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apple tv的优缺点
优点:
1、画面缩放(image upscaling)质量好。线条平滑清晰且线条附近不会有莫名其妙的noise和ringing,比coreelec按原始分辨率输出、由索尼电视完成画面缩放的质量还要好。
2、支持10bit AVC、HEVC
yuv444p10等非标格式。动漫爱好者福利。在x265成熟之前大量的动画压制者为了解决编码过程产生色带的问题都是用10bit
x264压的;而现在很多关于神经元的滤镜要在RGB下运行,有些压制者如油神、littlebaka等的成品会保留yuv444。
要知道晶晨全家下至S905D上至S922XJ全都连4K 8bit AVC 60fps都不支持,更别提非标格式了。OPPO 203倒是支持4K 8bit AVC 60fps,但前述的两种非标规格也是不可能支持的。
(为什么我总提到4K 8bit AVC 60fps,因为fanza的4K原档是这个规格,对我来说是刚需)
3、切换原始帧率时HDMI重新握手速度快。跟N1 coreelec和OPPO 203一样快,比芝杜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前三者都是画面停顿一下就切换好了,芝杜Z9X要来回闪屏好几下,不仅闪瞎眼,感觉电视都快被它闪坏了。
缺点:
1、音频不能源码输出。如果开启杜比全景声,apple
tv的处理方式是国外流媒体的DDP音轨先解码再通过MAT2.0编码为包含全景声object-based
metadata的PCM音轨,而infuse别说源码输出,连MAT2.0都没资格用,播放本地文件时是解码为PCM输出;如果不开启杜比全景声,就不管是合法的流媒体还是非法的本地文件统统直接解码为PCM并输出。解码的过程虽然不会造成质量损失,但功放和回音壁的很多DSP算法只对源码输入生效,且不同的处理算法套用给不同格式的源码音轨。输入PCM的话没有DSP的加持,听感体验会差一些。我原来用过的LG
SL8YG和马兰士6015输入源码和PCM差别非常明显,现在用的雅马哈A4A差别反而不太明显了。
而且HDMI协议中仅支持LPCM2.0、5.1和7.1,如果解码为PCM直接输出会丢失天空声道。
电脑和XSX游戏中实时生成的声音原始状态就是PCM,如果能以PCM格式承载全景声应该对延迟和兼容性都有好处。而对于媒体文件播放,源码输出肯定是最优选项。apple
tv这种处理方式实在脱裤子放屁,效果必然劣于源码输出。如果是DTS系的音轨,效果上打的折扣可能更多。
2、SDR HEVC
10bit片源会有莫名其妙而且很严重的色带(banding)。在infuse和启用MPV的emby上都可复现。不论是4K还是1080p,不论是yuv420还是yuv444,这问题都存在。但仅限于SDR
HEVC 10bit,其他规格还没发现有色带bug。发现这个问题后上网搜到这个文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626404,发现作者还提到了一些我没发现的画质方面的bug。。。
对色带问题有兴趣可以看屏摄对比: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y6ORq-Hgnuxr-ZvrHjsrQ?pwd=crvq 提取码: crvq
在U2发帖问了一下,有大佬说macbook+infuse也有同样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色带问题在VLC、EMBY、MRMC中都可复现。在VLC或MRMC中关闭Video Toolbox硬件加速后色带消失,画面正常。看来是苹果的底层本身有问题。
firecore论坛里有人回复说plex没色带,实测真的没有。需要看SDR 10bit HEVC视频的用户可以考虑舍弃infuse改用plex。
3、输出动态范围自适应功能不包含杜比视界。设置里有输出范围自适应,但仅限于SDR和HDR10之间自动切换,杜比视界那个开关不打开的话就不支持杜比视界,一旦打开就是全局强制输出杜比视界。此时不仅SDR和HDR10视频的颜色和亮度完全不正常,连tvos自己的UI界面颜色也明显不对。
apple tv这东西作为本地媒体播放器真的很让人纠结。一方面,对非标格式视频的支持独步江湖,无可替代;另一方面却在音质和画质上都有硬伤。因为apple tv的种种bug和局限性,对我来说只能用来看动画和AV。看电影完全在及格线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