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在IPA赋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AI密集型转变

2023-04-08 18:07 作者:实在RPA_IPA  | 我要投稿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涌现,以及在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推动下,我国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制造业领域内正大规模开展产业数字化改造的智能革命,推动着制造业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稳固世界市场份额。

当前,制造业中仍普遍存在着信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设施网络化不高,信息化发展水平低;数据收集不完善,企业内外部业务难以协同联动,管理效率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业务痛点。因此,如何选择适合的技术,优化数字化转型策略,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传统制造业探索实践的重要方向。

Gartner曾对此预计过:2023年底90%的大型和超大型组织都将部署上线某种形式的RPA。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作为一种能够将可定义、重复性高、有规则的应用软件操作实现自动化的软件工具,可以模拟人工在各类应用软件中进行点击、输入等操作,协助员工解决人工操作的效能瓶颈,在高效率消除错误的同时帮助制造企业提高生产力。

近年来,AI与RPA深度融合趋势下,RPA更多的实际价值也不断被释放。尤其是近期生成式AI的技术创新,再一次扩展了RPA数字员工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多场景运用需求。目前RPA数字员工已在制造业物料清单生成、单据录入、采购询价、业务数据获取与整理、库存管理、设备故障监测等多场景上岗实践。

RPA数字员工在制造业的众多应用场景中,优化了以时间为中心的日常流程,以7*24小时的无间隙工作状态提高了业务的响应速度的同时确保了100%的正确率。面对跨系统互联互通等痛点,通过部署RPA,也能够实现灵活跨系统取数,完美解决接口不兼容、数据标准不统一、取数难等问题,有效实现数据共享,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国内头部RPA厂商实在智能创业至今,在AI技术在RPA的应用已有丰富积累。2022年,实在智能聚焦于复杂业务流程的智能决策领域,不断创新优化产品,向全行业创新推出了实在IPA模式。这一模式将推荐算法、识别算法、屏幕语义理解等多种技术综合用在RPA上面,以AI技术来改造RPA,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注入了人工智能活力,提升了RPA理解用户操作意图的同时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让RPA真正越过了“人人可用”之关山。

实在IPA模式的创新,也展现了实在智能强大的AI能力——基于国产自研、行业首创的智能屏幕语义理解技术(ISSUT),集合了融合拾取3.0等多项技术应用,使得实在IPA新模式具备识别屏幕、理解屏幕、操作预测和在线学习的能力,使得用户不用“拖、拉、拽”,只需“点、选、用”,具有三大突出使用特色:

1.沉浸式的流程编辑。从之前的业务和技术的不断理解和转化,到只需专注业务;从原来RPA软件和业务系统的不断来回切换,到沉浸在业务系统即可;从原来的业务和技术的双技能人才,到使用者工作只需熟悉业务即可。

2.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抛弃拖拉拽,直接点选用,系统自动理解用户的每一步动作,自动转化成流程的动作,也就是传统的自动化操作组件的自动生成并配置好参数。

3.全套全新的交互设计。例如,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可随时插入逻辑判断、重复循环、指定跳转等动作。又如,在适合的场景,IPA模式可以展示出强大便捷的能力,能满足各种业务诉求。例如,进入表格数据的编辑后,可看到常见的数据操作自动化封装,可进行多种选择。

实在产品赋能制造,智能技术促进转型。当前实在智能所打造的IPA模式及其IDP产品已在天宝精密(股票代码:01979.HK)、江森自控(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JCI)、视源股份(股票代码:002841.SZ)等多个制造企业的财务、销售、采购、生产、仓库、行政管理等部门全面部署上线,通过为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助其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大幅提升流程执行效率。以更易操作的模式助力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AI密集型转型,实现生产经营从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快速演变。

有业内专家指出,今后十五年,将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实在智能积极拥抱新技术浪潮,以不断创新迭代的产品体系给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助起业务流程处理提质增效,使其数字化转型效率成倍叠增。如需了解更多,可关注实在智能官网或实在RPA IPA了解详情。


实在IPA赋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AI密集型转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