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树
「八卦拳」是一套教学系统(我相信其他拳种也应该是如此),我曾经用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在我第一本书「八卦拳基础」中说明,但武术这种东西是一种「形象文字」,其认知也充分依赖「身体经验」,文字与图表只能作为一种记录,要使人因此而能了解实在不太容易,因此我把八卦拳重要的徒手训练套路一一公开,期望有兴趣的人可以进一步研究。
这些套路中有许多是第一次呈现在世人眼前,我想对于八卦拳或八卦掌的研究多少有一些帮助,武术的历史大多未曾诉诸文字,有文字纪录的大多都是二手数据,真正「信而可征」的中国武术史料其实少得可怜,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由果推因」,就像考古工作者从出土文物推证历史真相,时常还因此推翻了历史学家的理论。
我这几年就像一个古文物收藏者,提供我所传承的「八卦拳」,从文字到影像,为八卦拳(或称八卦掌)研究提供一些未曾出土的数据,厘清一些争议的问题,或者起码可以引起一些武术爱好者重新思考。
「八卦拳」系统就像一棵依循「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由下往上生长排列的「八卦树」。
「八母掌」系统是八个枝干,由「八母掌」分枝出「炮捶外练」与「八掌拳内修」两个系统。
外练部份向上发展出八个宫独立的套路,这是八个「母亲」各自生出的「孩子」,也是八卦拳应用的「花果」。
内修部份则由「八掌拳」、「四象拳」、「两仪之术」回溯「八卦」、「四象」、「两仪」、「太极」的根源,完成这个上下两端的学习,才能初步理解「八卦拳」是怎么回事。
对于研究八卦拳的人而言,一定可以看出这些关联,比方「两仪」、「四象」、「八卦」基本「母式」的代表性以及它们相互的关联就是很明显的线索,因此这个系统说明了一些有关八卦拳(或八卦掌)的争议。
一、「八卦拳」为甚么以「八卦」为名?
由既有的数据看来,这个系统从头到尾,由「理」到「术」都是依据「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八卦理论」创建的,当然是以「八卦」为名。
二、「八卦拳」是不是董海川创始的?
由这个系统看来不太可能,因为这个系统发展的非常成熟,而且与道家修炼紧密结合,比如「两仪之术」练阴阳气的方法就是明证,我认为这个系统一定是由道家隐士发明的。
三、「罗汉拳」是不是董海川、或尹福或其他人后来增加的?
由这个系统看来,每一趟套路都在「理」与「术」两方面与系统紧密呼应,创始者只是选用「罗汉拳」的「形」(招式动作)来表达「八卦拳」的「质」(内涵与劲法)。
四、「八母掌」到底是哪八个?
由这个系统「八母掌」与其他拳路的「母子关系」以及对应「八卦属性」的内容看来,这种「八母掌」才有成为「母」的合理性。
五、「八卦拳」的真理是「变化」,所以没有一定的形式?
所谓「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变」的基础是「常」,「易经」虽然讲「变易」,但是不能忽略在「变易」之前必须了解「不易」,这个「八卦拳系统」呈现出来的就是「不易」的架构,「变易」是「八宫拳」之后再往上发展的应用部份,大部分的「八卦掌」派别都是这个部份的内容,「变易」与「不易」各有其价值,只是长久以来大家喜欢「变易的应用」,而把「不易的根基」疏忽掉了。
六、对于拳路招式的练法可以各自表述吗?
在应用的层次上看,一个拳路招式当然可以因人而异,但是如果放在一个系统里看,就应该与整个系统有所呼应,每个套路招式都有其特殊的位置与意义,不能任意改变,因为这是属于「不易」的部份,不同于「变易」的应用。
我把八卦拳的套路影像公布出来的目的不在凸显个人,而是提供数据,所以也不在乎练的好不好,有很多套路演练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包括我自己在内,但是起码研究爱好者可以看出系统的端倪,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