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笔涌壮夫诗”——著名画家庄寿红的大美艺术
庄寿红,1938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59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特邀书画家、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庄寿红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东西方艺术的精华,以当代人的审美情怀,对写意花鸟画、山水人物画的新语言与新形态,作了多方位探索,形成了奔放、淳厚和富有人文气息的艺术风格,刘海栗先生称其画为“女儿笔涌壮夫诗”。
作品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全国美术作品展、并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百年中国画集》、《中国当代美术家图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精品大系-中国现当代水墨卷》。为天安门城楼中央创作写意花鸟画《江山多娇》。与画家李春海合作为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主楼门厅创作青绿山水《江山耸翠图》。
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天安门城楼、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江苏省美术馆及台湾、澳门、美国缅因州立大学和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陈列与收藏。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庄寿红》、《中国美术家大系-庄寿红》等。
作品先后参加在俄罗斯、美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日本、西班牙、白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诸多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举办的中国画展和艺术考察与交流。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东西方艺术的精华,以当代人的审美情怀,对写意花鸟画、山水人物画的新语言、新形态作了多方位探索,形成奔放、淳厚和富有人文气息的艺术风格。
2015年元月在北京山水文园保利大厦举办了“千顷霞光--庄寿红中国画作品展”。2019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逐写春光--庄寿红中国画作品展”。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学会、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办,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北京市文史馆、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李可染画院等单位联合协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支持。此次展览展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画作品六十余幅,作品涵盖了花鸟、山水、人物等中国画种类。
————【作品赏析】————
《来之于天地正气之大美——读庄寿红的画有感》(作者/郭怡孮)
我与庄寿红是同行、同道、同门,相知相交已五十多年,经历过同样的社会变革和艺术思潮的激荡沉浮,也有着同样的教学经历和艺术创作的艰辛体验,更重要的是有着十分相近的艺术观念和追求。她是我一直关注的画家和益友。
《天堂版纳》
1960年,这是中国画从冷遇到复兴的大好时机,更是中国画高等教育的崭新一页,庄寿红自愿报名花鸟画科,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分科后最早的学生之一。在叶浅予、蒋兆和、刘凌仓、李斛、李可染、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诸先生的培育下,在“传统、生活技巧同步进行”,“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创建过程中,庄寿红经历这个难得的机遇,影响了她一生艺术思维和创作导向。从此她坚持而毫不动摇地在这条正途大道上走下去。
《南宋词人辛弃疾》
136x136cm 1982年
庄寿红的画展带给我们的是充满生机、生命精神和情感趣味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明媚阳光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满着天地正气的世界。我们徜徉其间,会得到精神的启迪,会感到精神为之一振。展厅中充满着清新、刚健之风,没有雾霾。
《鱼戏图》
68x68cm 1987年
中国画最核心的艺术观是“写意”、“写意精神”,是指画家对于时代、民族、社会、自然等一切的深邃体察之总和,是画家的情与意,借助于客观物象,而用笔墨表达出来,立意为象。在写意理论的指导下,庄寿红既重客观,又重主观,既有具象,又有抽象,既有再现,又有表现。庄寿红在牢牢把握中国画写意观的基础上,去寻找自己的结合点,她找到了以大写意笔法为主,又能融入中国画的各种技法的笔路定位,她结合写实造型,意象造型,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的造型方法,运用平面、构成、图像等图式创造的新思路而形成自己的风貌。她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她理论上的明确,同时也与她绘画基础的全面密切相关。当年她的导师郭味蕖先生曾对我说过,“在花鸟画科的学生中,庄寿红的绘画基础是非常全面的”,对其有厚望。她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底,有工写兼能的技法,有人物画、山水画的功底,有对当代绘画表现的研究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也是她多年绘画实践、探索的结果。
《待月》
68x68cm 1991年
庄寿红的画展带给我们的是充满生机、生命精神和情感趣味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明媚阳光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满着天地正气的世界。我们徜徉其间,会得到精神的启迪,会感到精神为之一振。展厅中充满着清新、刚健之风,没有雾霾。庄寿红的作品有极强的感染力,从她的作品中能读到她心灵深处的幽情壮果,她们来自于天地之美,人性之美,更是人间的大美!
《晚香玉》
84x75cm 1993年
《秋波》
68x68cm 1994年
《江山多娇》
175x365cm 1995年
《暮色中的墨尔本小企鹅》
68cmx68cm 2002年
《遨游的鱼》
68x68cm 2003年
《傣家小姑娘和旱鸭》
91cmx68cm 2005年
《肯尼亚的阳光》
95x90cm 2006年
《奔跑的伊姆鸟》
95cmx90cm 2006年
《艳剪春风》
95cmx90cm 2008年
《绿水红莲相依依》
136×68cm 2009年
《米颠拜石图》
136cmx68cm 2010年
《华夏同春》
95×180cm 2011年
《洗雨烘晴 一样春风几样觐》
180cmx95cm 2012年
《意气版纳》
180×95cm 2013年
《美丽的新疆 羊年大吉祥》
80cmx96cm 2014年
《青山意气(杜鹃小鸟)》
68.7cmx68.5cm 2016年
《一树梅花天地春》
147.5×68.4cm 2016 年
《绿雨》
68.6×68.4cm 2019年
(责任编辑/姚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