203mm/50倍径舰炮

4座双联装八九式127mm/40倍径高炮

10座三联+8座双联+18座单装25mm高炮

11架水上飞机+2座弹射器

最上号(1944年状态)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四艘最上级组成第二舰队下第七战队归属于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的南遣舰队参与入侵马来西亚以及荷属东印度方面的作战行动。

   1942年2月28日深夜,最上、三隈巴达维亚(现今雅加达)以西的万丹湾遭遇泗水海战中重创撤退的美国重巡洋舰休斯顿号(CA-30)(属北安普顿级)和澳大利亚轻巡洋舰珀斯号,最后珀斯号在连中6枚鱼雷后沉入海底,休斯顿号也在集火攻击中连中三枚鱼雷玩完。有意思的是在本次战役中有4艘日军运输船被九三式氧气鱼雷击沉,一群陆军马鹿被迫游泳上岸。 

巴达维亚海战后,最上、三隈两舰又进入了印度洋展开破交行动,并击沉了三艘英国商船。

三隈(1939年状态)

    中途岛大海战中,第七战队转入由近藤信竹海军中将率领的攻略部队中,并在栗田健男少将的率领下担任护卫登陆攻略部队的责任。但由于6月4日白天,南云机动舰队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四艘航母全部被美军击沉后,山本五十六紧急下令离中途岛最近的第七战队返航。5日凌晨,最上号三隈号在规避美军潜艇攻击过程中相撞,最上号舰首被撞掉航速下降到12节,战队司令官栗田健男下令3艘驱逐舰掩护两舰撤退,自己带领其余舰只追上联合舰队的主力。6月6日晨,自中途岛和航母上起飞的大批美军轰炸机攻击了落后的两舰,三隈在数波空袭后燃起大火,沉没于中途岛西北600海里处,成为了IJN在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重巡,幸存舰员被驱逐舰荒潮号搭救。

被炸废的三隈
朝潮型四号舰荒潮在瓜岛战役末期被美军战机击沉

而遭到重创的最上在返回本土后接受了彻底的大改造,直接变身载机巡洋舰。

1943年身处南洋的最上号后甲板

    在中途岛毫发未损的铃谷号和熊野号则陆续参加了瓜岛争夺战,承担过炮击亨德森机场的任务,但战果不佳。此后两舰接受了防空强化改造,加装大量防空炮火,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同样没啥战果。

    1944年10月底莱特湾大海战,最上号编入南线西村舰队奉命突入苏里高海峡。25日凌晨,该舰在苏里高海峡夜战(详见专栏扶桑级)中被美军战列舰的复仇炮火击成重伤。

撤退时又与刚刚赶到战场的第二游击部队那智号相撞只能以微速前进,次日又遭美机空袭、无法航行,最后由己方驱逐舰曙号雷击处分。

被编入了栗田舰队铃谷和熊野虽突入了圣贝纳迪诺海峡,但由于指挥失误和美军护航航母编队的拼死抵抗未能取得较大战果。25日上午,萨马岛附近海域,铃谷号遭空袭重创起火,在失去航行能力后由己方驱逐舰雷击处分,熊野号也被命中一条鱼雷,被迫撤出战斗。

莱特湾大海战中遭到空袭的熊野号

    时间进入11月,熊野号受命同青叶号一起护送满载物资的运输船队返还本土。

6日,刚从马尼拉出发不久的熊野号就遭到美军潜艇伏击被鱼雷命中,基本失去航行能力。25日,尚未完成修理的熊野科隆湾遭美军航母编队舰载机突袭,在连中3条鱼雷和4枚炸弹后沉没,彻底结束了四艘最上级的历史。


旧日本海军巡洋舰介绍-最上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