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时节要闷棚,做好这些很重要!

文 | 小雨农智
图 | 小雨农智
盛夏季节高温来袭,蔬菜大棚在棚膜的作用下温度高,生产效率低,大部分菜农选择在夏季高温闷棚。

高温闷棚是指晴天,将温室密闭,在强光照射下,使温室内迅速升温到5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利用高温和化学药剂对温室的内面、土壤等进行处理。
闷棚种类有哪些
干闷:作物拉秧后,不进行灌水,直接密闭大棚进行闷棚。这种方法仅能够提高地面以上局部空间温度,对杀灭土层内病菌和害虫的作用甚微,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少。

湿闷: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棚室消毒措施。其原理是将大棚土壤足水浇灌,利用水的导热能力高于土壤的特点,使土壤耕作层达到较高的温度。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的湿闷措施,主要包括直接高温闷棚、有机肥高温闷棚、秸秆还田高温闷棚、石灰氮高温闷棚、威百亩高温闷棚等。

闷棚步骤要记牢
1.清理植株:将棚内作物植株拔出并清理至棚外,减少枯败枝叶引发病虫害。
2.收地膜、滴灌带:将原有地膜及滴灌带清理至棚外,地膜可卖为废品,滴灌带根据使用年限酌情处理。

3.检修大棚:检查棚膜、风口是否破损,检查滴管口、水肥器等是否密封好,防止淹水过程中堵塞。
4.药剂熏蒸:使用烟熏剂或微粉剂,在关闭所有通风口后,高温熏蒸三天。

5.药剂撒施:打开通风口将有害气体排出,根据需要撒入有机肥或生鸡粪。
6.做田埂:根据地势,以拱为单位分区域做田埂,田埂高度要求15cm以上。

7.灌水覆膜闷棚:灌水要求水面高出土面10-15cm,覆盖地膜,关闭上下通风口和棚门,高温闷棚15-20天。
8.贴警示牌:大棚张贴警示牌,闷棚期间大棚内不能进人。
9.补有益菌:闷棚结束后,揭膜通风5-7天,施入生物菌肥补充大棚土壤有益菌。

注意事项很重要
淹水闷棚用水量巨大,且对土壤保水性有一定要求,沙性土壤不建议使用。
将换茬拔除的植株和大棚内的枯枝残叶全部清理出棚外(注意禁止在大棚外焚烧),此操作可大大降低病原基数。

地膜、滴灌带及时清理,吊绳盘拢,有二膜的大棚一定要卷起来绑扎严实,防止耕地过程中灰尘沉降,影响二膜后期使用。
灌水之前注意棚内电箱、电线等用电问题,谨防短路或触电。
若撒施生鸡粪,需要注意保护立柱,防止腐蚀;对于盐渍化严重,土质酸化板结的土壤,建议撒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改良。

灌水前将滴灌管的主管口密封严,防止灌水时堵塞水管。
闷棚时间内一定要确保土壤处于淹水状态且棚内日平均温度60℃以上。理论上高温季节闷棚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需考虑农事安排和大棚使用情况,避免高温造成损坏。

闷棚期间棚内温度较高,注意在大棚四周张贴警示标志,避免人、畜入内,发生安全事故。
闷棚期间建议定期到大棚查看棚内情况,如有棚膜破损或温度不达标及时补救调整。
闷棚结束后建议采用井水浇灌,使用露天水源时注意残枝败叶、杂草、清园植株等病菌侵入,引发二次污染。
小雨农智温馨提示:夏季高温闷棚一定关闭所有风口,锁好门窗,贴好警示牌,防止外来人员误入棚内造成人员伤亡。闷棚期间定期查看棚内情况,方便及时调整,做到闷一次棚就闷到最好,不白白浪费人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