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为全球树立行业标杆,那日本为啥看不下去了?

近年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正在逐步增加,很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都修起了高铁站,而甚至在国内高铁正式开始建设之前,中国高铁就已经走出国门,其代表就是为土耳其建设的伊安高铁,这一项目,堪称为全球高铁建设团队和企业树立行业标杆,那么为何作为中国“师父”的日本为啥看不下去了?在双方都进军国际基建市场的情况下,中国不断突破技术极限,树立行业标杆的行为,只会让自居为高铁建设强国的日本,越来越难以获得订单,自然令其寝食难安。

日本最早于1959年就开始了其国内的第1条高铁线路建设工程,而中国的高铁建设在2003年才正式开始,因此当土耳其向国际社会正式开始招标,连接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伊安铁路时,日本企业信心满满地认为,这条铁路的建设权必然由自己完全拿下,然而土方提出的建设要求却非常高,连日本都对其感到非常棘手。
因为这条线路会通过部分该国居民区,所以土方要求日本必须严格控制运行中列车的噪音水平,而当时全世界国家都不具备这种水平的建设能力,见到日本人都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土耳其开始从性价比等方面考虑选择,毕竟作为发达国家,日本和德国开出的报价都不低。

德日都没想到,在权衡了技术水平和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后,安卡拉居然选择了中国,要知道当时的中国甚至连国内的第1条高铁线路都还没有建设完成,在国际高铁市场上是一个十足的无名小卒,而国内高铁建设企业在中标之后,也的确以极高的性价比,完成了高难度的易安铁路修建,甚至当时的日本专家专程到现场,想要找到中国人工程上的不足之处,却发现中企建设的铁路完全按照土耳其要求的欧洲标准建设。
通过这一工程,中国不仅赚取了足够的外汇,还为国内高铁的建设提前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施工经验,也验证了一些当时还没有投入实际使用的技术,证明这些技术可以在高铁的建设和运行过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没有缺陷,在中国完成这一线路的修建之后,全球都不得不对国内工程企业刮目相看,而有了这些重要的经验,才有了如今中国超过3.79万公里的高铁里程。

目前国内高铁建设技术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就能曾经在这一领域为中国提供了重要技术的高铁强国,同时我们也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高铁标准和配套的技术在这一领域再也不需要看任何国家的脸色,伊安高铁的建设更是明明白白告诉全世界,国家不管是谁要想建设自己的高速铁路网络,都可以向中国寻求帮助,而不必担心遭到技术封锁,这样一来,技术上不再第一,价格也更高的日本高铁在国际社会上市场必然越来越小,当然看不下去中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