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
一.背景:
⑴根本原因:民族危机严重。
⑵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兴起(兴起于山东)。
二.口号:扶清灭洋
进步性: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局限性:“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从这个角度看,不利于中国近代化)
三.结果:失败,原因同太平天国。
四.意义:
⑴性质: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⑵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补充: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局限: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可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革命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