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番茄94%,豆瓣8分,好久没看过这样的爽片了!


《海外黑道生存守则》:
第一条 不要随便抓别人家的女儿或干女儿,尤其是约翰·梅屈克家(《魔鬼司令》)、哈里·塔斯克尔家(《真实的谎言》)、约翰·兰博家(《第一滴血5》)和布莱恩·米尔斯家(《飓风营救》);

第二条 不要与约翰·麦卡伦(《虎胆龙威》)同处于某公共场所,包括且不限于:高30层的大厦、华盛顿的机场、纽约市区等;

第三条 不要随便动别人家的狗,特别是狗的主人名叫约翰·威克(《疾速追杀》);

第四条 不要随便碰小女娃;若要碰,提前查清楚这女娃有没有个朋友叫罗伯特·麦考尔(《伸冤人》);

第五条 不要招惹多米尼克·托雷托、霍布斯、戴克.肖和罗曼·皮尔斯(《速度与激情》系列),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没有头发;

第六条 不要主动上前认识邓肯·维兹拉(《极线杀手》)

......
《海外黑道生存守则(2021年修订版)》:
新增条目:不要动哈奇·曼塞尔(《小人物》)女儿的猫手镯、猫粮,或者跟他家猫有关的一切。

安全守则:若有幸(不幸)遇到了一只暹罗小奶猫,请遵从以下安全行为步骤:
1、保持安静,避免对视;2、焚香,跪地磕仨头;3、起身,退后离开,最好把自己锁起来。

孤胆英雄的故事流传已久,但随着时代发展与观众娱乐阈值演化,传统英雄们愈发暗淡,新兴的“动作男团”粉墨登场。
他们可能邋遢,可能怂包;

然而一旦爆发,个顶个的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浑身皆是力量,并能快速外化为凌厉的动作,一击毙命的技巧,绝不手软的狠辣以及更加精准的目标指向。

得益于“新兴男团”的出道,江湖再次繁荣起来。
英雄们鲜衣怒马,快意恩仇,诛天灭地,如同诸多网文,一个字:爽,就对了!
新出炉的《小人物》哈奇·曼塞尔也是如此,别看他只是个“小人物”,却是位惹不起的狠角色,否则《海外黑帮生存守则》也不会特别为他增补条目。


01 一部爽片
“爽片”和“爽文”一样,能够给予最原始的嗨点,不用思考,代入感强,永远开着金手指,通杀全局。
每隔一个阶段,便注入一剂多巴胺,令人享受最大的刺激与最快的兴奋。
《小人物》做到了。

片头先发制人,吊足胃口——这个男人是谁,满身血污,戴着手铐,他经历了什么,他要从怀里掏什么?
啊,居然是小奶猫!

这家伙有猫,他一定很善良吧?

第一阶段,中年油腻男的半个月。短短1分钟毫不拖拉的快剪,瞬间放大了“柴米油盐”的焦虑。

然后,剧情中开始穿插各种小“包袱”——退伍老兵紧张避让,美女黑客背景调查后大惊失色,男主人公身份悬念被不断渲染。
第二阶段,为了拿回女儿的Kitty猫手镯,中年大叔哈奇“酱爆”附体。
这位隐匿民间,享受家庭生活的“无名杀神”,心慈手不软与娴熟的杀敌技能早已刻进DNA,随时等待被唤醒;
显然,在潜意识里,他也期待这个时刻的到来。

这就是人性的矛盾与纠结——见惯了鲜血和死亡,就期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当真正地过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后,日复一日,枯燥乏味,了无激情,又开始回味刀口舔血的日子。
因此,公交车大战发生了。
功夫无非两个字——一横,一竖——赢的站着,输的躺下。
公交车大战,哈奇1 v N。


作为一名满级大佬,多年不PK,也会担心业务能力有所下降,他需要通过真实的痛楚来完成肌肉记忆的恢复与自身精神力重构。

于是在动作上,拳拳到肉,还原了揍人也被别人揍的过程;同时,作为中年男人,有心无力的喘息还是很有必要的存在,毕竟岁月不饶人。

然而,一旦那份激情回归,就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这一段效果出彩,没有刻意卖弄血浆,将重点放在了写实性与痛感延伸,特别是匕首插在大腿上,再被一脚蹬上去,令人倒吸一口凉气,那酸爽简直不言而喻。

这份“扮猪吃老虎”浓郁的装X感,深深地撩拨到了社会中平凡、弱小的我们;
先前的所有委屈与无奈,老婆儿子的抱怨与嘲讽,都在家中大战后一扫而过,洋溢着一种“小子,你不是嫌老爹不行么?!来,让你见识下为父完全体”的爽感。
俄罗斯黑帮头子们显然没有仔细阅读《海外黑帮生存守则》,否则不会被约翰·威克暴揍一顿后,又去招惹哈奇·曼塞尔。

朱利安·库兹涅佐夫就是这么不开眼,自己非得往枪口上撞。

“三年之期已到,恭请龙王速速归位”,哈奇的“杀神齿轮”开始运转。

轻轻松松地彻底捣毁了朱利安的身家,

画风一转,哈奇喝起了小酒,娓娓道来浪荡江湖数十载的人生经历,教对手做人。

为了加倍这份爽感,哈奇还上演了一出“群口相声”,把自己的老爹(《回到未来》的布朗博士)及黑兄弟都请出来;
在“重温了一遍《小鬼当家》和《第一滴血5》”之后,一场极度暴力的大杀战在“威廉姆斯制造有限公司”展开。


令人费解的是,在对抗中黑帮老大晕了吧唧倒地无人理,反倒是杂兵之间情深义厚秀恩爱。

朱利安·库兹涅佐夫,您这团队管理水平堪忧啊~
不过好在工厂大战还有布朗博士和黑兄弟,前者展现了什么叫老骥伏枥,后者告诉我们“串糖葫芦”怎么搞。

最终,哈奇祭出奇思妙想大杀器,俄罗斯黑帮功败垂成。
第三阶段,在“酣畅淋漓”一番之后,“孤胆杀神”的故事又在结尾留下个彩蛋。

不夸张地说,这简直就是为男人们量身定做、放空自我肆意打鬼子的一部“重生之龙王赘婿”。
三段式结构层次分明,每一段维持30分钟,合计90分钟完成全部疗程,就这么简单粗暴,这么“爽”。

02 一张怀旧金曲辑
一位中年男人身后,必定充满了年代追忆。
除了1972年搭载了V8引擎的道奇挑战者之外,绝配他的便是各种浓情金曲。
《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舒缓开场,抛出男主人公哈奇的身份悬念;
《Life is a Bitch》帮他吐露出胸中那团呼之欲出的怒火;

公交车上,《I’ve Gotta Be Me》悠悠演绎出,哈奇终于决定要“做自己”;
摆平了上门的黑帮后,哈奇点燃房子,此时与他的内心共情,Louis Armstrong饱含深情又极具特色的沙哑嗓音传出这首《What A Wonderful World》,一种深深的反差与讽刺油然而生;
结尾,尘埃落定,皆大欢喜,《Let The Good Times Roll》让快乐的时光持续。
看似一部简单爽片,其实背后每一首插曲都精挑细选,除了好听,更重要的是与情节、角色状态丝丝相扣,这就是“走心”的具体表现。

03 一个你该认识的另类导演
《小人物》的导演是位俄罗斯80后——伊利亚·奈舒勒(Ilya Naishuller)。

他不是什么科班出身,原本这哥们是玩音乐的,组建过一支名叫Biting Elbows的朋克乐队。

2011年,他为乐队拍了一部“第一人称视角”MV放到YouTube上,结果获得几千万的播放量,从此一炮而红。


有了流量和名气,奈舒勒决定挑战自己。
于是,他众筹25万,用GoPro完成了“能把人看吐”的实验性创意电影——《硬核亨利》。

第一人称的视角叙事,让这部影片开创了拍摄的先河,堪称影视届的《毁灭战士》《CS》《使命召唤》。

电影长度约90分钟,摄制者除了专业摄影师,更有一些极限运动员和其他不怕死的摄制组同学。
为拍摄到第一人称视角镜头,奈舒勒会把GoPro 绑在一个类似面具的摄影装置前面,为的就是让整部电影都从主角亨利的角度讲故事。

最终,“钢铁直男”《硬核亨利》成了极客心中的精品、FPS玩家的精神灵药;
对普通观众来说,却是测试眩晕与呕吐阈值的不二之选。
2016年,由于《硬核亨利》那过于标志性的玩法,奈舒勒为The Weeknd拍摄了一部MV——《False Alarm》。

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做了升级和改良——枪械和视角的配合更加到位,第一人称镜头也相对舒适。
最重要的是:时间短,不怎么晕。
现在到了2021年,奈舒勒再次发力。
这次他带来了不一样的《小人物》,没选择“传统”的第一视角,反而诚意满满地追求到了故事的爽快感与动作的极致性。

类型片之所以称之为类型,就是因为它有它的套路和典型特征。
难得导演在他喜欢的类型片上稳扎稳打,用朴实无华给我们带来了2021年的观影“小高潮”。

虽然只有“爽”是不够的,但这样一部能引发你极度舒适的“爽片”摆到你面前,你真忍心一个个挑bug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