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动力系统发展史(1)
1.本文参考均为公开出版资料,(其中包涵教材,杂志,操作手册等文献)。
2.因为本UP不是发动机相关从业者,文章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欢迎各位指出这些错误,本人会及时纠正。
1.从螺旋桨到喷水推进
两栖轻型坦克是苏联战后坦克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让苏军拥有在中欧密集的河流中于敌人战斗武器。
而这种坦克的最重要的部分就两栖推进系统的设计,而早期的R39(Object101)坦克使用的是传统的螺旋桨式推进这与二战前苏联两栖坦克如T40和T37是同一种推进模式和后来的PT76坦克完全不同。

但至R-39坦克第一辆原型车下线后就在随后的测试中问题频繁,首线是坦克在水中的储备浮力不足达不到高层预期,而且车内一些部件的可靠性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最严重的问题还是车体后部差速器尺寸过大,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人员在车体后增加了浮筒,同时在车体前部焊接了部分钢板来增加重量才让坦克能在水中正常行驶了。
一号车上采用的340-360毫米的螺旋桨在河里中测试中无法将坦克推到原定计划中设计最快的10-12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只能最高推到7公里每小时的最快速度。
而如果要将坦克推到10-12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后部的螺旋桨直径必须作到600毫米才行但是这种长度的螺旋桨将没办法安装在原有位置,只能设计成可折叠式的,而且相比有保护措施的340-360毫米的螺旋桨,600毫米的因为没有保护措施所以在使用中更容易损坏。
而在PT76研发工作中,设计团队并没有直接使用螺旋桨式推进系统这主要是因为此次设计团队中有四名工程师提出了四个解决方案,最终他们采用了喷水推进方案。

整个喷水推进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先有图中的4号也就是变速箱提供向传动轴提供动力,然后传动轴将动力传输给5个直径340毫米的叶片让其旋转,让经过次处的水流得到更多的推力。
水管入口直径为350毫米,出口为235毫米,外部的盖子驾驶员可以在车体内部对其进行操作。坦克在水中的行驶速度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操作杆和变速箱来完相应的工作。
在最大功率的情况下可以让14吨重的PT-76坦克在水中达到10公里每小时的最快速度。
2.苏联轻坦克发动机的变化
PT-76因为采用喷水推进方式,导致整个坦克动力室内可以安装其他设备的空间变的很小。
在空间和重量都受限的情况下,设计团队最终在1952年在PT76上采用了V6发动机,该坦克发动机是有阿塔米耶夫设计师领导开发的。
V-6发动机带发动机启动器整个个重815千克,在1800转的情况下可以输出240马力,压缩比可以在14-15之间调整,工作排量为19L。
V6发动机的单位体积功率达到了151.09Kw/M³
这个数据并不算太高,同是V型发动机的V46的单位体积功率已经达到了466kw/m³了

而V6发动机的单位重量比则要低于其他的V型发动机,V6发动机每5千克的重量才换来一Kw的功率相比之下v2-34发动机每2.38千克就能换来一Kw的功率。
所以V6发动机虽然设计的非常小但是他输出的功率并不能算高,但是因为其坦克重辆只有14吨所以PT76还是能勉强达到最高17HP/T的吨功率。

而在实际的使用中,V6发动机不可能随时都使用1800转,不会让整个发动机一直以最高转速运行,毕竟最以高功率运行会导致油耗过高,其根据表格中的描述的V6发动机推荐在1600转-1800转之间运行。
如果在进行战役级机动时PT76驾驶员可能会采用1600转的频率,此时PT76的耗油量会在一个比较低的频率上运转,而在发动机1600转这个频率上运行仍然能输出210HP以上的功率。

自1960年开始V6坦克发动机一直采用加热曲轴箱生产,旨在改善曲轴轴承的加热和曲轴箱下半部分油底壳中的油,使得在低温环境下可以更容易的启动发动机。

在平常的使用中发动机使用的是名叫DL的柴油
如果温度低于零下30度则需要使用编号为DZ和DA柴油。
3.技术的升级

时间来到1958年6月,根据政府要求建立一个新的工厂用于对UTD系列发动机开发。
其中UTD-20是为轻坦而开发的,UTD-30是为中型坦克开发,UTD-40是为重型坦克开发的。
第一台UTD20发动机的开发工作开始于1959年
,同年3月批准工厂制造原型。
UTD-20属于V型发动机,但是其设计角度相比传统的V型发动机要大。
5000观看量更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