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山之四季》[日] 高村光太郎
首先,我要说:“非常感谢中国图书网赠与我这本高村光太郎所著——<山之四季>”。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礼物。
《山之四季》是高村光太郎二战后隐居山中写下的一部散文集。
独自一人生活劳作,似乎很像梭罗与《瓦尔登湖》,不过感觉梭罗更为独立于世,少于文明交流。
高村光太郎则像是一种宁静闲适的乡村生活。乡村与城市的对立,各有它的美;村民与市民的对立,各有不同;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这样的生活真的有这么好吗?或者说有意义吗?”
有很多人都想要往大城市里挤,也有很多人想要往乡村间跑,好不好有无意义也只看个人抉择。
我想起以前朋友聊天谈到,能有个田地可以养活自己,自己劳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为房子车子彩礼而烦恼。
当时我应当是嘲笑此举一番的,但似乎我对此的幻想欲望更为强烈,只是不知现在初入社会后那朋友的幻想有无改变呢?
《山之四季》也让我想起了细田守导演的《狼的孩子雨和雪》,想起花带着雨和雪在乡间劳作的身影。
可能高村光太郎的生活经历就像花那样的吧!
文中还多次提到了宫泽贤治,在不久之前我阅读到他的《银河铁道之夜》,瑰丽绚烂的银河之上充满了奇妙。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今天是小暑。《山之四季》中的“山之春,山之雪,山之秋,山之温泉”等等在我眼前流过。
在三个月前,我还在江西、安徽省的崇山峻岭间看那漫山遍野的春花争艳,杜鹃、泡桐,蔷薇是我见得最多的;
在不久之前,我还在南国的海边。那是个面朝大海的房间,即使躺在床上也能看见不远处的大海、渔船以及海边的人们。
那渔船慢吞吞地以比蜗牛快一点,比汽车慢一点的速度在挪动。
走出房间就是炙热的阳光,远处海岬上方有一团巨大的积雨云。它一动不动的模样在那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它应该是固体的,我真想跳去其中看看有无什么失落的宝藏。
时间流转,我就这样度过了我的春天与夏日。
在《山之四季》最后一篇“美与真实的生活”中,高村光太郎还是写到他对山中生活的美丽而感叹,对城市里的污浊而唾弃。
与之种种,山中的花虫鸟兽令人感到欢欣鼓舞。
B-29泛着耀眼的银色光芒飞来时也许是美丽的,但它投下的黑色固体是痛苦的。
想必“美” 只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鲜有人愿意把它拿出来分享。
“真实的生活”倒是无处不在的,但似乎大家都不太想要总想着如何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