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媒&虚拟考研 | 无纸化创作弊大于利?平板+电子笔能完全代替传统纸笔吗


上期回顾
数媒&虚拟考研 | 徒有其表还是大有用途?数字孪生究竟为何物?
无纸化创作弊大于利?平板+电子笔能完全代替传统纸笔吗?
这是一个和作为学生、尤其是已经经历了大学生活的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一部iPad加一根Apple Pencil几乎成为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标配,特别是疫情时代以来,越发高频率的线上学习与办公,使得这二者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范围越发扩大,无论是记笔记还是绘图创作二者都能轻松胜任,面对数字媒体方向、虚拟现实交互方向等领域的创作,其便捷性、多功能性、跨平台分享等特性无疑为推进作品的形成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但有利必有弊,“平板+电子笔”的组合在冲击着传统纸笔日常使用方式的同时,也有着难以超越它的一些特性,本文诣在分析无纸化创作的优势与弊端,进而探索其更加符合我们日常学习与工作的使用方式,为我们的艺术创作过程锦上添花。

图1 iPad+Apple Pencil

得益于市面上种类繁多的应用程序,我们可以在平板上使用电子笔进行书写笔记、绘画、剪辑视频甚至是轻量化的建模。

图2 笔记软件notability
抛去了厚重的笔记本与画板,换来集各类笔记于一身;不必携带各种类型的画笔,却能画出万千风格的图像;虽不能像PC一般进行工程量复杂的视频与3D任务,但得益于手写笔的加持,使得整个工作流更加得心应手······热门绘画软件Procreate深受众多数字艺术家喜爱,用其创作了一众赏心悦目的佳作——
,时长01:06
艺术家 Patrick O'Keefe 的 Procreate 创作过程缩时回放

尽管无纸化的创作模式极大地为创作者们带来了便携,但毕竟是塑料与玻璃间产生的碰撞,在物理层面仍旧缺乏了传统纸张与画笔之间真实的摩擦反馈,不仅在手感方面需要适应,一些特殊的绘画效果诸如晕染、侧锋等也难以表现;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艺术从业者认为过分借助电子科技如预置笔刷、绘图模板、采色器等功能,并不利于展现创作者本身的艺术素养,终究会被过于便利的电子技术“惯坏了”。
除去以上略显“玄学”的理由,电子产品难免出现的BUG、性能下降或是影响使用体验的系统广告等,也是不及纯粹的纸张所带来的直观与稳定,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有不少尝试无纸化学习的用户发布视频、吐槽自己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过的这种各样的问题——
,时长01:30
华 为 无 纸 化 学 习 崩 溃 瞬 间!!‖
平 替 笔 真 的 很 难 用_哔哩哔哩_bilibili
提到iPad,人们常常将其和“生产力”这一话题联系在一起,讨论iPad+Pencil这一组合到底有没有为用户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事实上,此类无纸化工作在轻量化领域的确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面对更加专业且需要更高性能的方向时,便会显得力不从心,例如高精度场景渲染、高清视频导出等。
总而言之,所谓“无纸化”在已经被倡导了多年的今天,仍旧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些电子化的“纸笔”,也许它们并不是传统纸笔的未来,但只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它们,绝对也可以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