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叶谈:3D打印 1/72 德国 狮式 重型坦克 制作、旧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橡叶谈"
竣工照,狮式的炮管实在太长了!
橡叶个人不太喜欢迷彩涂装,相比单色涂装会影响欣赏细节。但是迷彩涂装能掩盖一些套件或制作的缺陷,比较适合本套件。

注意:
1:模型类照片多用微距镜头拍摄(并非使用了"放大镜"),很多还采用了景深合成技术;请勿对照片做任何概念化的想象。
2:本套件为红蜡3D打印(某鱼68元,请自行搜索),红蜡材质很脆,掉地上几乎就废了,要万分小心。
3:套件收到时有些异味,用肥皂水(普通黄肥皂,千万别用洗涤剂)洗2遍,晾晒若干天。
4:限于目前3D打印技术,多少有些层纹。有些位置需要细心打磨,车体上的层纹就当作防磁装甲好了。。。
5:一体式行走系统要先涂装、旧化好;然后再粘结到车体上;固定炮塔的磁铁和铁片也要先粘好。
粘接用到了啫喱胶(橡叶平时粘蚀刻片用的,类似502的快干胶,但是比较粘稠,不会到处乱流)。虽然卖家说要用401胶,不过啫喱胶完全没问题。
6:涂装前,先喷涂易模型C106灰色底漆,能充分遮盖红蜡的颜色,使三色迷彩发色准确。
7:涂装用到了易模型TS907德国暗黄套装、TS207末日三色迷彩套装、标准德国三色迷彩。
3D打印,总共6个模块

首上装甲的层纹,当作防磁装甲好了。。。
前后挡泥板的层纹要打磨掉,这个位置是不会涂防磁装甲的

车尾的层纹,当作防磁装甲好了。。。

驱动轮的层纹,必须打磨

诱导轮的层纹,必须打磨

炮塔前部的层纹,跟抬头纹一样!必须打磨

指挥塔舱盖的层纹,跟等高线一样!必须打磨

炮盾的层纹,必须打磨

假组效果,所有模块均未粘接

打印的拖车环没有销钉、需要穿铜管或胶棒,用手头剩余的零件代替

打磨后的指挥塔舱盖

打磨后的驱动轮

打磨后的诱导轮

制退器的孔用手钻逐个清理一遍

整体喷涂易模型C106灰色底漆,能充分遮盖红蜡的颜色,使德国三色迷彩发色准确

炮塔靠磁铁和铁片吸合固定。磁铁粘在车体内、铁片粘在炮塔底部;粘接用到了啫喱胶

基础涂装
先用易模型TS907德国暗黄套装进行CM法喷涂,主色调是CV004:RAL7028 德国暗黄
虽然本次涂装是三色迷彩,但还是需要用CM法,这样能丰富色彩的层次

然后徒手喷涂易模型CV005:RAL6003 德国橄榄绿,用TS207套装中的CV024德国浅橄榄绿(也可用CV018)做高光偏差色
最后喷涂易模型CV006:RAL8017德国巧克力棕(红棕),高光偏差色可用CU007红土或CV001底锈红
随车工具用黑铁色、木棕色笔涂,炮管清理杆特意涂了比较醒目的红白色

一体成型的行走系统而且还是变态的交错负重轮,很考验涂装技术
先喷涂履带;和同期开工的鼠情况类似:履带很宽,不太适合笔涂。本次用橡叶模型的黑铁色水性漆喷涂履带(油性金属漆喷涂的话异味太大),最终效果令人满意。照片是鼠的半拼接履带。
再将各种轮子喷涂标准德国三色迷彩,内排负重轮最难喷;然后笔涂负重轮的橡胶缘,橡叶连内排橡胶缘都涂了。。。
最后部分笔涂黑铁色,用以掩盖喷到履带内侧的三色迷彩(即使再小心也会喷到履带上一点)
基础涂装后还有些玩具感

行走系统先用橡叶模型黑色旧化液渍洗,等车体喷涂完再粘结到车体上

狮式是图纸车,本次只做了渍洗、扫天然土,没做掉漆效果
用橡叶模型土棕色旧化液渍洗后的效果,玩具感降低了


用天使天然土追加旧化效果后完工,狮式的炮管实在太长了
水贴取自黄蜂的鼠式,水贴质量不错、很薄

各个角度






履带用2B铅笔描边


首上装甲、舱盖细节

炮塔顶部细节,潜望镜笔涂易模型CU203透明蓝


车尾细节

车后部细节,这部分较肉

制退器细节


黄蜂的鼠式与3D打印狮式合影
狮式计划采用铸造炮塔,借鉴了苏联设计,可大幅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点赞:
1:题材货,大体外形较准确;炮塔铸造感较好
2:模块化结构,组合度尚可,制作较方便
3:炮塔采用磁铁吸合方式,牢固还能转动
4:部分细节、锐度还不错(橡叶从86年玩火柴盒开始,见过各种恶心的板件,这种细节、锐度还是能接受的)
槽点(比较明显的缺点):
1:一些位置层纹较明显,需要细心打磨。
2:一体成型的行走系统而且还是变态的交错负重轮,内排负重轮涂装、旧化都很费劲。
挑骨头(不太明显的缺点):
1:拖车环没有销钉
2:车后部细节较肉
转载请保持文章完整性以及二维码,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