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文史 第11辑 五十年前的“北海女壮丁队”
1938 年春,重建不久的中共北海党组织,为了打开工作局面,通过共产党员赵世尧本人在社会上的影响,同时以抗敌后援会总干事的合法身份,设法把党员李梓明同志安插到镇公所当副镇长,利用镇长黄元炤出面组织成立“社会壮丁训练队”,宗旨是配合驻军守土抗战,目的是使党能掌握到一部分民众武装为我所用。社训队成员是青壮年的店员和社会上进步的男女青年,强调自愿参加,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受训制度。参加的有百多人,分男、女两个分队。女壮丁队有队员约30人。分队长姓梁,骨干分子能记起的有何醒予、陈英源、蔡秀英、罗永英、罗远芳等人。为了掌握武装,通过第五区署区长刘瑞图向第八区专署专员兼自卫团司令邓世增建议拨给社训队枪支弹药。邓世增又向北海驻军 175 师 1045 团请求酌给步枪和子弹若干以为社训队训练之用,但为数甚少,故壮丁训练时只好用木枪代替。 女壮丁队的领导们不惬意男壮丁的黑色军装。为了标新立异,更主要的是为了配合军事需要,便自行设计女服:除军帽脚绑同男装外,衣为双钮包襟,裤为马裤,一律草青色。队员们个个短发,洗尽铅华,出操和游行时,队列整齐,步武豪迈,红姿英发,精神抖擞。市民们无不瞩目称赞。其实人们称赞的不止是她们出类拔萃的军容,而是她们的进步思想和出色的组织能力。 女壮丁队员们绝大多数是“抗敌后援会”和“抗敌同志会”的成员,因此,北海各项救亡活动,女壮丁队员又是最活跃的骨干分子,为推销救国公债,她们是出色的推销员。献金运动,她们是献金台上的一枝花。歌咏、话剧,她们中的陈英源是著名女主角,蔡秀英、罗永英是女中音的歌唱家。民众夜校,她们又是积极无私的教师。这是女壮丁队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另一原因。 女壮丁队的活动连续了一个年头,后因钦州沧陷,北海疏散,队员各走各的路而停止了活动。 (《八桂香屑录》199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