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改善气息与音质的秘密

许多资深箫友在气息、风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练习了很长时间,却依然碰到气息不足、音质不好的问题。
气息不足
常常发现自己的气息不足?
是的,很多朋友千方百计地钻研胸腹式呼吸,苦练长音,自信已经掌握了呼吸的窍门,却还是无法彻底解决气息不足的问题,常表现为:
1. 在每个稍长的句子前(8秒以上),必须深深吸气才能不间断地吹下来;
2. 即使深深吸气,往往也无法完成特长句子的演奏(12秒以上);
3. 如果忘记了在稍长的句子前深吸气,就会在句子后半部气竭,造成间断和/或过度呼气;
4. 由于常常需要深吸气,演奏慢速曲目费力,精神压力大,容易出错或把慢曲子奏得较快;
音质问题
同样,许多练习了较长时间的朋友,总是对自己的箫声不甚满意,表现为:
1. 杂音问题,包括嘶嘶声和气声在内的各种杂音,总是无法减少到合理的程度(边棱乐器无法做到彻底无杂音的演奏);
2. 音量问题,难以做出明显音量大小对比的效果:强奏时声音粗糙;弱奏时弱不下去,且有杂音;当然,由于存在强奏弱奏的根本困难,在做渐强渐弱时,程度同样非常有限,且效果不好;
3. 音色问题,低音区或强奏时,音色空洞,缺乏张力;高音区或弱奏时,音色发散带刺。
解决办法
如果上述问题同时出现,那么最大的可能性,是风门对气息的利用率太低了。
风门控制的小秘密
1. 当风门得到适当的组织,总体来说是变宽、变薄时,箫会发出更多的泛音(详见《音色提升连载之五:音色》),而基音的音量几乎不变;
2. 即使风门不是变宽、变薄,而只是径向地缩小,泛音也会增加,只是不如变宽变薄时来得明显,基音的音量同样几乎不变;
3. 人耳对高音比对低音的感受更灵敏,泛音增加时,会明显感到音量增大,音色变得丰满结实;
4. 风门变小后,杂音问题将得到改善甚至解决;
是的,缩小风门会让声音变大,这似乎有点儿违反直觉,却是不争的事实。
缩小风门,不但让音量提升,音色改善,同时,最关键的,让气息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上面提到的气息问题将得到根本的改观。
可能恰恰是因为违反直觉,造成了很多箫友对这个控制方法的严重忽视。
知道了这个小秘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就呼之欲出了。在形成正确呼吸方式、风门的基础上,提升嘴唇的灵活性(否则难以做到让风门缩小),并参考下列方法进行练习:
1. 在底八度练习减小风门。以较轻的气息力度,吹筒音作5的中音1长音,慢慢地调节并缩小风门,仔细体会不同风门形态下所发声音的音色和音量,重点考察“变宽变薄”和“径向缩小”两种风门形态;(可参考《音色提升连载之二:风门》中的“吸管”法来辅助练习)
2. 在底八度的风门形态改变熟悉之后,慢慢扩展到中八度和顶八度,注意气息支撑与风门控制的配合,注意,在气息支撑力度不够的情况下,风门缩小是难以完成的,即使勉强完成,也会造成口部严重紧张,因而是不可取的;
3. 在每次开始练习之前,花十分钟以上时间,用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小风门进行长音或慢速曲目练习,以便让这种省力而音质更好的演奏方式慢慢固化下来。
对风门省气的针对性练习,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前述的问题,还能让演奏心态更加从容镇定,对提高演奏者的表演信心,消除现场表演的紧张情绪大有裨益。
以上方法,不止适用于练习多年的箫友,同样适用于任何希望提升气息与音质的朋友。当然,前提是已经形成了正确的气息和嘴唇技术基础。
学箫请看 → 根宁说箫视频教程1-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