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廉洁文化润中国 | 清音回响洛阳城

2023-02-22 00:45 作者:千里花怜一线牵  | 我要投稿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行走在洛阳城里,仿佛随便一条路、一个沟、一座山、一块地,都是一个历史故事。看着身边的风景,想着对应历史中发生的一幕幕,就像时空穿越一般,在历史和现实中跳跃。 河洛,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以中原地区的洛阳为中心,历史上曾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这个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千百年来,吸引着各方能人前来一展身手。 在这里,数不尽的能臣廉吏、有志之士为国为民鞠躬尽痤、施展才华,他们刚直不阿的气节,廉洁无私的品格,浩然正气的形象于青史中熠熠生辉,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话。 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其清廉自律为洛阳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就是被誉为“诗魔”,同时也是杰出政治家的白居易。 白居易生活在晚唐时期,他总结了中唐以 来国君的昏庸导致国家出现严重后果的历 史教训,提出要“整顿吏治,去贪倡廉”的 廉政思想。 他发现当时的社会出现许多不正常的现象,“秘书校正,或以门第授;畿赤薄尉,惟以资序求。未商校其器能,不研核其不行。致使倾年以来,台官空,不知所取;省郎缺,不知所求。”于是他提出举贤进能,量才授职。他说“求贤有术,辨贤有方;方术者,各审其类,使之推荐而已。”同时他采取“厚其俸,均其禄”的政策,才能保证官吏的清廉,减少对百姓的剥夺。 在人才任用方面,他实行“奖进贤,罪谬 举”的政策,《策林》记载他“深诏有司、 量其短长之才,授以大小官职。然后明 容臧否,精考殿最;得人者,行进贤之赏 谬举者,坐不当之罪。” 同时他一分关心百姓的疾苦,写出了许多 诗文,如《卖炭翁》等。在杭州担任刺史 期间,他兴修水利,浚治水井,解决了市 民的用水问题,给了百姓极大的方便。 清官廉吏,不仅名留青史,其品质更会浸润后世。历经近两千年,白居易以其刚正清廉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一如洛阳古城里保存下来的白园、仍然出淤泥而不染的白园莲一样,沉淀在了这座古城的文化传统中;似沥沥春雨,早已融进河洛大地。 历史是一面镜子。洛阳,这座充满了千年智慧的古城,正是时间长河中兴勃亡忽最真实的见证。

廉洁文化润中国 | 清音回响洛阳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