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新|有件事,宝马在中国坚持做了15年...

2021-08-11 09:19 作者:杭州元通之宝宝马4S店  | 我要投稿

沈从文在《云南看云》中写道:“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关于“云南”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便谴使追梦,在今云南祥云县境追到了彩云,因置云南县。

旅途中我们一路追云,

甚至驱车穿越了北回归线

不可否认,云,已经成为了云南重要的文化符号,但云南的美,却并不局限于云,这里有号称“中国最美山岭雕刻”的哈尼梯田、享誉世界的普洱茶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而这些地方,正是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的目的地。

上周,宝马客受邀来到云南参加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但这一活动并非以车辆试驾为活动主题,而是以宝马车作为桥梁,联结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社会。

作为BMW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之一,BMW中国文化之旅旨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云南之行正值BMW中国文化之旅15周年,可谓意义非凡。

本篇小编就带大家走进不一样的云南,殊不知在大理丽江这样的旅游城市之外还有这么多精彩纷呈的奇观、技艺、美食...

一、探访普洱茶之乡

从上海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的飞行,小编来到了此次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的首站——普洱,大山里的小机场让人印象深刻,但更重要的是,普洱是云南茶的故乡。

在云南,喝茶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很多人喝过普洱茶,并且爱喝普洱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沉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但要问起先有的普洱茶还是因茶得名普洱市,也许很多人没有答案。其实,对于云南人而言,更多是对“思茅”这个名称更加熟悉,因为思茅市到了2007年才更名为普洱市,而原本的普洱其实是现在的宁洱县,但由于考虑到推广茶文化以及带动地方经济,故作了更名。

在这些文化沙龙的介绍后,我们便驱车前往宁洱县这一普洱茶的发源地,亲自感受传统制茶工艺及悠久历史,拜访了普洱茶非遗传承人李兴昌大师,大师是普洱茶制作技艺中皇家贡茶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

李兴昌大师说在雍正年间这里就是皇家贡茶的制作地,也带我们参观了院内的参天古茶树,大师介绍制作普洱茶时,从茶叶采摘开始之前就必须先行祭礼,即向茶神行敬献仪式。仪式结束后,制茶者将按一定标准严格选择采摘地及时节进行手工采摘。

当原料准备好之后,就进入杀青揉晒环节,将鲜叶加工成晒青茶,而后便通过蒸、揉、压、定型、干燥、包装等工序将晒青茶制成各种成品茶。

小编也爱好喝茶,普洱茶的温润口感让人深爱,但在拜访之前很难想象茶叶背后是无数“守艺人”代代相传的坚守,所见如茶山、百年茶树、制作技法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的代表。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样一次走访普洱茶之乡的活动让非遗和日常生活连接在了一起,这对于BMW中国文化之旅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持续让人们对非遗对传统文化有了解有接触,才能进一步推动这些文化瑰宝以可持续可复制的范式继续下去。

二、《山岭雕塑家》哈尼梯田的壮美

结束了普洱茶之乡的探访后,我们驱车来到元江县进行短暂的入住休整,而后前往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的下一站——世界文化遗产元阳梯田。路途之中,我也有很多之于主题外的感受。

不同于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大直道,在云南即便是高速公路,也一直在上山下山、穿梭隧道和弯道中进行,这里不同于多山的浙江,也并非喀斯特地貌的广西山川,在云南,连绵起伏的大山让穿梭于道路间的你顿感人类的渺小,自然的磅礴。

云南一年四季的昼夜温差都很大,而7月的云南还进入了雨季,行驶在湿滑路面上的我们,更领略到了云雾缭绕,层峦叠嶂的别样风景,毕竟很多时候大家来云南都是与高原强紫外线碰面吧。

驱车来到了哈尼梯田,这是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也是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

来到元阳梯田三大景区之一的坝达景区,远眺在漫漫云海和茂密森林包围下的元阳梯田,你定会感慨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造物主给予的这般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哈尼梯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规模宏大且分布于云南南部,而元阳梯田便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域。

当初哈尼梯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时,符合了两大标准:

独一无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别地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或是一种现存或已经灭绝的文明。

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在参观梯田,聆听当地人讲解时,小编了解到,面对大山,哈尼族人民选择顺应自然规律,选择了开辟梯田这样的农耕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许今时今日来看,哈尼人确实把梯田当做了生命,也在梯田上倾注了数代人的心血。

1992年,法国摄影师杨·莱马来到了梯田,并拍下名为《山岭雕塑家》的照片,让哈尼梯田为世界所熟知,更在1993年被评为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

不可否认梯田对于哈尼人的重要性以及作为红河州风景的一部分,但事实也证明,这些好的遗产和文化,是非常有必要与世界上更多人分享,吸引更多人关注,从而让这些珍宝得以继续延续生命。作为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的中途点,梯田这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例也让人对可持续发展不再陌生,这就是刻在人民与土地骨子里的可持续生态文化印记。

期间,我们还前往哈尼族村庄——阿者科古村参观,村落中古朴的民风、少数民族的特色都展露无遗,而“蘑菇房”便是哈尼人的传统民居,对于很多都市人群来说这里像是回到了儿时嬉戏的场景。哈尼族的妇人在一旁做工,她们中甚至很多人都不会使用汉语。



在探访元阳梯田当日,我们还参与了一场关于可持续生态文化传承及当代意义的文化沙龙,聆听专家对于云南本土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介绍。

三、建水豆腐与紫陶,来自西南边陲小镇的珍宝

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古城建水,这是保存了千百年古风遗迹的小城,既是“雄镇东南”的兵家重镇,又是享“滇南邹鲁”美誉的文献名邦,还因豆腐而闻名大江南北。

建水的豆腐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都有着极高的声誉,建水西门豆腐制作技艺已有600多年历史,包括了12道复杂工序,但归根结底来说,烤着吃很好吃,配上当地蘸料更显风味!而建水豆腐在云南本地也是各个城市烧烤店必备项目。

在建水,不得不提的还有被誉为中国名陶的建水陶器,由于其所用陶土呈紫色,故称为“紫陶”,而建水的紫陶烧制技艺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难以想象,在祖国大陆西南边陲小城中,居然会有如此精彩的事物。

后续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双龙桥,也穿梭于建水古城中感受千年积淀的文化氛围,更于建水文庙中举办的文化沙龙聆听儒家思想和当代价值的交融,在流连忘返的非遗和传统文化体验中结束了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

四、为何宝马坚持15年做BMW中国文化之旅?

前面我们提到云南省思茅市在2007年更名普洱市,时间已经过去了15年,而对于宝马,如今也是BMW中国文化之旅的第15个年头。作为BMW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之一,BMW中国文化之旅旨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保护、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的14年间,BMW中国文化之旅先后探访了24个省及直辖市、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中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超过2300万元的捐助,举办了13场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资助并赋能培训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累计影响人数超过900万人次。

根据道琼斯可持续性发展指数(DJSI)评估报告,宝马多年以来都在汽车行业中排名榜首,是全球车企可持续性发展的领导者,多年过去,可持续发展仍旧是宝马在全球的重中之重。

对于宝马这样一个德国企业,能够在中国开展BMW中国文化之旅这样产品宣传被淡化,着重本土传统文化和非遗,利用品牌影响力连接各方力量的活动,也更加印证了宝马出色的本土创新和因地制宜。

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是需要对品牌本身进行持续不断投入的,这不光是指车辆上市以及营销活动,更意味着企业需要对其扎根的这片土地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更深的了解,而BMW企业社会责任的BMW中国文化之旅,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范例,这不仅代表着本土化的成功,也是了解中国客户和中国需求更加精准的路径,更是一家全球企业走向成熟,走向真正全球化的里程碑。

多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对于中国文化及非遗的了解也越来越深,而从早期的捐赠形式支持非遗,到如今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BMW中国文化之旅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大江南北的传承人赋能,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璀璨的中华文化以紧跟时代的、创新的方式推动着。

此次云南之行一路走来,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非遗传承人以及不同的自然风光,但无一例外,这都是中华文化千百年积淀下的成果,但国土太大,有的非遗以及传统文化并非显而易见,还是像文中提到的一样,BMW中国文化之旅,便是一个很好的桥梁,连接起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打通古今,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天南地北的不同魅力。

体验BMW的创新、生态可持续与纯粹的驾驶乐趣,由此开启。

杭州元通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杭州和诚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永康泓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象山泓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义乌泓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绍兴泓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南昌和诚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赣州宝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抚州宝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创新|有件事,宝马在中国坚持做了15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