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标】(8.23更新)深度赏析31个省区地方台老台标(山东,河南)
2022.8.23 更新记录:增补东营电视台老台标(1996年当时)图片和说明资料,并解除“半出土”注明。
2023.10.7 更新:鹤壁电视台(1995年),商丘电视台,周口电视台

前 言
从本期开始,在已出土老台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半出土”这一概念,主要针对下列情况:
1.仅出土黑白稿
2.原图直接拍摄电视屏幕导致模糊失真,台标特征不明显(例如文中的临沂有线),不影响解说
3.仅有文字资料或网友证言,缺失图证
4.某些现行台标,或曾用(指近十年内曾用且现已更换)台标被存疑90年代使用过但缺乏证据(例如上期的临夏,甘南)
以上情况在照常向大家介绍的同时,台名会特别标明“半出土”字样,前三期也将适当进行改进。
接上期:


山东省
有无线一并出土: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潍坊,威海,日照,莱芜,聊城,临沂
齐鲁电视台

台标由“QL”大写字母变形组成,形状飘逸洒脱,充满韵律,充分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好客和博大胸怀,也充分体现出了齐鲁大地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开放精神。
山东有线广播电视台

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山东教育电视台)

济南电视台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台标的主体来源于“JNTV”的艺术变形,同时融入了济南市的地域和文化特征,主体是荷花绽放的抽象变形,由“J”“TV”变形构成,底部深蓝色的“N”变形成抽象化的大明湖,绿色“J”变形成一条河——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暗喻了济南市名的历史渊源和由来,“TV”形如奔涌泉水的形象,是济南“泉甲天下”的标志和象征。
济南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的底座是一块圆角长方形,由电视三基色作填充,象征着有线电视荧幕带给观众多姿多彩的电视节目,充实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间的大小圆环是有线电视线缆的横切面,又形似摄像像机的镜头,意味着有线电视人时刻服务观众,时刻将摄像机对准生活,对准社会。更形似标靶的靶环,意味着客观公正的报道精神和正中靶心的报道品质。

台标将济南的市花荷花作意象化,图案中绽开 的荷花瓣象征着有线电视用户的不断增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又象征着济南的市势不断发展和来往游客不断增多的繁荣景象。
济南经济电视台

台标将大写字母“J”(济南)和“E”(经济)变形组合成一个圆球形,其变形后图案又象征一只眼睛,更象征摄像机的镜头,整体突出了我台瞄准我市发展动态,记录我市发展历程,贡献给全市广大观众的办台理念。
济南教育电视台

台标主体由大写字母“JN”变形成一个形似古代书简的台标图案,古代的书简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表现出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事业在面向21世纪的浪潮中不断发展。
青岛电视台

台标由“青岛”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QD”组成。台标底色为蓝色,象征青岛的碧海蓝天,中间是汉语拼音字母“Q”的变形,象一只飞翔的海鸥。整体图案配色清爽,颇有海滨城市的地域特色。
青岛电视二台
(1999年并入青岛电视台)

台标设计力求突破以电视台所在地做为主要表现方面的惯常做法,不以地方名称缩写作为切入点,而是以独特的视觉形象以及其中所代表的明确意义,塑造区别于他台的形象。
以广泛被受众接受的“TV”做为标志的造型主体。在“TV”的组合中,将“二台”这一重要信息植入设计中。将罗马数字“Ⅱ”自然地同“TV”溶为一体,既表明了本标志代表电视行业意义,又表现了“Ⅱ”字在“二台”中所代表的序列意义。
色彩设计中采用了明快的原色。红色代表活力和热情,蓝色代表严谨和冷静。采用红蓝两色,还表现出电视台服务于社会的热情,持续发展的活力,以及工作中的严谨作风。
青岛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QCATV”五个字母变形组成,其中“C”变形成优雅且漫长的海岸线形象,“A”变形成崂山高壮的姿态,一山一海组合起来形成了“Q”变形。“V”变形成遨游在海上的一只海鸥,勾勒在“C”的起笔处巧妙组成“TV”,“A”的形状经过空间分割变形成了一条条有线线路的形象,整体凸显出了青岛市的山海风情和有线电视世界的别样魅力。
青岛开发区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QKTV”四个字母变形组成,“Q”变形象征开发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不断发展,“T”变形成中流砥柱的形象,象征着立足全区,以人为本的办台理念,“K”“V”变形成海鸥翱翔的形象,象征我台的事业不断发展上升的趋势
淄博电视台

淄博市在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地域,本市临淄区是齐国故都。台标的字形创意是由甲骨文“齐”字变形而来,由此代表“淄博市”。古“齐”字中蓝色的“TV”是英文“电视台”的缩写。字形整体的含义为“淄博电视台”。
古“齐”字富有动感的字体连结,象征着淄博电视台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台标采用的红、绿、蓝三种颜色,代表电视的“三基色”。
淄博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ZCATV”五个字母变形组成,他们又被变形成一只和平鸽的形象,五个字母的交相错落和穿梭,象征着有线电视网络的组成更加紧密,范围更加贴近。采用和平鸽作为台标形象主体,象征着淄博市的经济腾飞和有线电视技术的更新发展。

台标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战国时期齐国流通的齐刀币,齐刀以厚重精美而著称,为齐国铸造的货币,是见证古齐国贸易发达的重要标志。
而淄博市的临淄区曾是齐国首都,故淄博市又被称为齐文化的发源地,台标设计中,两只“齐刀”图案错落搭配,同时又形成淄博的首字母“Z”变形,非常富有新意的将齐文化与现代台标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说齐刀是古齐国人在经济方面的成就,那么用它作为台标,则可用来寄托我市经济更快更有效地发展的厚望。
枣庄电视台

台标在色彩上采用了红、绿、蓝电视三基色;在结构上由“ZZTV”四个字母构成。ZZ代表枣庄的缩写字母,TV代表电视台。
台标以简洁明快的色调、夸张变形的手法,用四个字母组成了一对展翅飞翔的和平鸽,寓意枣庄市两个文明建设以及电视事业正在腾飞、发展,奔向美好的明天。
枣庄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ZZCATV”变形组成,其中最大的一块“Z”配天蓝色作为底色,代表微山湖的清澈风光,同时形如微山湖上的一面船帆,寓意着有线电视事业要如行船一样一路向前,去追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台标内部的图案由另外一个“Z”和“CATV”变形组成,它们共同构成形似有线卫星接收器的形象,流畅丰满的线条更是带给观众视觉上不小的冲击力。配以白色和红色,白色象征着枣庄人的纯洁和热情好客,红色象征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的革命风貌。
枣庄教育电视台

东营电视台

台标由“DYTV”四个字母变形组成,采用阴阳互补的形式设计,其中右半部分的阴形“D”化成一滴油珠的形象,象征胜利油田的荣光和“油城”这一称呼,左半部分的阳形“Y”既化成一缕黄河的浪涛,象征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和因黄河而生的生态人文,又化作一只飞翔的白天鹅,象征东营滨海的优越地带,宜居的自然风貌和稳步发展的美好未来。
烟台电视台

台标由红日、白鸥、海浪组成。红日为大红色,下浅上深逐渐过渡象征喷薄向上电视的事业;白鸥由烟台中的“烟”字汉语拼音字头“Y”变形而成,象征腾飞的烟台;海浪是由三道流线形线条加一圆点组成海浪,有滨海都市走向海外之意。

后来的台标继承了上一版中的海鸥形象,即“Y”的变形,同时太阳的象也表现的较为淡化,在海鸥图案的覆盖下又演变成“C”,象征“China”,这版台标中的海鸥形象并没有局限于太阳中,而是飞出太阳,意味着中国的烟台要享誉世界,成为世界的烟台。
烟台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主体由“YCATV”和一轮红日组成,“Y”化成一缕云朵,又类似书法中的枯笔手法,笔画刚劲有力,以红日作为背景象征着我台的有线电视事业如喷薄的红日一般,为迎接21世纪而不断进步着。
潍坊电视台

台标是“潍”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W”的变形,又是潍坊电视台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WTV”的组合。它的整体组合结构是根据电视这一行业的特点,用三个相互穿插紧密相连的三角形围绕一个中心构成一个抽象的“W”,它象征着电视工作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台标用的是电视三原色,红色在上方,绿色和蓝色分别在下方两侧,在视觉上像一朵鲜花。它象征电视的蓬勃发展,同时需要广大电视观众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潍坊有线广播电视台(半出土)

台标由“WFCATV”变形组成,“WF”化成一只飞鸢的形象。鸢,即风筝,潍坊又是风筝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风筝之都,又寄托了潍坊展翅高飞的希望。“C”与“F”的一点组合形成了卫星电视轨道的形象,象征着有线电视的高效传播和广泛受众。
潍坊教育电视台

台标三基色部分由“教育”的英文首字母“E”变形构成,它化作腾飞的鸟儿,象征着风筝之都潍坊的腾飞与繁荣,外围的月牙状图案既象征张开的臂膀——满怀热情的拥抱教育事业,又像人的微笑——象征着教育的力量带来更加满意的生活。
济宁电视台

台标表现济宁台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常开不败,并以古城墙的变形体为后背景;也表现了济宁电视台根植于孔孟之乡这方沃土之中,同时以电视三原色红、绿、蓝将济宁电视台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JNTV”隐含于整个图形中,表现了区域个性和独创性,富有较强的文化品味。
泰安电视台

台标以一只飞鸟作为意象由来,同时又融入了字母“TV”的变形,象征着面向21世纪的电视事业在不断腾飞,飞向更高。同时泰安因泰山文化而闻名中外,飞鸟的形象同时又融入了泰山的雄壮与奇观,由此让人联想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更能体现泰安犹如飞鸟一般,不断腾飞,它正飞过泰山,飞向崭新的21世纪。
威海电视台


台标力求突出海滨都市的特色与魅力,台标整体是一个蓝色椭圆形配鲜红的太阳,外配上绿色矩形构成。环抱主城区的威海湾——它的形状近似半圆形,在台标中则将这一特征意象化,朝右倾斜的椭圆形——左半弧则象征威海湾的湾口,右半弧则有效调动了观众的想象——是地球,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突出了我市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电视人博大的胸怀。椭圆的右半边缀有威海的拼音首字母“W”,观众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只翱翔在海上的海鸥在追赶太阳——这意味着威海电视事业就像海鸥一样,努力追求更高的水准和更新的业绩。
威海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以一只翱翔的海鸥作为形象主体,加以艺术变形成威海的首字母“W”,这充分凸显了宜居的海滨城市特有的魅力,在原有海鸥的形象中又融入了浪花这一特色,体现了威海乘着改革开放大潮不断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海鸥尽情舒展的姿态充满动感,再加上舒适清爽的配色,表现了海滨城市威海的宜人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
日照电视台

台标主体由变形的大写字母“R”组成。“R”为“日”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下方红圆球形如太阳,表示“日出东方”的地名特色。中间三角形如电视发射塔,外围环形表示卫星轨道,象征日新月异的先进电视技术。
日照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为球体圆形,总体象征昼夜不停旋转的地球,红、绿、蓝电视三基色,是日照“日”字的抽象组合体。上方红色部分略大于1/3,代表初升的太阳,为“日出曙光先照”之寓意。中间绿色部分相当于1/3,是大地的含义,体现出充满绿色、充满希望的港城特色。下方蓝色部分略大于1/3,代表蔚蓝色的大海,泛指临海的区位和开放、文明的标志。中间绿色部分叠有“RZCATV”字母,是日照有线电视台的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
整个台标寓意为:有线电视覆盖全球。日照的有线电视事业立足港、陆、海的区位优势,伴随港城的发展,共同进步。
滨州电视台

台标由滨州的英文首字母“B”变形组成,“B”的右半部分变形成盘旋的黄河。象征黄河穿城而过,注入渤海。“B”左边一竖变化成三股象征电波的线条,又象征了黄河,小清河,海河三大水系在这里的交汇融合。整体的设计充满时代感和强烈动感,突出了电视人锐意进取,不断进步的精神。
德州电视台

台标以德州电视台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DZTV”为设计基础,然后进行艺术变形组合。色彩用红、绿、蓝彩电三基色,强调了台标的行业特点,通过线面的巧妙排列,形成错落有致、统一和谐的整体,寓意德州电视台具有团结向上的凝聚力。
德州是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德石铁路的交汇处,台标整个画面曲线流畅的造型,象征“立交桥”之意。交通四通八达,信息回传快,推动德州经济的发展。
聊城电视台

几百年前,聊城这一带是一望无际的梧桐树林,树林中间的一块开阔地上,有一座好几丈高的大土台子,站在台上可以眺望方圆百十里远,这座土台子就叫做凤凰台(它的由来即来源于传说——凤栖梧桐)。说起凤凰台和它流传的传说——它又是聊城人民的精神和文化象征。
台标的形象取自凤栖梧桐之意——凤凰落在梧桐树上的英姿,凤凰的羽毛又变形成“聊城”两个字的首字母“LC”,凤凰的头朝向东方,既隐喻了聊城市的行政所在地“东昌府区”,又赋予了凤凰“朝前走”的意想,象征聊城电视人要向前走,聊城经济要向前向高发展的意愿。
聊城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依然以凤栖梧桐作为形象特征,融入了“LC” 两个字母的变形和有线电视线缆的形象,既象征凤凰的英姿,又象征交错盘旋的有线电视线路,既象征了有线电视的全面覆盖,又象征了有线电视事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沂电视台

台标为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字母LYTV的变形,其中LY是临沂两个字的首字母,TV象征电视台。
台标用蓝白两种颜色组成,蓝色代表沂河水,白色表示革命老区沂蒙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崛起。

新台标由“LY”两个字母的抽象变形组成,融汇了临沂城区沂沭双河域的水域优势,其中“LY”变形成最大的红色线条即象征沂河,旁边的绿蓝两色线条象征沭河,整体则象征了沂沭河域的交汇贯通和“水城”这一优势。
临沂是古代东夷文化的发祥地,鸟图腾是东夷文化的信仰,台标又将“LY”的变形体化成一只飞鸟的形象,一形双关,即诠释了东夷文化的雄厚故事,又寄托临沂市一种高速发展的命脉。
三色线条穿接起来形成如立交桥一般的台标形象,象征了物流枢纽城市临沂的四通八达和交通便利这一特点。台标的设计涵盖了临沂的“水势”和“路势”,再加上飞鸟一般翱翔上升的姿态,寄托了临沂市未来发展更好更快的新希望。
临沂有线广播电视台(半出土)

不难看出,台标总体是“沂”字的变形,东夷文化所敬仰的鸟图腾再次成了台标的意象由来。“沂”字的三点水一气呵成形成了飞鸟翱翔的姿态,鸟身下方较为明显地可看出两块分支——也就是右半结构“斤”的变形,既象征鸟的展翅羽毛,又象征养育这片沃土的沂沭两河。鸟身上部一圆点象征普照沂沭大地的太阳。总体体现了临沂这个城市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历史渊源——东夷人为了寻找更好的越冬场所和生活环境,沿沂河沭河而下,追逐太阳而居,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临沂地区的沂沭河大平原上,用波澜壮阔的氏族大迁徙,谱写了神话中“夸父追日”的历史壮举。
菏泽电视台

台标整体图案颜色由电视三原色红、绿、蓝组成。其中蓝色象征庄重典雅,红色代表热情奔放,绿色则喻示着菏泽电视台事业生机勃勃。台标的主体部分由两个变形的汉语拼音小写字母“h”和“z”构成,分别为菏泽两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h”、“z”经抽象变形后,构成一朵含苞绽蕾的牡丹花的大致轮廓。字母“z”变形为花托,“h”变形为花瓣,体现了闻名中外的菏泽牡丹之乡的特点。两个变形字母从整体上看像是一只展翅翱翔的“吉祥鸟”,寓意菏泽电视台乃至全区各项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蒸蒸日上,腾空而起。
莱芜电视台

莱芜位于汶河两岸,是古老的大汶口文化发源地之一,被莱芜人民视为母亲河。台标中的“L”变形体即象征源远流长的汶河水,最上部的“L”采用红色调,寓意莱芜曾经见证过鲁中地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挥作用。底部绿蓝两色相叠,分别象征莱芜的经济发展主要凭借自然资源和工业实力双重优势。
莱芜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中的“L”变形采用枯笔的设计手法,充满动感,既代表流泻的汶河入城而过,又赋予了有线电视事业向前发展的趋势,“L”字的末尾部分又似拉出一道道有线电视线缆,象征着有线电视事业发展空间更大,覆盖效果更强。

河南省
暂未出土:焦作,济源
有无线一并出土: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
河南有线广播电视台

鹰,具有一种非常顽强的精神,有着不屈不挠的拼劲儿,锲而不舍的韧性。且鹰会认清自己的目标,找到时机,急速的朝着目标进攻。
该台以一只雄鹰的形象作为台标,从它的身上突出浓缩的一种内在精神——不屈不挠,顽强自由,也突出了河南人有鹰的性格,不畏艰险,勇猛搏击的精神。此外,雄鹰飞翔的姿态又形成了CATV的首字母“C”,象征了有线电视人不屈不挠,锲而不舍,咬定目标不回头的发展精神。
郑州电视台

整体来看,台标就是一个大写的“Z”变形,是“郑州”两字的首字母,也是“中原”一词的首字母,寓意着郑州广播电视台立足于中原郑州,为郑州人民、中原人民提供迅捷信息和满意节目。台标正中央的红色“TV”格外醒目,大众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家电视台的台标,体现了行业的特征。
上下两边有弧度的线条既可以看成是从“TV”向外发出的,也可以看成是由外至内,寓意着郑州电视台既能向大众传递各种信息,也从大众那里接受各种信息,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办台理念。
弧线是由蓝、绿两种颜色的弧线组成的,蓝色代表冷静、客观,绿色代表亲切、活力,不仅彰显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也体现了郑州电视台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郑州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意象来自卫星接收器轮廊与大写字母“CATV”的抽象变形,主色调采用红色——象征温暖、生机、热情,底部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象征着有线电视事业从崛起到发展的光辉历程。外部两个象征有线电缆的弧形组成“C”,“ATV”共同构成卫星接收头的变形,象征有线电视的受众广泛和有效传播。
开封电视台

台标整体呈环状交叉外形,给人既庄重又灵活的感觉。通过“开封电视台”的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KTV”和象征着与人民群众相连接的环形纽带巧妙的结合,展示出电视台与人民群众有密不可分的关连。
中心是“开封”中“开”字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K”的夸张变形。其中C系两瓣菊花的花瓣造型,象征古称菊城开封。C又似一双张开的手臂,热情拥抱着电视事业(TV),象征开封人民的关切与信任。与其交叉的环状纽带通过字母K和V的各一笔自然形成,象征开封人民与电视台或电视事业的融通、交流源远流长。
不仅如此,台标形象一部模仿自同时期河南卫视的台标,象征着电视人很强的兼收并蓄精神,既向大台学习,又向地方强台的目标迈进的使命。
洛阳电视台

台标中“TV”为电视英文的缩写字母。红色为“洛”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L”的大写。红、绿、蓝三原色共同构成“阳”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Y”的大写。整个图案中红、绿、蓝三色又共同构成电视的英文缩写“TV”。
绿色和蓝色分别代表流经洛阳的两条河流:伊河和洛河。河洛文明乃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红、绿、蓝三色构成的图案又象征洛阳的山川河流雄伟奔腾,突出了古都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整体造形似彩带飘舞,简洁、明快,具有现代感,体现并概括了洛阳电视台的行业特色,暗喻了电视台的职责是担任起电视与观众之间的纽带作用。
洛阳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彰显了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有线电视事业的光辉与使命,蓝色“L”变形是卫星的意象化,绿色“C”与红色圆球象征着卫星轨道和全面覆盖的有线电视网络,总体体现出了有线电视扎根洛阳这一片沃土,要发展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有线电视网络这一愿景,以及有线电视人艰苦创业和积极回报社会的精神。
平顶山电视台(半出土)

平顶山属古应国领地,应国以鹰为图腾,“应”与“鹰”通假,故平顶山又称鹰城。
所以台标的总体是一只雄鹰展翅高飞的艺术姿态,融合了“PTV”的艺术抽象变形,它象征着维系电视与观众之间友谊的纽带,又构勒成一只雄鹰的形象,象征鹰城电视人愿做一只雄鹰,时刻追求更高,更快的发展,为观众带去优良高品质的节目。
平顶山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下方为“PCTV”字样。“P”为平顶山的“平”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CTV”为有线电视的英文缩写。平顶山又称“鹰城”。因春秋战国时期平顶山是诸侯国应国所在地。古汉语中“应”“鹰”可通假,故平顶山又称鹰城。台标中展翅飞翔的雄鹰即为鹰城的象征。
安阳电视台

台标设计灵感源自殷商文化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美丽传说。说起“玄鸟”,让人自然联想到安阳的殷商文化,以及安阳三千多年的建城史,殷商文化更是安阳人引以为傲的历史遗产。
台标除了将安阳的缩写“AY”化作一只玄鸟的形象外,又结合了“人”“鸟”二字的甲骨文轮廊的变形,体现了以人为本,传承殷商文明的办台理念,大写字母“TV”形成形似鸟足和羽毛的形象,“V”字又与鸟身紧密结合,突出了电视人立足殷商土地,贴近生活,服务社会,合民心,近民意的办台使命。
安阳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大写字母“AC”变形组成,是“安阳有线”的简称,共同组合成一个有线卫星接收器的形象,突出了明显的行业特征,整体形象又形如交错绵延的有线电缆,象征着有线电视事业在安阳这片沃土的发展空间强大,以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鹤壁电视台


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台标的主要元素即来源于仙鹤的变形,同时融入了“HB”两个字母的变体,红绿两色组成“H”的变形,象征养育鹤壁人民的淇河以及淇河一带独特的湿地风光,总体又形成“B”的变形,同时又化作凌空仙鹤飞越淇河的形象,像征着鹤壁市经济与电视事业如仙鹤一样腾飞,充满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
鹤壁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的总体创意与办台精神紧密联系,团结、向上、奋力、拼搏。形式简洁、大方、美观、突出地方特色。有线电视的英文缩写“CA”组成台标的主题。其中“℃”的造形为腾飞中的仙鹤,象征鹤壁人民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A”的造型为卫星接收器的高频头部分,总体亦可看作有线卫星接收器的变形,象征鹤壁市有线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体现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新乡电视台

台标由“XTV”三个字母变形组成,其中绿色“Ⅹ”的一上一下两根线条分别象征太行山的身躯和黄河的流域,点明了新乡市依山傍水这一特点,“X”下方有向上翘起之势,蓝色的翘起部分象征古今闻名的八里沟大瀑布。除去红色“TⅤ”外,整体又形似一只和平鸽,象征着我台积极向公众传播和平的信息,为新乡的发展做贡献。
濮阳电视台

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曾出土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台标的总体形象为一只盘旋腾飞的龙,也是“PY”的艺术变形,体现了濮阳市作为中华龙乡的文化内涵,巨龙盘旋由上勾勒出的图案又形似濮阳市的版图,体现了濮阳市各项事业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许昌电视台

台标由“许昌”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X、C”及英文“TV”组成图案,并以红绿蓝电视三原色显示出含苞欲放的荷花。荷花是许昌市的市花,含苞欲放的形态象征着许昌经济腾飞。

台标由“XCTV”四个字母变形组成,“XC”变形成荷花花瓣的形象,“TV”在笔画的延伸下演变成古城墙的意象,象征曹魏古城,凸显了三国文化在许昌这一历史长河中拥有磅礴气势和深远影响。

许昌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大写字母“XC”变形组成,分别代表延伸的有线电缆和卫星轨道,红绿蓝三色的有线电缆给人一种犹如冲破天际的想象,卫星轨道“C”更可以相得益彰的想象为地球的赤道,象征着有线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崭新气象。
许昌教育电视台

漯河电视台

整个设计力求体现漯河的地域风情和区域文化特征。台标主要由一叶风帆和幻化相接的沙河、澧河两条河流组成,是“漯”字首写字母L的变形,风帆象征电视的引领航向,曲线优美的两条河流,意喻着漯河依托她们的滋养养活了漯河人民,风帆河流之间用英文字母TV点缀,昭示着电视的多元化和时尚感。

漯河教育电视台

台标由一轮红日和一颗树苗构成主体形象,红日——象征着教育电视台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办台理念,树苗——象征着茁壮成长,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形似漯河的首字母“L”,要挣着教育电视台生机蓬勃,引领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办台哲学。
漯河有线电视台

台标由“有线”的汉语拼音首写“YX”变形组成,“Y”从漯河市的地理特征上看,形似沙河、澧河两条河流的交汇,从发展角度上看又型如一只和平鸽,寄托了台情持续向好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建设的远大愿景。“X”变形成一颗新星,象征着漯河市要发展成为中原地区发展潜力最强的“新兴”城市愿景。
三门峡电视台

台标中最鲜明的的大写S图案表示“三门峡”首拼第一个字母,S中间的三角图案意为“中流砥柱”,它又构造成电视塔的形象,创意为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

三门峡有线广播电视台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台标的整体图案正是根据以上特点设计而成,倾斜到一定角度观察又形似“三”字的变形,地域特征一目了然,同时三角形给人视觉上带来稳定、和谐的感受,台标的设计,使得观众能够尽情想象——这是三个三角形并列在一起,不仅体现出电视行业的特征——采、编、播三位一体,电视、观众、政府三项连结,更分别体现出了扎根于群众的和谐性,电视与观众间的亲情性,与城市繁荣发展的稳定性。
商丘电视台

周口电视台

周口有线广播电视台(半出土)

台标是由电视的英文字母“TV”变形而成的。“周口”中“周“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Z,该形又似一个四边形,象征着周口的有线电视辐射四面八方,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图案的四角有一种向上的跃动感,表达了周口有线开拓进取向上的敬业精神。同时,该形又似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寓意周口有线电视台在党的领导下,把握着正确的宣传方向。字母“TV”又似两条飘带,意为联系人民大众的纽带。
中间的负形“Z”似一只凌空翱翔的大鹏鸟,其势充满活力和奋斗精神,预示周囗有线电视的事业前景远大而光明;又似曲折迂回的颖河,暗示周囗有线电视台的地理位置,寓意周口有线在颖河水的滋育下蓬勃发展。同时,负形“Z”和外形“Z”相互映衬,相互勾通,寓意周口有线人上下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团结精神。
上方的字母“CATV”是英文“有线电视”的缩写,该字母被设计成稳重的字体,体现了周口有线电视台的稳步向前发展。台标的标准色为鲜明的蓝色,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新鲜感,说明周口有线在和平、稳定的氛围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为迎接21世纪而不断奋斗。
驻马店电视台

台标整个图案是由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ZTV”组成的。从外形看,像骏马的头部,左边两道折线代表骏马的翅膀,象征着前进中的驻马店地区。马头用蓝色,翅膀用红色和绿色,表示电视的三基色,也代表蓬勃发展的电视事业。整个图案简洁明快,视觉冲击力强。
南阳电视台

台标主体是在椭圆形的蓝色衬底上加上黄色造型和白色造型构成。
南阳古称“宛城”,经过历朝历代的流传,“宛”字已经成了南阳精神文明的象征,如今被定为南阳市的官方简称。
南阳是三国时期伟大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所在地,白河绕城而过。蓝色椭圆代表南阳山水秀丽,物华天宝。黄色造型代表诸葛亮的躬耕所在诸葛茅庐,同时也是南阳的简称“宛”字变形。
白色造型代表白河水,同时也是宛城的“宛”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W。台标寓意反映了南阳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突出了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南阳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图案整体由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NYCATV变形组成,即为“南阳有线电视台”。
突出的NY为汉语“南阳”首位字母。图案还采用线形设计,象征有线电视线路。
台标的草绿色象征大地和生机,寓意有线电视只有扎根于民众之中,才能焕发勃勃生机。白色变形字母象征纯洁,寓意客观报道、公正评价、无私奉献是电视工作者的行为准则。

南阳教育电视台

台标由象征南阳的“N”和象征教育的“E”字母变形构成,“N”化作一片绿叶——象征生命与活力,生长与健康,绿叶与下半部的红色图形互补组成“E”——象征拼搏,奋斗,努力,“E”的右半部分牵引出一个长虹的形象——象征教育与人之间的沟通,先导作用,起到促进人类进步的阶梯作用。
信阳电视台

台标采用和平鸽造型,和平鸽和TV组成汉语拼音字母“X”字样,鸽身造型如汉语拼音字母“Y”字样,用电视三基色红、绿、蓝配色,组成信阳电视台的汉语拼音和英语缩写XYTV。图案下面的一长横,象征信阳老区这片绿色沃土,和平鸽象征着信阳的腾飞和美好的明天。

接下期


相关视频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