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想和中国玩两面三刀的游戏, 能奏效吗?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APEC会议前后的举措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在峰会期间求见中国领导人,认为应该控制南海紧张局势,要和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说没有人想打仗。
另一方面,他又前往夏威夷,讨论如何进一步扩大与美国印太司令部的军事合作,试图用仁爱礁上的破船作抓手,吸引美国海岸警卫队、美国海空军的进一步介入。
菲律宾的举动,是典型的两面三刀。这样的伎俩,在今天的国际交往中是完全行不通的。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菲律宾到底做了些什么。这个国家到底是要美国的空头支持,还是要中国的友谊和利益呢?我们观察的结果是,菲律宾更倾向于抱美国的大腿跟着美国走。
这样一来,中国当然就会撤回在一带一路框架之下,对于菲律宾的一些基建项目的支持。菲律宾交通部长10月份抱怨说,“中国不再对我们的三个大额项目感兴趣了。”一个国家都没有理由把宝贵的资金借贷给一个心怀恶意的家伙。
可悲的是,西方国家对菲律宾的直接投资也一直在下降。中美缓和之下,拜登的印太经济框架面临破产。在小马科斯背弃中国、投入美国怀抱的过程中,西方没有向菲律宾提供任何重大的经济帮助。
即使是财力还算不错的日本,宁可向菲律宾提供几条海岸警卫队用的巡逻艇,也不愿意为菲律宾的铁路或者公路进行有效的投资,这其中的原因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提供军事装备或者是海警装备,在政治上很容易得分,而投资基础设施不但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很容易遇到环保、征地、政府更迭等方面的风险,一般来说,美国日本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愿意做的。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大量友好国家的支持。这些国家没有办法筹集出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港口、铁路或者其他基础设施。只有中国愿意提供长达几十年的贷款,并且不会在一个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
一大批非洲国家已经从这样的合作中尝到了甜头。中国的邻国老挝,也因为中老铁路的开通大大改善了经济发展条件。而菲律宾竟然因为南海上的几个小岛,再次向美国靠拢,放弃了搭经济发展快车的机会,这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仅仅从军事对抗的角度来看,菲律宾这么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很显然,美国并没有大力武装菲律宾的计划。在近期的海空斗争中,美国确实出动了无人机、海上巡逻机等,向菲律宾方面提供情报和指挥,菲律宾的海警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菲律宾政府还拿出钱来,向印度购买了布拉莫斯岸舰导弹。但是这些都不可能改变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力量对比上的巨大差距。美国好像也没有意图把大规模的舰队部署到菲律宾西侧,面向中国的南海同中国直接对峙。
其实,对美国的意图并不难掌握。他希望菲律宾冲在与中国对抗的一线前沿,而不希望自己惹火上身。找个炮灰或者代理人将对手缠住,是美国人一惯的做法。而菲律宾仅仅为了蝇头小利,以为将域外大国引入南海争端,自己能从中得利。看看国际政治的现实吧,做棋子的怎么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菲律宾就好比是在中美这两头大象脚下讨生活,胡蹦乱跳,很容易被踩死。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看不明白,难怪菲律宾二战后从第二发达国家逐步沦落成了最不发达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