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恐龙灭绝?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1-08-11 12:41 作者:红叶奇说  | 我要投稿

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

科学家倾向于围绕可能解释白垩纪灭绝的两个假设中的一个:地外撞击,如小行星或彗星

这一理论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 500万年前的一颗陨星坠落有关。据研究,当时有一颗小行星坠落到地球表面,它引起一场大爆炸,大量的尘埃被抛入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

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

威力巨大核辐射能量将其把很多尘土飞扬到大气层的平流层之上,它们在平流层停留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造成了阳光极少能透过大气层照到地面,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大批死亡。

植物的死亡导致食草恐龙之类的大型食草动物因食物匮乏而渐渐消失,而食草恐龙的消失导致食肉恐龙因食物匮乏也渐渐地消失。

大约有 50%的物种灭绝了,剩下的物种有鱼类,还有一些像小老鼠一样大的小型哺乳动物,这些小型哺乳动物是所有哺乳动物的祖先。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气候变化是直接原因

现在研究表明恐龙有着丰富的食物,没有天敌,长着长长的脖子和高度来吃树叶,身体变得越来越大,最大可达15米,体重可达100吨。

恐龙可以长那么大,大气中的高含氧量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这种恐龙的巨大体型现在已经让人无法忍受(最大的陆生动物是大象,体重超过4吨,鲸鱼只能在浮力海水中生存,不能超过恐龙个体)。

根据当时诺第留斯号化石的18条生长线,估计当时为每月18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近得多,只有目前距离的65%左右。恐龙长大的原因可能与大而明亮的月球引力对地球的影响有关。

恐龙出现在三叠纪中晚期,侏罗纪统治着地球,大约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消失。

近2亿年的时间,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白垩纪晚期地球温度的下降,那时鸟类可能长出了丰满的羽毛。

到白垩纪末期,地球的温度大约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变化,达到了现在的水平,比恐龙繁盛时期低了20%左右。

从恐龙蛋化石遗址的现状来看,恐龙没有埋葬恐龙蛋的习惯,它是自然孵化的。蛋的孵化温度应与温血恒温的家禽蛋在37摄氏度左右的孵化温度基本相同。

恐龙和在三叠纪发育起来的绝大多数其他动物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在冬天生存,因为它们无法孵化,也无法在自然温度下孵化。出生时的指甲皮肤和毛发无法生长的动物出生后会冻死,后代将无法继续生长。灭绝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各种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不管何种原因,恐龙灭绝都是一个令人充满好奇的事情,大自然的规律就是,各种物种都会经历产生、发展、灭亡。

只是恐龙这种巨型动物的时代让人们过于向往,所以才会有如此之多的猜测,相信通过恐龙化石,以及科学家研究的深入,这个谜最终会解开。

恐龙灭绝?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