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MBA: 如何能在两个月内复习通过 MBA 联考|博雅汇MBA
作为当年联考突破240分且已经在清华大学MBA毕业的学长,以下是我的一些备考笔试的分享,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英语篇】
1-4月:词汇
一背单词频率要快,多次重复,英语二大纲要求5500词汇,不要每天只背50个,持续3个月,这样战线被拉长,等你3个月之后,再回头看最开始背的单词时,肯定忘得一干二净了。最好每天多背一些,加量到200,1个月过完1遍,3个月过了3遍,
重复3个月,扫清词汇障碍。
第二、重视真题词汇,或者叫核心词汇、高频词汇,怎么称呼他们无所谓,你只要知道这些词汇是每年真题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就可以了,大概2000个,这部分单词除了用单词书背过几遍,还要拿回到文章当中,在语境中理解他的含义;
5-6月:语法、长难句
单词关过了,阅读PartA部分做精翻,逐词逐句的翻译一遍,重在提升自己阅读文章的能力,而且能练习语法、又顺带背了单词、还练了翻译,一举多得。
7-8月:阅读模块学习
阅读占了英语考试的半壁江山,是重中之重,尤其PartA部分,其题型分布为细节题12-14题,推断题、态度题、主旨题各1-3题。阅读的题型和方法到不难掌握,关键在文章的理解,很多考生都是能定位到答案出处,困在理解不了文章的意思或单词不认识(所以1-6月夯实基础的工作很重要),最终做错题目,这就需要继续专项强化训练。
9-10月:真题套卷练习+作文模板整理
作文建议同学们提前整理模板,明确写作的格式和得分要点,理清行文思路。不论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格式都不难,首、末段的模板也很容易掌握,关键是中间段落给出三点原因,或最后给出三点建议,这才是需要输出的东西,也是真正拿分的东西。写作模板整理好以后,在后面用真题进行训练,不断巩固,形成自己的行文套路。
11-12月:模考、背作文
模考对于每个考研人都非常重要,查漏补缺,找到考场状态,调整做题时间和做题顺序。很多考生都是因为忽视了模考的重要性,自己随便卡着时间做几套模拟卷子就上考场了,真的到考场上才发现,跟自己平时做卷子感觉完全不一样,可能因为各种细节没处理好,导致卷子做不完,或者成绩不理想。
【数学篇】
学习计划
1-6月:基础阶段
联考数学都是初高中的知识
首先应做到整体掌握出题范围,明确出题重点和各个模块间的联系,为后期复习定下方向。比如单独出题最多的肯定是应用题、几何和排列组合,而且基本上相互独立,肯定要作为后期复习的重中之重;再比如函数,虽然单独出题不多,但总会和其他模块结合命题,也不能忽视;还有方程,单独命题也不多,但是方程学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应用题;这些模块间的关系,谁主谁次,需要在基础阶段理清思路,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其次,每个模块基本的概念、公式、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往往到后期提分遇到困难的同学,问题都是出在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前期打地基的工作务必重视,不要觉得这些考点简单,以前都学过,就一带而过,务必反复钻研,对应典型例题熟练掌握。
学习计划:
从基本的概念性质,到典型例题习题,吃透即可;
把重复错的题目重点标注(最好有个错题本,分类整理错题),后期重点强化;
7-8月:强化阶段
强化阶段如果在辅导班,就跟着辅导班的节奏走,如果自己看,就开始分模块研究真题。不要怕真题少,不要怕浪费,真题是最好的学习资料,反复研究真题,不断汲取营养,只要真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掌握了,就一点不浪费!
学习计划:
两周1个模块,重点看基础阶段发现的薄弱模块。
9-10月:真题阶段
这里说的真题阶段,跟前面分模块做真题是不一样的。秋季做真题,要用套卷了。,要做好总结工作,第一遍做完,要统计一下每个模块的错误率,错的比较频繁的模块,说明掌握不扎实或者不熟练,对照解析好好理解,还要翻出强化阶段的笔记资料,重新梳理。扫除盲点之后,再进行第二遍。历年出错频率较高的经典例题:
学习计划:
真题第一遍:一周2套,不限时,吃透为主,第一遍过完留1周总结、补漏;真题第二遍:2天1套,尽量限时完成;
11-12月:模考、刷题、看错题
模考之前也强调过重要性,这里需要注意,跟英语模考有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综合考试要把3门放在一起,要注意分配各科答题时间和答题顺序。答题时间上每科控制在1小时以内,不要太短,不然容易疏忽,更不能太长,不然占用其他科目的时间,1小时左右即可。答题顺序上,先答优势科目。
【逻辑篇】
逻辑学习计划
1.试卷构成:(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考点分类:
形式逻辑:5题左右;难度:★
论证逻辑:10题左右;难度:★★★
综合推理:15题左右;难度:★★
3.学习计划:
逻辑考点比较少,不用开始的太早,一般5-6月份开始即可。但是由于是全新的学科,建议能够跟着老师学,效率会更高。所以逻辑的学习计划,都是听课,按老师的要求进行。
逻辑学习的基础一般从形式逻辑开始,形式逻辑主要还是用公式来推导,只要找准逻辑词(如:所有-有些、必然-可能、且、或、要么…要么…、如果…那么…、只有…才…等等),熟记公式,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障碍;
按难度来说,接下来应该是综合推理,其实综合推理题目本身并不难,只不过元素多,比较费时,需要耐心和多做练习,以便熟练掌握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论证逻辑每年是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尤其涉及程度比较,学习难度也较大,比如加强、削弱、解释、假设等题目,这里不建议用太多复杂的方法,方法太多考试时候容易混,其实就把握住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就是加强,割裂关系就是削弱。对于分数要求并不高的同学,这一部分甚至可以选择性放弃。
5-6月:基础阶段
明确考点类别,能快速辨别出一道题考的是什么,熟练掌握各考点对应的解题方法。
7-8月:强化阶段
分模块攻克真题。其实形式逻辑和综合推理不会有太大问题,重点应放在论证逻辑上面,对照解析和课程笔记,分析每道题的每个选项,不仅要知道正确选项为什么对,还要知道错误选项为什么错。有时做论证题,答案会跟自己的理解不太一样,这时千万不要任性,一定努力把解题思路往正确的答案上靠,靠着靠着就习惯了。
9-10月:真题阶段
跟数学的学习一样,模块化学习之后,要放到套卷当中学习。11-19这9年真题,建议至少过2遍,同时也要做好总结工作,不赘述。
11-12月:模考、看错题
如果真题已经积累了2-3遍,可以适当刷题,如果真题还没做熟,还继续用真题即可。逻辑必须有一定题目的积累,一来巩固解题思路,二来提升解题速度,更关键的是,每年逻辑考题变化不多,翻来覆去就是那几种题,见得多自然就熟练了,在考场上也能灵活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