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睡觉、友人帐与音乐
今天夜里,我仍然同往常一样背着厚重的资料,迈着如灌了铅般的双腿,踏上了地铁。
地铁上面的人不多,但也许是因为我上的是中间的车厢,仍然没有座位。兴许往左右两边车厢走走会有空位,但我想偷会懒,索性找了个空旷的角落依靠着坐下。
将身上的包取下,双腿微微曲起,把包放在双腿与胸腹之间,我把头轻轻埋到包上,就好像靠在自己床上的抱枕一样。
地铁的车身开始倾斜,加速。电视里的广告变换着,五彩缤纷。我的身体开始向右倾倒,恍惚间,我忽然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在初中的校园里玩闹,最终也是以这样一个姿势搭上了回家的地铁。
地铁加速的时候,风总是很大。
我稍稍抱紧了身上的包,被捂热的书本也回馈我以体温。这个时间段车上的人也并不少,或抓着扶手,或坐在椅子上翻看着手机,还算吵闹。
我的眼皮已经开始打架——一天的疲惫催促着我小憩一会。
幸运的是,我的大脑十分善解人意,在此刻贴心地为我关闭了翻译功能,所有的喧嚣声一入我耳,都变成了一个个意义不明的音节。
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就好像我来到了异国他乡,他们说着陌生的语言,而我则在旁观。
不过也正因如此,我才不用劳神费力地去思考,去理解那些接受到的奇奇怪怪的信息,大脑真正的把所有的思绪都清空,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必想,一片空明。
托这种情况的福,迷迷糊糊地,我睡得很香。但人睡着了,脑子就不怎么清醒。朦胧间,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回到了家里的床上,把手里的包当做抱枕搂着,把身后的墙当做床躺着。
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留了一手的口水,啊,怎么说呢,这么大还留口水是不是有些丢人啊。
好在我运气不错,在目的站前几站醒过来了,不至于坐过站。
地铁上的人也已经走了七七八八,座位也已经空出来许多。我找了个空位坐下,戴上耳机,打开随机播放音乐的按键。
悠长的音乐响起,好像能把人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的乡村,好像能听到森林的声音。
这是我最喜欢的纯音乐之一:夏目友人帐的音乐。
今天我的运气果然不差,纵使我口渴了忘带水,买水时忘带手机。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时候一点小小的慰藉,能带给我们很大的满足感。
不知为什么,听到夏目友人帐的这首歌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辛弃疾的一首诗: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曾经老师讲辛弃疾的《鹧鸪天》,《永遇乐》,结果我影响最深的却是这一首。
我们在寻找中学会失去,却又在失去中学会珍惜。
我们身为城里的人,想要出去,但那城外的人却又想要进来,他们殊不知,这城里城外,皆是围城。
既如此,我们更应当把握好每一分美好的瞬间、每一秒当下的时刻。
正如夏目的友人帐一样,夏目并不看重的东西,于某些人来讲却是他们趋之若鹜的至宝。
夏目以前厌恶过自己的身世,也为自己的不公抗争过。但在遇到了斑之后,也渐渐接受了这样的自己,学会了淡然处之,享受当下。
如此,任风雨飘摇,我自安如山。
地铁缓缓倾斜,最终停下。
悠扬的音乐仍然动听,我走进空旷的大厅,正如迎向一个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