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同盟/新共和国/银河同盟海陆空三军汇总(海军篇)
注意:以下皆为旧正史内容




本系列专栏将会介绍义军同盟、新共和国和银河同盟海陆空三军使用或使用过的战舰和武器

海军篇

海军历史简介
早期义军同盟使用了克隆人战争时期各个势力的主力舰,这使得后勤方面压力巨大,直到蒙卡拉马里人加入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勤的压力并增强了义军的舰队实力,义军同盟没有固定的舰队通常会根据任务来决定舰队配置,但其舰只数量和质量都不如帝国海军(尤其是数量,义军舰队总规模即使在恩多战役时也远小于帝国海军),恩多战役后,义军同盟改组成新共和国(下文简称新共),义军舰队也随之改组成为新共和国防御舰队,在新共初期新共和国一共拥有四支防御舰队并由不同的将领率领,到16ABY,新共第五舰队成立,该舰队完全由新共的新级别现代化计划(这里不摊开讲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创世之柱这位UP主,他的专栏里有一期专门讲这个计划)中的舰船组成,是新共最为强大的一支舰队,在遇战疯人入侵前,新共一共拥有五支舰队预估有2000余艘主力舰,遇战疯人入侵后,新共改组为银河同盟,新共的五支防御舰队也随之更改旗号,分别在原有舰队基础上成立了银河同盟第一、二、三、四、五舰队,在第二次银河内战前,银河同盟的舰队规模进一步扩大,进而成立了银河同盟第六、七、八、九舰队,届时银河同盟的舰队规模已远超其前辈——新共和国防御舰队,在西斯-帝国联合战争之前的这将近一百年中,银河同盟的防御舰队又改组成了银河同盟核心舰队、银河同盟殖民地舰队、银河同盟扩张区域舰队、银河同盟中环舰队和银河同盟外环舰队,科技在这一百年中的提升使得此时银河同盟的战列巡洋舰有能力击败银河帝国时期的无畏舰,但是并没有任何资料提及或是说明此时的银河同盟的舰队规模究竟有多大。

战舰介绍

护卫舰及侦察舰
CR70级护卫舰

制造商:科雷利亚工程公司
长度:大约120m 宽度:大约29m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航海计算机
舰载武器:无
可搭载船员:18至150人
乘客:最多600人
货物:最多5000吨
战机:无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CR70是CR90的前身,相较CR90她的设计更为古老,义军同盟装备了少量该舰。
CR90级护卫舰

制造商:科雷利亚工程公司
长度:150m 宽度:48.6米 高度:32.6米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400SBD
船体强度:188RU(铁镁陶瓷)
导航系统:Corellian Chain Management NavCom Unit
舰载武器:双联涡轮激光炮:2座 单涡轮激光炮:4座
可搭载船员:30至165人
乘客:最多600人
货物:最多3000吨
战机:无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CR90又称封锁突破者,义军同盟最常见的护卫舰之一,拥有不错的火力和防御力 ,这一型舰船在其它势力也非常常见。
破碎之心级护卫舰

制造商:科雷利亚工程公司
长度:15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188RU(铁镁陶瓷)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双联涡轮激光炮:2座 单涡轮激光炮:4座
可搭载船员:46至165人
乘客:不详
货物:不详
战机:1至2架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破碎之心级是改装版的CR90级护卫舰,相较后者其拥有更快的速度,并有一个小型机库可装载1至2架战斗机,她曾是Raymus Antilles的旗舰(就是ep4开头被维达掐死的那个船长)。
CR92a级护卫舰

制造商:科雷利亚工程公司
长度:139.25m 宽度:58.95m 高度:16.97m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400SBD
船体强度:228RU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双联涡轮激光炮:6座 四联涡轮激光炮:2座 质子鱼雷发射器:1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1门
可搭载船员:60至160人
乘客:60人
货物:2100吨
战机:无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舰在霍斯战役前的一段时间投入生产,她是CR90的后续型号,并在武装和舰体上有一定提升,尽管该舰大量被帝国使用,义军同盟还是使用各种渠道获得了几艘。
CC-7700级护卫舰

制造商:科雷利亚工程公司
长度:不详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激光炮:数量不详 涡轮激光炮:数量不详 重力井投射器:1座
可搭载船员:不详
乘客:不详
货物:不详
战机:无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舰的前身是银河帝国的CC-2200级护卫舰,因为其是阻绝舰而非一线作战舰艇所以她只配备了少量武装。
CC-9600级护卫舰

制造商:科雷利亚工程公司
长度:15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数量不详 离子炮:数量不详 牵引光束投射器:数量不详
可搭载船员:不详
乘客:不详
货物:不详
战机:无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舰的前身是CC-7700级护卫舰,但是她没有装备重力井而且其战术定位是一线作战舰船而非阻绝舰,且其可以充当登陆舰。
DP-20级护卫舰

制造商:科雷利亚工程公司
长度:12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416SBD
船体强度:176RU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双联涡轮激光炮:8座 四联涡轮激光炮:6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4门
可搭载船员:45人 炮手:45人
乘客:无
货物:300吨
战机:无
自持力:8个月
舰船简介:DP20最初是为银河共和国设计的,但是却在义军同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相较其他同级舰艇她的火力十分强大。
掠夺者级护卫舰

制造商:西纳舰队公司、企业部门管理局
长度:195m 宽度:约131m 高度:约22m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双联涡轮激光炮:8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3座
可搭载船员:129人 炮手:48人
乘客:80人
货物:300吨
战机:1个中队(12架)
自持力:3个月
舰船简介:该舰在克隆人战争之前就已推出但并没有获得银河共和国的采购,其拥有不错的火力并可以搭载12架战机也可充当登陆舰部署80名士兵。
EF76星云-B型护卫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300m 宽度:72m 高度:166m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960SBD
船体强度:448RU(钛增强合金)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中型涡轮激光炮:12座 轻型点防御激光炮:12座 重型牵引光束投射器:2座
可搭载船员:854人 炮手:66人
乘客:75人
货物:6000吨
战机:2个中队(24架)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B型护卫舰本是帝国用来保护运输舰队免受义军同盟的星际战斗机部队的攻击,但是这一型护卫舰却被义军同盟通过各种途径大量装备,这类舰艇有时会作为旗舰出现在一些规模较小的义军舰队,她的装备相当精良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其船体的中段过于脆弱,一旦其护盾过载,敌军便通过集中火力在其船体中段而达到迅速摧毁B型护卫舰的目的。
星云-B2型护卫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253.2m 宽度:147.7m 高度:94.3m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800SBD
船体强度:384RU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7座 双联重型涡轮激光炮:3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1门
可搭载船员:1120人
乘客:150人
货物:不详
战机:不详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舰又被改装护卫舰,是B型护卫舰的改进型,相较B型护卫舰她的装备更为精良。
日冕级护卫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275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10座 激光炮:10座 离子炮:4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2门
可搭载船员:782人 炮手:56人
乘客:80人
货物:4000吨
战机:3个中队(36架)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舰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B型护卫舰,她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护卫舰。
萨欣级护卫舰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375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10座 反星际战机激光炮:8座 离子炮:8座
可搭载船员:64人 炮手:46人
乘客:6人
货物:4000吨
战机:一个短程星际战机中队(12架)
自持力:5个月
舰船简介:实际上按照西纳舰队分级法,萨欣级的长度已进入轻型巡洋舰的范畴,她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护卫舰。
龙舌兰级侦察舰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19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2座 双联涡轮激光炮:2座 重力井投射器:1座
可搭载船员:28人 炮手:8人
乘客:5人
货物:500吨
战机:无
自持力:3个月
舰船简介:该舰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侦察舰,她和战士级炮艇使用了同一型船体,该型舰被分配到了新共和国第五舰队。
战士级炮艇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19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10座 激光炮:8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4门 反导系统
可搭载船员:44人 炮手:36人
乘客:10人
货物:500吨
战机:无
自持力:3个月
舰船简介:该舰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炮艇,她和龙舌兰级侦察舰使用了同一型船体,勇士级的火力足以威胁到重巡洋舰,甚至能对歼星舰级别的舰只造成威胁。
雪貂级侦察舰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28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无护盾
护盾功率:0SBD
船体强度:20RU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导弹发射器:2门
可搭载船员:无,该型舰由机器人大脑控制
乘客:2人
货物:2吨
战机:无
自持力:3个月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无人侦察舰。
徘徊者级侦察舰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48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中型震荡导弹发射器:2门
可搭载船员:6人 炮手:无
乘客:无
货物:3吨
战机:无
自持力:5个月
舰船简介:徘徊者级和雪貂级共享了设计,二者区别在于前者有人驾驶而后者则是无人控制,且前者拥有更强的武装舰体也更大,她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侦察舰。
沙岸级护卫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造船场
长度:不详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6座 点防御激光炮:2座 质子鱼雷发射器:2门 牵引光束发射器:1门
可搭载船员:1200人
乘客:250人
货物:7000吨
战机:2个星际战机中队(24架)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沙岸级护卫舰在银河同盟与费尔帝国的战争中大放光彩,但是相较当时银河同盟所使用的主力舰MC140镰刀级战列巡洋舰,该型舰入役时间较早,在遇战疯人入侵的战争中该型舰就已投入使用。
剑齿虎级护卫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造船场
长度:不详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3座 点防御激光炮:2座 牵引光束发射器:2门
可搭载船员:800人
乘客:300人
货物:3000吨
战机:无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剑齿虎级投入使用的时间晚于沙岸级,在第二次帝国内战时(费尔帝国与新生的一人西斯帝国),该型舰才投入使用,几乎是银河同盟已知的最晚投入使用的战舰。
三镰刀级护卫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造船厂
长度:不详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10座 点防御激光炮:2座 质子鱼雷发射器:4门 牵引光束发射器:1门
可搭载船员:1400人
乘客:250人
货物:7000吨
战机:1个星际战机中队(12架)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镰刀级战列巡洋舰的变体,本up主认为三镰刀级护卫舰是相当失败的设计,从漫画星球大战传承中我们可以看出三镰刀级在体积方面与镰刀级持平甚至略大一点,但是武装和运载力却都不如镰刀级(甚至在舰艇分级被降了两级)。
巡洋舰
无畏级巡洋舰

制造商:仁迪力星际造船厂
长度:600m 宽度:116.5m 高度:129.7m
超空间驱动等级:原本4级,改造后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1920SBD
船体强度:1056RU
导航系统:装备
舰载武器:中型涡轮激光炮:10座 轻型四联涡轮激光炮:20座 重型激光炮:20座
可搭载船员:最少9000人(在经过从动装置改装后只需2000余人)
乘客:3000人
货物:9000吨
战机:1个星际战机中队(12架)
自持力:1至2年
舰船简介:该型战舰早在克隆人战争前几十年就已推出并为银河共和国效力(约119BBY),银河共和国曾用大约200余艘该型舰组建了著名的锋刃舰队(锋刃舰队的相关故事详见小说星球大战索龙元帅三部曲),无畏级重巡洋舰在第一次银河内战为战争双方效力并在今后的岁月中继续为义军同盟的后继者新共和国和银河同盟效力。
突击护卫舰Mark I型

制造商:同盟造船场
长度:7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2240SBD
船体强度:976RU
导航系统:装备
舰载武器:激光炮:15座 四联激光炮:20座 涡轮激光炮:15座
可搭载船员:4882人 炮手:118人
乘客:100人
货物:7500吨
战机:1个星际战机中队(12架)
自持力:1.5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改装自无畏级重巡洋舰,在经过大量自动化改装后,从原本需要至少9000名船员降到了1500人,甚至比装了从动装置的无畏级重巡洋舰还要少,但是改装费较为昂贵,昂贵的改装费也换来比无畏级重巡洋舰更加强大的战力,只需四艘该型舰就可以战胜一艘帝国II级歼星舰(尽管在索龙元帅三部曲中,前去围剿喷火兽号的四艘该型舰被索龙元帅击败,但从佩雷恩舰长的反应来看,如果当时没有索龙元帅在场,喷火兽号有极大可能被击毁,具体剧情请自行阅读小说)。
突击护卫舰Mark II型

制造商:仁迪力星际造船厂
长度:7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激光炮:15座 四联涡轮激光炮:15座 涡轮激光炮:15座
可搭载船员:4820人
乘客:100人
货物:7500吨
战机:不详
自持力:1.5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无畏级重巡洋舰的又一改型,其上搭载了一个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护盾功率的子系统,但是由于该型舰的生产线出了故障所以其数量远少于Mark I型。
Mc30a型巡洋舰

无数据
舰船简介:已知该型舰改自打击级巡洋舰,其在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进行改装。
Mc30c型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38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重型质子鱼雷发射器: 2门 中型涡轮激光炮:16座 中型双联激光炮:16座 集束炸弹发射器:6门
可搭载船员:820人
乘客:95人
货物:不详
战机:不详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由蒙卡拉马里造船厂生产在第一次银河内战中为义军同盟效力,恩多战役后其继续为新共和国效力,她拥有极强的反星际战斗机能力且拥有极快的速度(能与部分星际战斗机的速度持平甚至可以超过它们),但装甲较薄,抗打击能力弱。
Mc40a型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500m至6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中型涡轮激光炮:14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2门 中型离子炮:18座 重型牵引光束投射器:6座
可搭载船员:3723人至3770人
乘客:650人
货物:7500吨
战机:一个中队(12架)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的速度较同级舰更慢,但是拥有强大的火力,在第一次银河内战中她有时会作为较小规模的义军同盟舰队的旗舰。
卡拉克级巡洋舰

制造商:洛罗那公司
长度:350m 宽度:72m 高度:75m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880SBD
船体强度:480RU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标准型:重型涡轮激光炮:10座 离子炮:2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5门
反星际战斗机型:重型涡轮激光炮:10座 激光炮:2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5门
可搭载船员:1007人 炮手:85人
乘客:142人
货物:3500吨
战机:4架星际战斗机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克隆人战争时期为银河共和国效力,在第一次银河内战中继续战争双方效力,她一直作为掩护其它更为巨大的主力舰而出现。
打击级巡洋舰

制造商:洛罗那公司
长度:450m 宽度:90m 高度:90m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1600SBD
船体强度:752RU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轻型涡轮激光炮:20座 涡轮激光炮:20座 离子炮:1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10门 震荡导弹发射器:1门
可搭载船员:1972人 炮手:140人
乘客:340至1020人
货物:6000至9000吨
战机:一个半中队(18架)
自持力:1.5至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本是洛罗那公司为帝国在第一次银河内战中设计的中型巡洋舰,但是义军同盟还是用各种手段得到一部分该型舰,她的特点在于可以模块化设计且战力强大,据说两艘打击级相当于一艘胜利级歼星舰。
中子星级巡洋舰

制造商:仁迪力星际造船厂
长度:6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24座 重型激光炮:25座 重型牵引光束投射器:2门
可搭载船员:2050人
乘客:200人
货物:5000吨
战机:无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银河内战期间设计已经落后,且需要昂贵的维护费,但是急需舰只的义军同盟还是使用了她,大部分落入义军同盟手中的中子星级被改造成了舰队空母。
解放者级巡洋舰

制造商:Sorouub公司
长度:不详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 重型涡轮激光炮:240座 离子炮:200座 至少一门牵引光束投射器
可搭载船员:不详
乘客:三个团
货物:不详
战机:六个中队(72架)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本是设计用来对付海盗的极为先进的巡洋舰,在第一次银河内战中其为义军同盟效力,她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装甲和护盾,是当时最先进的巡洋舰之一。
抗命者级护卫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1187m(更大的型号为2544m) 宽度:157m 高度:163m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430RU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船头重型激光炮:1座 重型涡轮激光炮:10座 涡轮激光炮:5座 点防御双联激光炮:30座 点防御轻型双联炮:12座 点防御轻型激光炮:60座
可搭载船员:300人
乘客:邦联时期可装载40000机器人,在进入义军同盟后不清楚其对抗命者级如何改装
货物:10000吨
战机:不详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的图纸是分离主义者在克隆人战争前的某一段时间从蒙卡拉马里人那儿偷来的,并在克隆人战争前就已投入使用,在进入第一次银河内战后,该型舰为各方势力效力。
神意级巡洋舰

制造商:仁迪力星际造船厂
长度:1088m(更大的型号为2177.35m) 宽度:198m 高度:374m
超空间驱动等级:1.5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四联涡轮激光炮:14座 点防御双联激光炮:34座 重型离子炮:2座 点防御型离子炮:12座 质子鱼雷发射器:102门 高射炮:至少12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8门
可搭载船员:22350人
乘客:48247人
货物:29000吨
战机:8架星际战斗机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克隆人战争时期为分离主义效力的重巡洋舰,它反应堆效率如此之强大以至于其上搭载的点防御型离子炮每次射击时的威力达到了惊人的4.8兆吨TNT,她的对舰武器威力更为强大,义军同盟早期曾拥有一支由神意级组成的舰队,但在不就后被达斯维达所率领的帝国舰队重创(具体剧情详见星球大战漫画反抗军)。
无惧级巡洋舰

制造商:SoroSuub公司
长度:大于12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数量不详 离子炮:数量不详
可搭载船员:4820人
乘客:2个团
货物:7500吨
战机:四个中队(48架)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第一次银河内战中义军同盟所使用的第二大巡洋舰,其配备了强大的武装和出色的传感器、电子对抗系统,恩多战役结束后其继续为新共和国效力。
白俄罗斯级巡洋舰

制造商:洛罗那公司
长度:4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25座 离子炮:5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10门
可搭载船员:1753人 炮手:125人
乘客:410人
货物:7500吨
战机:不详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打击级巡洋舰的改进型,新共和国在初期制造了一定数量的该舰,生产数量较少,在银河同盟成立后,她继续为其效力。
宏伟级巡洋舰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7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30座 离子炮:20座 激光炮:20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8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4门 反导弹系统
可搭载船员:4050人 炮手:132人
乘客:640人
货物:12000吨
战机:五个中队
自持力:5个月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巡洋舰,拥有强大的火力,她装备了与帝国I级一样强大的装甲和护盾,且她拥有卓越的火控系统这使得其在远距离上的命中率和帝国I在中距离的命中率一样高,这意味着仅700m的宏伟级将有能力匹敌比她长900m帝国I级歼星舰(THR的制作组真的该死啊!!!)
博萨级巡洋舰

制造商:博萨星际造船厂
长度:85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20座 离子炮:10座 质子鱼雷发射器:20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4门
可搭载船员:1240人
乘客:250人
货物:5000吨
战机:四个中队(48架)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遇战疯人入侵前不久进入新共和国国防舰队服役,她是被设计用来代替胜利I级歼星舰的,其装甲和护盾是胜利级的150%,其亚光速和胜利I级基本一致。
歼星舰/星际巡洋舰
胜利 I级歼星舰

制造商:仁迪力星际造船厂
长度:9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3200SBD
船体强度:1520RU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四联涡轮激光炮:10座 双联涡轮激光炮:40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80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10门
可搭载船员:4798人 炮手:402人
乘客:2040人
货物:8100吨
战机:两个中队(24架)
自持力:4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克隆人战争时就已投入使用,在第二次银河内战中继续为战争双方效力。
胜利 II级歼星舰

制造商:仁迪力星际造船厂、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9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2880SBD
船体强度:1360RU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20座 双联重型涡轮激光炮:20座 重型离子炮:1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10门
可搭载船员:5881人 炮手:226人
乘客:1600人
货物:8100吨
战机:两个中队(24架)
自持力:4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胜利I的改进型,也是帝国级的前身,其拥有比胜利I更快的亚光速,但是她拆除了导弹发射器,其生产数量少于胜利I级。
帝国 I级歼星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以及各个承包公司
长度:16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60座 离子炮:60座 双联重型涡轮激光炮:6座 双联重型离子炮:2座 点防御激光炮:40座 重型牵引光束投射器:10门
可搭载船员:37085人 炮手:275人
乘客:9700人
货物:36000吨
战机:六个中队(72架)
自持力:2至6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克隆人战争末期就已经服役,她一开始的名称是统帅级而非帝国级,在第一次银河内战中其是银河帝国舰队中的中坚力量,在第一次银河内战期间帝国I级一共生产了25000余艘,其造价是B型护卫舰的二十多倍,在恩多战役后,她继续为新共和国、银河同盟和其它各个势力效力。
帝国 II级歼星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16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或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100座 涡轮激光炮:至少26座 重型离子炮:20座 八联涡轮激光炮或者离子炮:8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10座
可搭载船员:36755人 炮手:330人
乘客:9700人
货物:36000吨
战机:六个中队(72架)
自持力:6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帝国I级的一种改型,其拥有更加恐怖的对舰火力,但代价是拆除了点防御激光炮,这使得帝国级的防空火力进一步被削弱,该型舰在雅文战役前不久服役,到了第二次银河内战期间,其继续为银河同盟及各方势力效力。
蒙莫斯马级歼星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16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武装与帝国I级基本一致,只是多添加了一部重力井投射器
可搭载船员:不详
乘客:不详
货物:不详
战机:不详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的名字其实并非是蒙莫斯马级,蒙莫斯马号是第一批搭载了新型重力井投射器中的一艘新共和国帝国I级歼星舰,但是为了区别于普通的帝国I级我更倾向于管这种型号的帝国I级歼星舰叫蒙莫斯马级,这种类型的歼星舰比早期搭载重力井投射器的歼星舰拥有更强的火力且几乎看不见重力井投射器的球体。
Mc80a星际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12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连:48座
可搭载船员:5402人
乘客:1200人
货物:不详
战机:六个中队(72架)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与早期的mc80巡洋舰不同,并不是由邮轮或是其它民用型船只改造而成,而是义军同盟在夺回蒙卡拉马里造船厂之后生产的专门用来作战的职业军舰,恩多战役后,她继续为新共和国效力。
Mc80自由型星际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标准长度:1200m 某些舰只可以达到15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48座 重型离子炮:20座 集束炸弹投射器:至少一门 重型牵引光束投射器:6门
可搭载船员:5400至5402人
乘客:1200人
货物:7500吨
战机:标准三个中队(36架)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的起源可追溯至克隆人战争时期,当时分离主义势力偷取了蒙卡拉马里人的舰船设计图,设计图里的战舰看起来与自由型基本一致。自由型是银河内战期间为义军同盟效力的早期型号的蒙卡拉马里巡洋舰,几乎每一艘自由型都是不一样的(后勤骂娘),虽然自由型的火力不如其对手帝国I级,但是在护盾防御方面却强于帝国I级,且其拥有比帝国级歼星舰更为优秀的瞄准系统,这使得她的涡轮激光炮和离子炮既可以用以轰击战舰也可以用来防空,恩多战役后其继续为新共和国效力。
Mc80家园一号型星际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标准1200m 某些舰只可以达到1400m或更长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双联或四联重型涡轮激光炮:29至36座 重型双联离子炮:36座 四联激光炮:80座 重型牵引光束投射器:6门
可搭载船员:5402至5480人
乘客:1200人
货物:20000吨
战机:三个至十个中队(36至120架)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银河内战之前作为民用舰只来建造,在银河内战时被义军同盟改造用以对抗帝国级歼星舰,她拥有与帝国级相当的装甲和护盾,相较自由型她搭载了更多的对舰武器,在恩多战役之后她继续为新共和国效力。
Mc80b星际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大约1200m 宽度:大约572m 高度:大约150m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48座 离子炮:2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至少一门
可搭载船员:5156人 炮手:246人
乘客:100人
货物:15000吨
战机:四个中队,升级版八个中队
自持力:1.5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新共和国早期设计的军舰,相较Mc80a,她拥有更为坚固的舰体和更为强大的火力,她的火力强于帝国I级歼星舰,在遇战疯人战争后,她继续为银河同盟效力。
Mc90星际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和另外两个不太知名的造船厂
长度:1255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轻型涡轮激光炮:75座 重型离子炮:30至35座 重型质子鱼雷或是导弹发射器:6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8门
可搭载船员:5860人 炮手:650人
乘客:1700人
货物:30000吨
战机:六个中队(72架)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新共和国国防舰队中最为强大的战舰之一,她能在一对一的战斗中战胜帝国I级,是可以与帝国II级歼星舰相匹敌的战舰,在遇战疯人战争后,其继续为银河同盟效力。
堡垒 Mark I级歼星舰

制造商:TransGalMeg公司
长度:10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数量不详 离子炮:数量不详
可搭载船员:不详
乘客:不详
货物:不详
战机:不详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克隆人战争前不久被设计出来,并在克隆人时为分离主义效力,恩多战役后她继续为新共和国效力。
共和国级歼星舰

制造商:仁迪力星际造船厂
长度:125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80座 离子炮:2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10门
可搭载船员:8168人 炮手:260人
乘客:3200人
货物:11000吨
战机:一个中队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效力于新共和国的一款新型歼星舰,其和胜利级的设计师是同一个人,她的火力比帝国I级歼星舰高出20%,但无法与帝国II级歼星舰相对抗,在黑色舰队危机前,该型舰已被生产了相当数量。
星云级歼星舰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104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80座 离子炮:20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8门 脉冲炮:许多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8门
可搭载船员:6795人 炮手:244人
乘客:1600人
货物:15000吨
战机:五个中队(60架)
自持力:6个月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最为强大和先进的战舰,在一对一的战斗中能毫无悬念的击败帝国II级歼星舰,但是她的生产数量极少,最终服役数量可能仅20余艘,到137ABY时,至少还有一艘星云级在继续服役。
回天级歼星舰

缺少数据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遇战疯人入侵时被新共和国所设计并服役,并在今后的时间中继续为银河同盟效力。
佩雷恩级歼星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大于16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0.75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航海计算机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50座 涡轮激光炮:50座 离子炮:40座 质子鱼雷发射器:50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30门 重力井投射器:至少一门
可搭载船员:8450人
乘客:2700人
货物:11000吨
战机:四个中队(48架)
自持力:6个月
舰船简介:该型舰大约在104至127ABY间被设计出来并服役于费尔帝国的海军舰队,在第二次帝国内战期间,银河同盟残余俘获了少量该舰。
专横级歼星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比歼星舰更大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0.75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5座 中型涡轮激光炮:5座 重型离子炮:5座 质子鱼雷发射器:5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3门 重力井投射器:至少一门
可搭载船员:6700人
乘客:3000人
货物:13000吨
战机:五个中队(60架)
自持力:4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第二次帝国内战时服役,她的首舰被银河同盟残余偷取并取名为同盟号,其比佩雷恩级更为强大,几乎是当时最为强大的战舰。
战列巡洋舰
卢克雷胡克级战列巡洋舰

制造商:Hoersch-Kessel 公司
长度:3356.9m 宽度:3009m 高度:1028.77m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四联涡轮激光炮:42座
升级后为:涡轮激光炮:51座 激光炮:520座 点防御四联激光炮:185座
或者:重型四联涡轮激光炮:24座 双联重型涡轮激光炮:404座 点防御四联激光炮:160座
可搭载船员: 为分离主义效力时可搭载150个机器人和25名指挥人员
乘客:为分离主义效力时可搭载139000个机器人
货物:2500万吨
战机:为分离主义效力时可搭载1500架秃鹫机器人战机
自持力:2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早在大约500BBY就已投入使用,其最初是运输船而非战舰,在克隆人战争时期她被改装成战舰并为分离主义效力,第一次银河内战期间,至少有一艘该型船被义军同盟缴获并使用。
堡垒 Mark III级战列巡洋舰

制造商:TransGalMeg公司和SoroSuub公司
长度:25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1320座 离子炮:58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至少一座
可搭载船员:不详
乘客:4个团
货物:不详
战机:十个中队(120架)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基于堡垒Mark I和堡垒Mark II设计的,拥有强大的火力,在第一次银河内战期间其为义军同盟和设计她的公司效力,恩多战役后她继续为新共和国效力,在遇战疯人入侵时,一支有堡垒Mark IIl组成的舰队疏散了一颗行星上的居民。
调停者级战列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大于15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即使内部发生核爆也不会摧毁她的反应堆和引擎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数量不详 离子炮:数量不详 牵引光束投射器:数量不详
可搭载船员:不详
乘客:不详
货物:不详
战机:不详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在黑色舰队危机后由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为新共和国设计的,各方面都非常出色,在遇战疯人入侵时,她与其它势力的盟友一起保护了几个关键星球。
子爵级原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3000m
其它数据全部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是子爵级星际防御者的原型舰,最初其驻守在科洛桑,在新共和国重组为银河同盟时,其驻扎在蒙卡拉马里。
强硬级星际防御者

制造商:科雷利亚公司
数据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在新共和国后期被设计和服役,也是已知的两款星际防御者中的一款,到了第二次银河内战期间,其为科雷利亚国防军效力。
Mc140镰刀级战列巡洋舰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不详,大约只有歼星舰的三分之一的体积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0.75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导航电脑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3座 涡轮激光炮:6座 重型离子炮:2座 质子鱼雷发射器:40门 牵引光束投射器:2门
可搭载船员:5200人
乘客:1500人
货物:18000吨
战机:三个中队(36架)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大约在92ABY时被投入使用,她的所有武器阵列几乎全部集中在舰首的镰刃上,这使得她可以将全部火力集中在舰首前的一个点上,可以造成极为恐怖的毁伤效果,但是其舰身上几乎没有任何武器阵列,会有极大的火力死角,而这一设计缺陷导致银河同盟在卡玛斯战役被费尔帝国所击败,大量镰刀级被佩雷恩级反伏击给击毁,银河同盟政府也因此役的失败而投降了费尔帝国。
舰队空母/战斗航母
类星体火级舰队空母

制造商:SoroSuub公司
长度:34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轻型涡轮激光炮:2座 中型牵引光束投射器:2门
可搭载船员:250人
乘客:不详
货物:不详
战机:四个中队(48架)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原本被设计为货船,义军同盟在获得她后将其改装为了舰队空母,其只装备了轻型装甲和护盾。
中子星级改装空母(无图)
制造商:仁迪力星际造船厂
长度:6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四联激光炮:3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2门
可搭载船员:1993人 炮手:57人
乘客:200人
货物:5000吨
战机:三个中队(36架)
自持力:1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改装自中子星级巡洋舰,义军同盟在缴获一些中子星级后发现其设计不仅落后且维护费高昂,于是他们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就是将其改装为舰队空母以更好的为同盟服务。
防御者级舰队空母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7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轻型反战机激光炮:20座
可搭载船员:4050人 炮手:20人
乘客:700人
货物:12000吨
战机:九个中队(108架)
自持力:5个月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突击航母,她与宏伟级重型巡洋舰共享了舰体设计(尽管这俩看起来根本不一样),她只装备了少量武装。
坚韧级舰队空母

制造商:共和国工程公司
长度:104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12座 离子炮:8座 点防御激光炮:2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4门
可搭载船员:2265人
乘客:1600人
货物:15000吨
战机:十二个中队(144架)
自持力:5个月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新级别现代化计划中的一型舰队空母,她和星云级共享了舰体设计,具体生产数量不详,但估计不多。
蒙卡拉马里级舰队空母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
长度:不详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涡轮激光炮:数量不详 离子炮:数量不详
可搭载:不详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蒙卡拉马里的设计师为银河同盟所设计的舰队空母,资料很少。
银河级战斗航母/战列舰

制造商:不详,估计是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16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不详,估计比帝国II级略强
可搭载船员:不详
乘客:不详
货物:不详
战机:四个半中队(54架)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形似帝国级歼星舰,是帝国级歼星舰的后续改进型号,但是比帝国级更宽,更具流线型,吨位比帝国级高出50%,她在遇战疯人战争结束后的某个时间点投入使用并为银河同盟效力(40ABY前投入使用),她被称为战斗航母而非歼星舰纯粹是为了避免民众对其产生恐惧(载机量甚至不如帝国级)。
星际无畏舰/星际防御者
战士级星际无畏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
长度:72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不详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不详
可搭载:不详
自持力:不详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基于委托者I和委托者II级星际无畏舰所设计的,她比她的前辈长度更短亚光速更快,但舰载火力稍弱于委托者级,恩多战役后,新共和国至少俘获了一艘该型舰。
执行者级星际无畏舰

制造商:夸特动力船坞和方多动力船坞
长度:190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2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八联涡轮激光炮:2000座 重型涡轮激光炮:2000座 重型离子炮:250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250门 点防御激光炮:50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40门
可搭载船员:279144人 炮手:1590人
乘客:38000人
货物:25万吨
战机:144架至上千架
自持力:6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夸特动力船坞为银河帝国所设计的一款无畏舰,也是银河系中最强大的舰船之一,在恩多战役后,新共和国一共俘获了两艘执行者级无畏舰,分别是卢桑基亚号和卫士号,卢桑基亚在遇战疯人战争时被摧毁,而卫士号则挺过了战争并在今后的时间中继续为银河同盟效力。
子爵级星际防御者

制造商: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和科雷利亚公司
长度:170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超空间驱动等级:1级
超空间驱动系统、护盾及传感系统:装备
护盾功率:不详
船体强度:不详
导航系统:不详
舰载武器:重型涡轮激光炮:2000座 涡轮激光炮:2000座 重型离子炮:300座 震荡导弹发射器:200门 点防御激光炮:500座 牵引光束投射器:40门
可搭载船员:68174人
乘客:50万人
货物:20万吨
战机:十八个中队(216架)
自持力:6年
舰船简介:该型舰是蒙卡拉马里星际造船厂为新共和国国防舰队所设计的超大型战舰,虽然其略短于执行者级无畏舰,但是吨位比执行者级更大,她装备了比执行者级更为强大的装甲和护盾,采用了更多的自动化设计,最终生产了大约十余艘,在遇战疯人战争结束后,其继续为银河同盟效力。
巨兽级星际无畏舰

制造商:不详
长度:5000至19000m 宽度:不详 高度:不详
各数据不详
舰船简介:该舰最初为帝国军阀服务,后被遗弃在一个造船厂内,最终被吉拉德.佩雷恩发现,到了40ABY其依旧在服役,她在蜂巢战争中和第二次银河内战期间为银河同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