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句读经验分享010

2023-03-24 16:32 作者:feliks_w  | 我要投稿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句读经验分享。

通过之前的阅读,我们已经了解了马克思对于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了解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存在矛盾的。今天我们接着来读。

由于编者本人水平有限,如果出现错误,还望各位同志批评指出;另文本选用: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本期阅读的文稿如下:

依照概念来说,地租和资本利润是工资受到的扣除。但是,在现实中,工资是土地和资本让工人得到的一种扣除,是从劳动产品中让给工人、让给劳动的东西。

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遭受的痛苦最深重。他遭受的压迫特别沉重是由于自己所处的工人地位,但他遭受的一般压迫则是由于社会状况。

而在社会的增长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就是说,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

社会的最富裕状态,这个大致还是可以实现并且至少是国民经济学和市民社会的目的的理想,对工人来说却是持续不变的贫困。

不言而喻,国民经济学把无产者即既无资本又无地租,全靠劳动而且是靠片面的、抽象的劳动为生的人,仅仅当做工人来考察。因此,它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工人完全像每一匹马一样,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需的东西。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却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司法、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

下面我们逐句分析。

依照概念来说,地租和资本利润是工资受到的扣除。

按照概念来讲,商品价格=工资+地租+资本利润;即,工资=商品价格-地租-资本利润。“地租和资本利润是工资受到的扣除”,这意味着拥有分配权的是工人。

但是,在现实中,工资是土地和资本让工人得到的一种扣除,是从劳动产品中让给工人、让给劳动的东西。

但是现实却又不是这样。“工资是土地和资本让工人得到的一种扣除”,这意味着拥有分配权的是资本家和地租,而工人得到的只是与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不符的工资。

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遭受的痛苦最深重。

我们前面已经谈过了,在三种社会状态下,当社会处于衰落状态时,工人遭受的痛苦最重。

他遭受的压迫特别沉重是由于自己所处的工人地位,但他遭受的一般压迫则是由于社会状况。

在社会处于衰落状态时,工人遭受双重压迫,一方面由自己工人的地位所影响,另一方面由社会环境所影响。但是,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工人这个身份的社会地位。因为无论处于什么社会状态,工人始终是遭受痛苦的。

而在社会的增长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

当社会财富处于增长状态时,工人的悲惨处境是由工人不断的劳动带来的,是由工人不断生产的产品带来的。即,工人的悲惨处境是由工人自己一手造成的,工人正在消灭工人自己。理由我们在之前已经谈过了。

就是说,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

劳动创造了财富,可带给工人的却是贫困。工人自己的劳动带给了自己贫困。

社会的最富裕状态,这个大致还是可以实现并且至少是国民经济学和市民社会的目的的理想,对工人来说却是持续不变的贫困。

市民社会, 在马克恩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这一术语有两重含义。广义地说,是指社会发展各历 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总和;狭义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因此,应按照上下文作不同的理解。——编者注

社会处于最富裕状态,这是国民经济学要达到的社会状态,是国民经济学认为的理想的社会状态。可就是这样的理想社会状态,对工人来讲仍然是贫困。理由我们前面也谈过了。

不言而喻,国民经济学把无产者即既无资本又无地租,全靠劳动而且是靠片面的、抽象的劳动为生的人,仅仅当做工人来考察。

国民经济学把工人仅仅当作工人来看,而不是当作一个人来看。一个个工人在国民经济学的理论中,就像是作为一台台机器而存在。

因此,它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工人完全像每一匹马一样,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需的东西。

所以,工人就像马一样,只要喂足了草料,便可以继续劳动。

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却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司法、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

当工人不劳动时,工人对国民经济学来说便失去了价值,国民经济学便不再考察他们。

未完。


读书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句读经验分享01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