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阅读2(所做皆为个人读书分享,并无教学意图)
继续来读
第一章,行为人
一,目的的行为与动物的反应
我读这本书目的并不是去总结这本书它的意思,我更多的是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自己能够思考出一些东西,并且向人家学到一些东西。所以我很多时候并不会去专门的总结这本书作者写了啥,主要是专注于我在思考什么。
作者在这一节说到。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
然后仔细地区分了什么是有意识的行为什么是无意识的行为。我个人认为这之间是没办法做严格的区分的。作者说他能够严格的区分,所以我不认同他的观点。
目的这个词是人发明的一个词语。一般来说,当某个人做某件事情满足了他的某种需求,满足他的这种需求可以帮他延续,生存下去,繁衍下去的话。那么不管这个人的行为是什么,我们总能找到他的某种目的。即便这个人从来没有想过他自己要实现这种目的。
就比如说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什么都不懂的但是他天生就知道去找母亲的乳头去吮吸。可以说它的目的是不明确的,但是我们还是能够赋予这个行为一个目的。所以我认为区分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毫无意义,而且根本也做不到。
但是根据进化论的思想人的行为有意识的行为还是无意识的行为,它总地来说还是有一个大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能够帮助他继续繁衍下去。
所以即便是无意识的行为,我们也可以为它来赋予目的。
作者在这里说了一下关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区别我看的不是很懂。
一般来说,行动和这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就比如说这个人偏好什么东西,他就会行动。使他的偏好成立。
作者在这里说了有一点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他举了个例子,说一个人喜欢阳光而不喜欢下雨,因而希望太阳驱散阴霾。但是如果说天气下雨的话他也没办法,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他虽然没有去积极的干涉这件事情但是他依然有自己的偏好,也就是说他喜欢晴天而不喜欢雨天。所以说一个人是否行动,与他是否偏好这个东西,不是绝对等同的。
他这里还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说对于两件事不能兼得的事物,,人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
二,人的行为的先决条件
作者说,一个人如果处在一种不做任何作为,也就是说不行为的情况下,那么这个人就是一种知足或满足的状态。
而一个人如果行为的话,那么他就是,因为。他可以用一种较为满意的情况替代现在这个情况,他认为现在这个情况相比于另一种情况来比较不满意,所以说促使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总是因为某种不安逸。
他说,一个充分满足于现状的人是不会有改变事物的诱因的。这个人他会没有希望,没有欲求,充分快乐不行为。过无牵无挂的生活。
他说要是一个人行为的话,需要让这个人不安逸,或者说他这个人能够想象一种较为满意的情况,但是如果只满足这一点的话,这个人还是不会行为的,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说。这个人他要预料到他做某种行为可以消除或者减轻这种不安逸,也就是说行为的话,可以使变的更好。如果没有办法使变的更好的话,即便人想要好但是他也不会去行为的。他只能对于必然的事物服从。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做某种行为的话,他首先得认识到自己所在的环境是不安逸的。第二,她认为有更安逸的方式来生活。第三,他认为有办法去通过行为使他能够达到这种更安逸的方式。
这三点缺一不可,其实第一点和第二点也可以说是等同的东西。
要注意上面所说的安逸并不是说这个人有钱或者说有地位,或者说怎么怎么样。不是这种客观的东西,而是说这个人感觉到这种方式这种东西对我来说更好。就比如说有很多天生的杀人犯,他们明知杀人对自己来说是很不好的事情,他们可能会被抓到,他们可能会被判死刑,但是杀人这一过程使他们感到快乐所以他们杀人了。他们认为这种杀人的过程使他们感觉到安逸感觉到爽。所以说安逸这个词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不同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需求。这里的安逸并不指的是生活上的富足或者等一致的东西。就比如说在一些教派里面有的人会认为自己犯了罪了他们会用鞭子抽自己的背部来惩罚自己。认为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过。那么他们做这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相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安逸的。他们认为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好处大于坏处的,要不然他根本就不会行动。所以说各位一定要去理解这里的安逸并不是说呃,生活条件上的优越,而是一种人认为某种东西对自己来说更想要,或者说人更想去某种地方,或者说更想达到某种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对他来说就是更安逸的。
他这里有讨论到本能和冲动。有些人认为本能和冲动是没有目的的是没有思想的。可能确实是这样的,很多本能,那么人是没有明确目的就去干了。这件事情或者说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些事情,就去干了这些事情。
但是从进化论和基因突变的角度来说,我们都可以赋予它一个目的。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不会使这个学问遭到破坏。
三,作极据的人的行为
他这里讲到一些关于哲学的,尤其是形而上学的东西。讨论到了一些人能讨论,但是根本没办法证实的东西。我认为讨论这些东西是有必要的,但是过度深入的讨论一些,呃。只能基于人们想象的东西是一件很傻的事情。所以这一节我不多讨论。
四,合理性和无理性行为。学研究的主观论和客观论。
大概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进化论还没有出现。所以他呃,没办法去通过一个比较明晰,的理论来判断什么叫做合理,什么叫做无理。人做某件事情是合理的还是无理的呢。把进化论的。思想带进去,把基因突变的思想带进去,那么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很明确的,但是作者那个时候应该是没有进化论的思想,所以他在这里,嗯,没办法去简单的说这个东西,作者花了大幅的篇幅来规定一些东西,但是我认为现在它有一点过时了,其实可以直接把进化论放进去来看,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所以作者的讨论我也就不多做介绍。
五,作为行为条件的因果关系
作者在这里讲到了大卫休谟对于因果关系这种东西的直接否定的事情,但是他没有提这个人。它对于因果关系,作者也是严谨的形容了因果关系。在大卫休谟的说法中在人的思考逻辑中,因果关系确实是绝对靠不住的。客观的来讲,因果关系绝对是错误的,的来讲,因果关系绝对是错误的,就算是正确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证明他,但是这种错误的有办法去证明他,但是这种错误的或者说无法证明的东西却很实用。所以这个地方就很难说了呃,我们知道它是错误的,但是因为它很实用,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依然沿用这种因果关系的说法。
我认为不必要把哲学里面这里的过多的思考引入到行为学,因为我们这是一种实用的科学,而且因果关系虽然说我们无法证实,但是他真的很实用,而且他很靠得住,虽然说从根子上来说,他是有问题的。这里的话就不过多讨论了。
第一章的最后这些几乎全部都是关于哲学的讨论讨论的全都是哲学上的东西要不就是,呃,进化论上的东西。我对哲学上的东西我不是很懂,虽然我懂一点点。作者在写本书的时候可能没有进化论这种观点,所以说他在涉及到进化论的时候他不得不写的很繁复很繁杂。
哲学上的东西是很深奥的是有必要的,但是我认为在学行为人这里没必要对于哲学花过多的时间,所以我直接将这后面直接略过。如果各位对哲学感兴趣的话,各位可以去专门研究一下,专门学习一下。
本书的第一篇,第一章,行为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