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大脑,第53讲:怎样识别中医从业者的水平高低?

2023-02-18 20:53 作者:西安Water  | 我要投稿

内容提要:目前中医行业一片混乱,大量庸医、骗子,他们行医坐诊、开坛授课、著书立说,不少人因此损失财产、贻误健康。识别优秀的中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避免被名头、被年龄误导,多去了解周围人的评价,多去了解他们的道德操守,也可以参考内行推荐。最后,为大家总结出了当下识别中医良莠的一些规律。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自学过来人陈胜昔,网名Water。今天带给大家“中医大脑”第53讲,怎样识别中医从业者的水平高低?
  当下,中医行业一片混乱,大量庸医、骗子充斥于中医行业,他们行医坐诊、开坛授课、著书立说,不少人因此损失财产、贻误健康,让人感到非常遗憾。要想找到优秀的中医,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和撞大运差不多,撞到了是自己运气好,撞不到算自己倒霉。
  虽然庸医和骗子种类繁多,但是,持以正道者,自然也有正道的样子。如果朋友们自己不懂中医的话,识别对方的中医水平可以参考以下的经验:
一、避免被名头误导
  中医从业者的中医水平高低,是由他们个人在中医方面的思维能力决定的,思维能力取决于自己的天分和努力,不决定于知识或资源的堆积。目前中医教育一塌糊涂,主流中医已经完全偏离了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培养出来的这些人,什么中医专家、教授、博士……,以及他们后边的职称、职务以及医院师资规模,招牌一个比一个响亮,治病水平却全都是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活跃在大医院一线的中医同样乏善可陈。由于西医主导医疗,常常是一些患者被西医折腾到无计可施的时候,才被建议去中医科,所以,大医院的中医往往只是承担了一个“抚慰”的角色,而不是治病的角色。而且,大医院既有不缺“客户”的优越感,又有完善的法律庇护,不用承担治病无效和治病失误的风险,照样吃香喝辣,所以根本用不着提升医术。我们看到,在“正规”中医的圈子里,有多少人的资历,都是混出来的、熬出来的,而不是与疾病作斗争,克坚攻难提升出来的。
  目前,大医院的中医水平总体来说不如农村中医,而农村中医中,较有口碑的以上个世纪的“赤脚医生”为主,不过这些人好多已经去世。
二、避免被年龄误导
  很多人都说什么老中医、老中医,好像中医不老就水平不高一样。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前面说了,中医的要义在于人的思维能力,这是决定中医从业者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而知识和经验的堆积是次要因素。当然了,思维能力强,知识面广,经验丰富,治病更加可靠,这个是肯定的,但是,这个和从业者的年龄不成正比。
  我常常打一个比方,用70度的温度去烧开水,烧一万年,水也烧不开。这就像医术一样,中医方面的思维能力无法超越某个阈值,必然就解决不了某些问题。我们看,2000多年以来,中医著述汗牛充栋,这里面的内容包含了多少人的经验?这些著书立说、开坛授徒的人,行医时间短的也有20、30年,时间久的有70年以上。但是,现实情况是,生活中仍然有那么多的疑难杂症仍然难以治愈。这就说明了,如果行医时间能有实际作用,这些疑难杂症早就治愈了。就像前面烧开水的比方,不是没有温度,而是温度不够火候,干了一辈子,一辈子都是庸医,以前搞不定的疾病最终还是搞不定,这类人比比皆是。
  最后,老中医有没有本事先不说,而“老中医”这个“关键词”已经成为了一个噱头。人们迷信老中医,商人就会包装出一些老中医。“商业”加“医疗”,又是“科技与狠活”的套路。
三、了解周围人的评价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看网上的评价!不要看网上的评价!不要看网上的评价!记住,网络上的一切都是可以“造”出来的,不论是差评还是好评,网络上的一切都是可以人为干预的,所以一定不要去看网络上的评价,要在现实生活中看人们对他的评价。
  在现实生活中,多从中医门诊周围定居的人那里打听中医水平。那些常年给周围人看病的中医从业者,在周围人群中建立起来的好的口碑大体是可信的。因为只有患者是他所在的周围人,客户群体相对稳定,很多患者都是熟人,不论是人际关系还是法律法规,都存在硬性风险,必须是只有把病看好了才能建立起口碑,所以这种口碑的质量较高。
  现在很多中医从业者从网络上拉人气,在软件中以批量操作,什么抖音、QQ、微信等软件中,曝光率非常高,而他们的业务员更是满天飞。你去看他们的门诊,接诊量也很大,但你不知道的是,都是陌生人不断上当,因为他们就只割一拨“韭菜”。他们能让你看到的信息,都是他们希望你看到的,不要被那些“专业”词汇、“感动”的声音、视频所误导,要多去识别这些现象背后的动机。
四、了解道德操守
  医疗一旦成为商业,必定罪恶累累。好就好在,目前的中医圈仍然有一些人在坚守道德。我们知道,中医悬壶济世的法则和商业唯利是图的特征是相反的。凡是能学好中医的人,必定要弱化商人的思维习惯。如果一个中医从业者身上有显著商人的气息,那多半都不会拥有太高的中医水平。
  反过来,一个中医从业者没有太多商人气息,也不代表他有多高的中医水平,因为我们讲过,中医是与人的天分相关的,虽然他们可能拥有医者的慈悲,但未必具有医者的能力。所以,道德判断,只能判断出来谁是庸医,不足以判断谁是良医。
五、参考内行推荐
  中医不分科,学会中医之后,会治一切病。但是,相对而言,有些人往往有更擅长的方面。《易经》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如果你有幸遇到了一位好中医,那么,他推荐的其它中医往往是靠谱的。或者你遇到智者,智者大多能识别智者,而中医中的智者多是良医。
六、高手和庸医的一些显著规律
  所谓规律,只是大概率,偶尔也会有例外。以下几条供有心人参考,用来考量别人而非评价自己,敏感者切勿对号入座。
正向的(良医特征):
1、中医从业者,以济世救人为要务,淡泊名利,钻研医术孜孜不倦,这类人中往往有高手;
2、中医从业者,定居,常年给周围人看病,名气大、口碑好,这类人中往往有高手;
3、中医从业者,经历过重病折磨、亲人离世等大苦大悲而发奋学医,这类人中往往有高手;
4、中医从业者,对易经术数有一定功底或者对修炼有一定功底者(有道心),这类人中往往有高手;
5、中医从业者,家传的某些秘方秘术有过人之处;
6、中医从业者,使用独门绝技为人治病,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
反向的(庸医特征):
1、中医从业者,对于“收费”工于心计的,往往不是高手;
2、中医从业者,标榜学历、文凭、证书、职称、追随某名师一类的,往往不是高手;
3、中医从业者,对于西医指标及西医思维过度依赖,或宣扬中西医结合,往往不是高手;
4、中医从业者,标榜佛、道的,大多不是高手;
5、中医从业者,仪表考究、普通话标准的,大多不是高手;
6、中医从业者,言谈举止之中缺乏人生阅历和思想沉淀的人,绝对不是高手。


  “中医大脑”第53讲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中医大脑,第53讲:怎样识别中医从业者的水平高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