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原伶》有感

2022-07-20 07:17 作者:原伶的作者  | 我要投稿

我给自己写的小说撰写“写后感”,是因为这本书蕴含了我对善恶道德的一些观点。我认为这些观点有助于解答很多争论已久的问题,比如“人该不该吃肉”和“人性是否丑恶”。为此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任何一个生命的生存或死亡,都会影响其他生命的生存或死亡

根据我们中学就学过的生物知识(甚至可以说是常识),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并在竞争中淘汰一部分个体。一方面,天敌会吃掉自己的食物;另一方面,生命之间也在不停地争夺资源。

先从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开始思考。假如有一片草地,这片草地上没有动物,存活的草会不停地繁殖,但资源有限,必然有一部分草死去,活下来的草又会过度繁殖。现在有人拔掉一部分草,会怎样呢?被拔掉的草失去了生命,但是,被拔掉的草不会再争夺阳光与水分,就会有新生的草因此而存活,填补草地上的空位。表面上这个人杀死了一些草,实际上这个人是把一部分草的生存机会转移给了另一部分草。

再来看一个略微复杂的模型:假如这片草地上生活着一些羊。由于羊的存在,草与草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草与草争夺阳光与水分,每棵草的生存都倾向于导致其他草的死亡,每棵草的死亡都有利于其他草的生存。而另一方面,草与草分担了羊对草的杀戮,每棵草的生存都有利于其他草的生存,每棵草的死亡又都倾向于导致其他草的死亡。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拔掉了一棵草,其他草有可能因此而存活,也有可能因此而死亡。那么如果有人杀死了一只羊呢?类比第一个模型中草与草的关系,羊与羊也要争夺资源。表面上这个人杀了一只羊,实际上这个人把这只羊的生存机会转移给了其他的羊。

当然,我们也很容易想到,羊与草的生存与死亡也会相互影响。草的生存有利于羊的生存,羊的生存倾向于导致草的死亡,草的死亡倾向于导致羊的死亡,羊的死亡又有利于草的生存。所以如果有人在草地上种草,或者把新的羊放入草地,或者杀死一只羊,或者拔掉一棵草,从长远来看,都会波及所有草与羊的生命。有些个体会因此而提前死亡,有些个体会因此而增加寿命,有些个体会因此而出生,有些个体会因此而失去出生的机会。

再来看一个更加复杂的模型:假如这片草地上生活着一些羊,也生活着一些狼。在新的模型中,羊与羊既争夺资源,也会分担狼对羊的杀戮。而狼与狼又要争夺资源。现在有人杀死一只羊,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当然,直接影响是死了一只羊,但长远影响是无穷无尽的。一方面,杀死这只羊等同于救了很多草,而活下来的草又可以养活其他的羊。另一方面,本应以这只羊为食的狼必须以其他羊为食,或者饿死。如果一只狼饿死了,又会有很多羊因此而存活。总之,从长远来看,一只羊的死亡会影响所有的狼、羊与草的寿命。而这一系列长远影响具有蝴蝶效应,是无法预料的。

分析一条简单的食物链,尚且如此复杂。实际上,自然界的生命具有及其复杂的食物网,实际情况更为复杂。但总之,单一生命的生存或死亡从长远来看,会难以预料地波及整个自然界的生命的寿命。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寿命洗牌”。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不必要反对杀戮本身。假如我现在踩死了一只虫子,直接影响是一只虫子死掉了,但是从长远来看,整个自然界发生了一次“寿命洗牌”,有些生命会因此而存活,有些生命会因此而死去。或者说,我在这个过程中杀戮了无数的生命,同时也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任何一件事,就算直接影响是杀戮或者拯救,从长远来看,也会导致无穷无尽地杀戮与拯救,所以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作恶”与“行善”。所谓的“善事”或者“恶事”是不存在的。

为了爱护动物而吃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表面上看,吃肉是杀生,而吃素不是。但是实际上,我们吃的素食都是靠屠杀素食动物而得到的。为了保护农作物不被害虫吃掉,我们用农药来屠杀害虫。我们把树林与草地变成农田,缩减了野生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导致野生动物在竞争中死去。所以说,吃素绝对不比吃肉更加善良。如果说素食者是伪君子,那么肉食者就是真小人。至于当真小人还是当伪君子,你可以自己决定。

既然“善事”与“恶事”并不存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为所欲为呢?当然不行!因为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偏向”与“道德”这两个概念。

什么是偏向?偏向就是单纯地想对某个生命(不是自己)或某些生命(不包括自己)有利,而不考虑长远影响。比如说,父母很爱孩子,想要让孩子活着。至于孩子要吃多少只鸡、这些鸡要吃多少虫子、这些虫子又要吃多少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不必考虑了,父母只是单纯地想要让孩子活着。

你或许会误认为偏向是“不公正的”,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不懂得偏向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如果没有偏向,那么帮助别人就没有任何意义,即使别人有生命危险也不必进行援救。毕竟从寿命洗牌的角度讲,救一个的生命毫无用处。而如果救别人的生命是无用的,那么在小事上帮助别人就更不必要了。但是从偏向的角度讲,一个人可以单纯地想要帮助另一个人,无论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寿命洗牌,都不必考虑。如果没有偏向,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冷冰冰的个人利益,没有人关心你,你也不会关心别人。正是因为学会了偏向,人与人才会互相关心。这个世界因偏向而温暖。

偏向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爱”。只不过“偏向”这个词更加客观,所以我用了这个词。

所谓善良的人,不是做“善事”的人,而是懂得偏向的人;所谓不善良的人,不是做“恶事”的人,而是不懂得偏向的人。

谈到“人性”一词,人们总是非常悲观。我在网络上经常看到“人性不可直视”、“不要考验人性”之类的说法。假如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对你好,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不可能如你所愿,然后你就会抱怨人性有多么黑暗。但是实际上,人是整个自然界最懂得偏向的物种。普通动物虽然也有互助的行为,但这种互助主要出于本能,而偏向的情感尚不发达。唯有人类才具有出于高级情感的互相帮助。所以谈到“人性”一词,我们应该感到乐观。

此外,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界唯一拥有道德的地方。

设想你是一个原始人,你和另一个人做出约定:谁打到猎物,谁就要分给对方一半。这个时候,你打到猎物但没分给他一半,你就违反道德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打到猎物,也同样应该分给你一半。你对他负有道德责任,正是因为他对你也负有道德责任。他对你负有道德责任,又是因为你对他负有道德责任。

也就是说,道德产生于道德本身

一只狼为了抢肉杀死另一只狼,没有任何错误。但一个人抢劫、杀人,就违反道德。你不应该杀别人,正是因为别人杀你也不应该。

相对于黑暗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可以说是一个象牙塔。我们既要看清整个自然界的残酷,又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


写《原伶》有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