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译】J.M.韦特1880英式军刀第2期(架势)

一、进入架势之前的起始动作(Preliminary position before going on Guard)
将左脚掌转到左侧,把右脚放到左脚前方,使得右脚的脚跟和左脚内侧相贴。做到这一点时,两脚掌就分开到正确的角度了。平稳地移动剑柄,使得剑背靠在右肩膀上的凹陷部分(the hollow of the right shoulder)【注1】,持剑手的肘部贴在右髋关节上方,并且手部应与手臂成直线,放在髋部前方。将左手握成拳,放在左髋关节后方,使得无法从正面看到它,并且左胳膊也掰向后方。
身子向左侧转一半,但保持面部正朝着前方。【注2】

——【注1】:译者认为,“the hollow of the right shoulder”有两种可能的翻译方式,其一是指三角肌和斜方肌之间那微微凹下的位置;其二是指的肩膀上的空档,即此处“hollow”视为其他大师诸如霍顿爱说的“opening”。但译者个人更加倾向于第一种翻译方式,因为韦特在后文中也用到了“opening”一词,并且在上下文语境中明确指的是剑术中常用的“空档”之意。若此处“hollow”指“空档”,为何不直接用“opening”呢?但我并不能非常确定该词含义到底是哪一种,故在注释中将两种都为读者列出。
——【注2】:这个姿势也被安吉洛等人叫做第一姿势(1st position)。大体上就是一个两腿并拢站直,脚掌分开,身子半转向左,面部正对前方的姿势。
二、接战式(Engaging Guard)
将持剑手臂移动到前方,直到手部(译者补充:在正视图角度上)直接占据了右肩膀上凹陷的部分(the hollow of the right shoulder),微微地弯曲胳膊肘,保持胳膊的高度。将手腕往下方沉,让手指正中间的指节和刀刃都朝向上方。进一步:请降下刀尖,使得刀尖(译者补充:在正视图角度上)几乎占据自己左髋关节的高度。
随后,将右脚向前迈出大约两倍脚掌长度的距离,同时适度弯曲双膝。保持身体和头部的直立,把自身重量平均分配到两腿间,收腹,腰臀部下沉。【注3】
当这个架势被正确地做出来之后,持剑手朝上的指节和你的手肘应该和右肩同高,这个架势被称作“高位二号位接战式”(High seconde)
当接战时候,大约应在刀尖后方9英寸(约22.86cm)附近与敌人的剑相交。当交剑处于均势时,你应该小心地用剑向对手的剑施压,这样可以封锁住你占据的那条线。如此这般,你将免受对手直线刺击的威胁。
在所有的接战式中【注4】,我个人更喜欢这个接战式,原因有如下几点:
1. 当这个架势被正确的做出之后,你可以用几乎不变的手臂动作防住袭往身子和手臂的所有方向的斩击【注5】。
2. 剑处于兼顾防御头部和腿部的最佳位置,你仅仅需要抬起或者降下手臂就能完成防御。而在其他接战架势中,需要从上往下转动刀尖才能做到。
3. 简单地抬起或者降下手臂,也能防御住所有的刺,无论这个刺是瞄准的上半身还是下半身。而其他常用的接战式:诸如三号位接战式(Tierce)和四号位接战式(Quarte),它们只能占据左或者右当中的一侧【注6】。
4. 在这个架势中,手处于的位置也更加适合发起阻止之刺(Stop thrusts)和抓取时机的刺(Time thrusts)【注7】。除了对手选择攻击头部之外,这样发动的阻止之刺和抓取时机的刺,还能保持压制和占据线路的状态(opposition)【注8】。
部分剑客喜欢那些刀尖朝上的接战式,诸如持剑手臂在身子右面的外侧接战式(Outside guard),又名三号位接战式(Tierce);和持剑手臂在身子左面的内侧接战式(Inside guard),又名四号位接战式(Quarte)。这俩架势中,各有一侧的手臂暴露了出来,综上所述,我更偏好高位二号位接战式(High seconde)。

——【注3】:原文是“with the loins well pressed in”。各位修习军刀的朋友们可以试一试,在摆出姿势时将腰臀部往下沉,但不要使得膝盖也跟着弯曲了。译者自己的感受是:当这么做了之后,步伐会变得稳固而自如,若是将腰腹顶出或者不下沉,则会感到不稳和飘忽。用更加粗俗浅显一些的描述,便是“翘臀”。(笑)

——【注4】:总的来说,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英式军刀有四种接战式:高位二号位接战(High seconde)、三号位接战(Tierce,也叫外侧接战式)、四号位接战(Quarte,也叫内侧接战式),中心接战式(Medium Guard)。这里就体现出J.M.韦特写书时条理不甚清晰了,他的著作中常常出现没有事先提到过的术语,而他要么在后文中补上解释说明,要么干脆就不解释说明。这就是为什么韦特的这本典籍并不适合刚刚接触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英式军刀的人学习。这些其他的接战式,可以在阿尔弗雷德·霍顿(Alfred Hutton)1889年发表的著作《Cold Steel》中找到。
——【注5】:的确,高位二号位可以仅仅依靠移动手臂的方式,将刀挡向各个位置,从容地形成诸如一号位防御(Parry of Prime)及其高低变式,二号位防御(Parry of Seconde)及其高低变式,圣乔治防御(Parry of St.George)等。但译者认为,使用这个方式去防御Cut2稍显危险,相对容易出现平行剑条的情况,并且发力也稍显别扭。因此这个架势并不是如同韦特所说的那样完美。当然,经过训练提高精准度,也是可以防住Cut2的。(关于注释中的这些术语,皆可在《Cold Steel》中找到)
——【注6】:三号位接战式(Tierce)和四号位接战式(Quarte),韦特将在后文中简单介绍,但没有插图示意。具体做法请翻阅《Cold Steel》。译者个人认为,四号位接战式暴露的手臂部分更加危险。在同是右手剑客的情况下,外侧手臂是更容易以短而快速的路径打到的。
——【注7】:阻止之刺(Stop Thrusts)和抓取时机的刺(Time Thrusts),韦特又是在没有事先说明的情况下使用了这些专门术语,而且这算英式军刀中相对核心且高阶的技巧。(半恼)
“抓取时机的刺(Time Thrusts)”指的是:在对手的动作中,瞄准转瞬即逝的空档插入你的一次精确而具有威胁的刺击,可能使得对手被迫转变姿势。这些机会通常出现在对手粗心地转换架势的时候,例如从内侧接战式转换到外侧接战式的过程中,持剑手臂低于了肘部;或者对手做假动作时,过大地挥动手臂时。一般来说,抓取时机的攻击是要专门花功夫进行格挡或者收腿滑脱(Slip)的,因此要与同时攻防(Conter attack)的技术区分开。(如果读者您觉得注释都看不懂了,那么请从头开始阅读《Cold Steel》之后再读本书)
“阻止之刺(Stop Thrusts)”实际上是一种抓取时机的刺,它指的是:在面对对手鲁莽地冲锋时,将剑尖放在对手的胸前或者脸前,随后在对手冲来的同时,向后滑动左脚进入弓步的完成姿势,右脚不动,直到剑与对手相触。
——【注8】:压制/占据线路(Opposition),指的是在进攻的同时,用护手盘完成保护自己的动作,尤其是从同一个进攻线发起的反击。即占据结构优势,让自己的剑可以威胁对方,而对方的剑无法威胁自己的状态。
在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英式军刀中,简单地可以归纳成:发起单数编号的斩(Cut1、3、5)时,将刀的护手盘停在自己左乳头的延长线上;发起双数编号的斩(Cut2、4、6)时,将刀的护手盘停在自己右肩的延长线上。
译: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