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聪明人身上的3个特征。

2022-08-26 20:47 作者:咕噜烦死了  | 我要投稿

第一,聪明人很难快乐。聪明人就是那些不愿意打麻药的人,他们什么都知道,但是和不知道的人一样无能为力,既没法像普通人那样知足常乐,难得糊涂又无法改变,既能感受到真切的痛苦,又喝不下缓解痛苦的心灵鸡汤。就像一个养蚕的农民呢,虽然生活比较辛苦,但也是知足常乐。直到有一天他读懂了便是逻辑者,不是养蚕人,他就很难再真正快乐起来。

第二,越是聪明的人,解构倾向就越强,很容易思考这有什么意义?那有什么意义?而人世间美好的东西一旦被解构,往往就会失去美感。你说美食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不同配比。爱情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基因为了延续设定的奖赏性激素再操控大脑。

要是这样解构的话,你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的存在都没有意义,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事实上,任何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反复对存在和意义进行结构,那么他最后一定会碰到一个边界,边界之外要么交给信念,要么交给信仰,如果两样都没有,就会陷入虚无主义。

古罗马的思想家奥古斯丁说过,人必须得理性划出一道边界,把边界以外交给神才能幸福。牛顿就是这么做的,他走到了他所处时代的科学的边界,然后把边界之外交给了信仰。

而我们作为无神论者,只能把边界之外交给信念。但信念这个东西还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他的外在表现就是聪明人的第三个特征,少年感。

有一句话你一定听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空发其身行服,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人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虽然被很多人用来激励自己,但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他不是说只要你受了很多磨难,就一定会逆袭走上人生巅峰,怎么可能?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就没有穷人了。其实他的重点也是在最后两句,动尽人性,增益其所不能。正确的理解是,如果你经历过生活的苦难,也经历过虚无主义的迷茫,但你没有迷失,那么你就能从这个过程中找到真正的信念,变得强大。

30 岁左右开始,一部分人在世俗中迷失特征就是整个人开始变得油腻。

一部分人在虚无主义里迷失特征就是丧失斗志,每天混吃等死,他们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到达动心人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一层,我们总是习惯说一个人聪明通透,但聪明其实并不一定就会通透,聪明只是通透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世上只有极少数万众无一的聪明人能找到信念变得通透。这部分的特征就是他们永远保持着少年感,内心柔软丰盈,眼睛里永远有光。这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就是所谓历尽千帆回来仍是少年。


聪明人身上的3个特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