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影拉片课 | 如何解读这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

2022-07-26 18:34 作者:初登场debut  | 我要投稿


相信对《霸王别姬》早已不必多说,改编自李碧华原著,芦苇编剧,汇聚两岸明星,被称为陈凯歌最优秀作品的通俗史诗《霸王别姬》,充斥着京剧、同性爱、历史元素,成为中国电影的国际电影节路线最瞩目的丰碑。自它于1993年登顶戛纳金棕榈奖后,便成为大众文化和学术界不断阐释的对象。就像文本叙事学、改编策略、女性视角、性别理论等,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变为了理论话语的演练场。

从作者论角度、第五代美学追求和导演作品序列看来,《霸王别姬》已成陈凯歌导演生涯的一个重要时刻,将通俗商业情节剧模式与个人美学、人文立场的结合,仍旧延续了他对电影美学和人性观察的深入与转折。也正如其本人所言,“《黄土地》是用一种纯粹的艺术方法来拍,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有人说我大幅度改变拍摄风格,《霸王别姬》是开始走一条通俗路线,其实不然。《霸王别姬》表现了在大时代动荡的背景中,人们顺流而下,受时代的影响,命运不断发生变化,这样的故事没法用《黄土地》的方法去拍,必须寻找新的叙事方法。”在该片之后,陈凯歌逐渐摸索出一条与普罗大众、与电影市场沟通的方式。他将早先的《黄土地》等作品比作“个人的、简单而直接的”创作,而未来的影片会将票房和观众更多纳入考虑。

考虑到80年代中后期的娱乐片讨论、《红高粱》后第五代作为一次艺术运动的终结,以及商业娱乐片的泛滥抬头,《霸王别姬》亦可看作陈凯歌在时代洪流下个人创作的转向。

而戴锦华老师于《电影批评》一书中,以精神分析的理论角度讨论了《霸王别姬》文本内外的历史与性别书写。

在叙事中,程蝶衣所受到的三次暴力阉割使其顺从地认可了自己作为“女人”的身份,延伸出对霸王、戏剧艺术的镜像迷恋。原作中明显的同性恋故事演变为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双重镜像恋结构。程蝶衣和菊仙作为历史权力秩序与性别秩序规训下的女性,始终被排除在历史进程之外,她们之间的争夺导致了男人(段小楼)于历史中的磨难。电影的改编对段小楼命运和历史的认同,将男性中心主义的书写方式藏在个人、中性的视角下。

在戴锦华看来,第五代登场时的80年代初,其作品中传达的是对历史暴力的控诉与反思,是对父之秩序的反叛,第五代是子一代的艺术。但在《霸王别姬》中,对秩序的控诉已湮没在一种戏剧性情境之中。历史和现实成为景观而缺席,最终这一“历史叙事”也与现实相脱轨。

再谈谈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后殖民批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学界后,很快便成为一种备受争议与关注的批评视域,加之《霸王别姬》的制作、成功与传播过程,不难想象彼时电影会后殖民理论的审视。

《霸王别姬》联系着当时跨国资本引入与海外市场的开拓,由汤臣电影有限公司(香港)出品,联合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合作制片有限公司制作。除了荣登戛纳金棕榈以外,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球奖的提名,全球票房575万美元。影片的成名与传播离不开对背后国际电影文化机制的认同,于是也产生了某种“迎合”。

戴锦华也曾将其称为“对第三世界艺术家文化宿命的屈服”,不仅是对西方文化视域的认同和内在化过程,还是一种对电影节“特色”的前提性认同。在这里,京剧舞台是作为中国文化的能指,放置在三角恋的史诗情节剧框架之内。而男性旦角程蝶衣,很好地成为了陈凯歌本人所屈服的文化位置的隐喻:男性在历史的暴力与严格中化为一个东方女性形象,最终认同于西方的话语权,将民族文化变为东方奇观。

不过,也正如后殖民批评所警示我们的一样,任何理论操演都是某种知识权力争夺的产物。而在理论话语的堆砌之下,我们离电影本身却愈发遥远。也不妨回到电影本身,注视其中的视听语言给人带来那瞬间的触动。或许返璞归真、抛开言语的包袱真是我们走近电影的契机。而本周,初登场带来《霸王别姬》电影拉片课,老师从视听、调度、剧作等电影基本要素为大家拆解电影,回归电影本体,以不断回答“电影如何形成,又如何被人接受的”根本性问题。

 

 初登场·电影拉片课

(此为目前已开过的部分拉片课截图)



初登场电影拉片课,精选在创意、剧作、拍摄手法以及影史地位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影片,细致讲解镜头语言的构成以及导演技法等。

报考电影创作(导演)、电影史论、电影编剧、电影表演、电影摄影以及广播电视(许多院校广播电视专硕的考核内容多为电影方面的知识)等专业的同学来说,这门课是必修。

对于本专业的同学,这一板块的课程是夯实基础,对于跨考的同学,这部分课程可以迅速帮你建立对电影本体的认知体系。牢牢掌握电影主题、视听、场面调度、人物、时空、声音、节奏等方面的知识点。结合剧作及评论类写作练习,可以在考研答题方面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每年30-40课时,片例以老师备课为准。片目偶有重叠,但全部为当年直播课。

 

任课老师

DUAN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创作方向,核心课程设计者以及给课老师,十三年电影导演专业考研辅导经验。课程信息量大。全程干货不啰嗦。脚踏实地,以最朴素的认真态度对待创作和教学。

LIL White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硕士,电影学考研辅导经验五年。1V1高分老司机,几年来带出多枚140+。



此为初登场课程部分内容展示

部分课程在知乎、B站、微博等,账号搜索:初登场debut 

具体学校和专业的课程

请添加(🆔 zebravo2)



电影拉片课 | 如何解读这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