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才子,科举八次不中?自杀九次不死?
他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却阴差阳错的参加八次科举不中;他用近乎自残的方式自杀九次,却始终没有死成;他才富五车、名冠天下,最后却家贫如洗、孤独终老,死时身边仅有一条狗陪伴。他就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
那这位大才子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命运竟如此坎坷呢?那还要从徐渭的童年说起。

说到徐渭的童年,那就一个字“惨”,其实这个惨字一生都伴随着徐渭。徐渭出生于正德十六年,其父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徐鏓晚年与续妻苗氏的婢女私通,生下了徐渭,但由于徐蔚的母亲出身低微,徐渭一出生就交给了苗氏抚养。
徐渭出生仅百天后,他的父亲徐鏓便去世了,亲生母亲又被嫡母苗氏赶出了家门,徐渭从小就失去了亲生父母的疼爱,在家庭当中的地位自然是一落千丈,犹如寄人篱下。所以徐渭从小就刻苦学习,九岁时,作文章已行云流水,是当地著名的小神童了。但童年的不幸遭遇,还是让徐渭养成了孤傲自赏、郁郁寡欢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影响了徐渭的一生。徐渭所作的诗文大都奇傲纵诞,有超轶千古的不羁之感,而且徐渭成人后常常在深夜独自一人大声呼喊,来发泄心中的愤慨和世间的不公。
嘉靖二十年,时年二十一岁的徐渭入赘绍兴富豪潘克敬门下为婿,协助岳父处理一些公文,这是徐渭初次接触官场的情况。不久之后,又返回山阴,参加乡试。在此期间,徐渭广交文友,在文学上的修养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徐渭二十五岁时,徐家的财产被当地豪绅霸占,所有的家产荡然无存。二十六岁时,其妻子潘氏又不幸病逝,可以说是家破人亡,给徐渭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徐渭带着一身的悲愤,背井离乡来到了太仓,开设了“一支堂”,招收学童,靠教书糊口。
徐渭虽然是名冠天下的大才子,但在科举的道路上是屡遭挫折。从他20岁起,一直到41岁,共参加考试八次,但始终连一个举人也没有考中。虽然科举不利,但徐渭的才华还是为他赢得了不少粉丝,浙闽总督的胡宗宪便是其中之一。胡宗宪十分仰慕徐渭的才学,在得知徐渭一直怀才不遇时, 胡宗宪立刻向徐渭抛出了橄榄枝,就此徐渭进入了总督衙署,做了胡宗宪的幕僚。
徐渭真是多才多艺,不仅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独树一帜,在军事上也是一位奇才。他熟知兵法,好出奇计。他精心为胡宗宪谋划,一举擒获了为患东南多年的倭寇首领徐海。后来,又设计招抚大海盗汪直。自此,胡宗宪对他更为倚重。
直到嘉靖四十一年, 徐渭的命运再次急转直下。朝廷内部,把持朝政近20多年的内阁首辅严嵩倒台,胡宗宪作为严嵩的学生被免职罢官。嘉靖四十四年,胡宗宪被逮捕入狱,并在狱中被迫害至死,胡宗宪的许多幕僚也受到牵连。徐渭对胡宗宪被构陷而死深感痛心,而且也担心自己受到迫害,再加上徐渭偏激的性格,以至于有了轻生的行为。徐渭用铁钉击入耳窍,流血不止,但并没有死成,后来又用椎击肾囊,但也没有死成。徐渭就这样反反复复的自杀九次,但始终没有死成。
后来,徐渭怀疑续妻张氏不贞,将其杀死,徐渭因此被逮捕入狱。万历元年,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大赦天下,徐渭才获释出狱。徐渭出狱后,经戚继光介绍,前往辽东,在辽东徐渭悉心教授李如松兵法。但因健康不佳,次年春回到家乡绍兴。

徐渭晚年在家乡闲居时,开始厌倦世俗和富贵者,自己在家闭门谢客,不与任何人交往。他的好友和门生前来拜访,徐渭总是在家中对外大喊:“徐渭不在”,渐渐的徐渭和好友以及门生的关系开始恶化。晚年的徐渭贫疾交加,而且精神失常日益严重,常常喝的酩酊大醉,而且经常拿着斧头割破自己的面容。因他平时靠卖自己的作品以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典籍为生,加上一些门生对他作品典籍的或抢或骗,徐渭的作品典籍,到他临死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
万历二十一年,时年73岁的徐渭,迎来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家中家徒四壁,床上连一张席子也没有,身边也无一人陪伴,只有一条狗,陪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时刻。
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平定东南沿海倭寇的重要人物之一;悉心教导出一代名将李如松;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最终的结局竟然如此悲惨,真是令人可叹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