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百大第一步,让创意更鬼畜!本篇文章为《让创意更有黏性》的读书笔记。

2023-03-05 14:02 作者:造梦师司徒  | 我要投稿


一、个人感受

(一)、本书的黏性创意六原则“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把“什么是有黏性的创意”这个模糊的概念,讲得比较清楚了。但离理论还有一定差距,因为六个原则并没有做到“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像“可信”包含“具体”,“故事”更包含其他五个原则。基于自己的理解,我做了两个分类。


1、黏性创意四不原则

(1)、不讲废话,开头明意(简单)

(2)、不断反转,直到最后(意外)

(3)、不要笼统,要有细节(可信、具体)

(4)、不要平淡,要有情绪(情绪、故事)


2、黏性创意最重要三原则

(1)、简练(没人愿意听废话)

(2)、意外(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第一句话就要抓人)

(3)、情绪(让受众感动或愤怒的内容更容易传播)


(二)、本书和大多数美式学者的畅销书一样,概念清晰,表述臃肿,适当删减可能更好。还有部分拿来论证的案例有点牵强附会。


(三)、本书的中文翻译真得不太好,这可能也是导致本书没有《疯传》在中国流传广的原因吧。


二、三个知识难以传播的原因

(一)、知识的诅咒

人们一旦知道某个东西,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情况。比如你画我猜,画画的人知道要传递的是啥,而猜的人不知道。画画的人会画一些自己觉得正确,而猜的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东西。知道某个东西,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情况就是知识的诅咒。


(二)、注意力的稀缺

信息沟通的首要难题就是吸引他人注意。


(三)、共同语言的缺乏

良好的概念应该像世界通用语言那样,令言语不通的族群相互沟通,开辟出人人愿意分享的活动领地。


三、黏性创意六个原则

意外——集中注意听

具体——听懂并记住

可信——同意或相信

情感——关心、在乎

故事——能起而行动

简单——多个阶段皆有助益,最重要的是告诉你该说什么


(一)、简单:精炼核心信息


1、精炼核心信息是什么意思?

 把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简炼的话说出来

2、如何精炼出核心信息?

(1)、把所有信息优先级排序。找到最重要的信息,就像新闻的导语。

(2)、学会类比。用人们熟悉的话,让扫地大妈都能听懂,讲出最重要的信息。


(二)、意外:吸引维持注意


1、什么是意外?

突破常规,就是意外

2、如何制作意外?

 (1)、确定要传达的中心信息(找到核心),找到信息中违反直觉的部分,在重要而又违反直觉的层面破坏观众的预测。

3、意外的层次

(1)、惊讶可以吸引他人注意。

 信息沟通的首要难题就是吸引他人注意,吸引他人注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打破常规,让人感到惊讶。

(2)、兴趣可以维持他人注意。

 制造谜题,不停的反转维持观众兴趣。

4、要想制作出好的“意外”,必须在“不可预测”和“可以后测”之间达到平衡,平衡点在于事情怎么料想都不到,事后一旦想通便可以领略个中奥妙。拿影视剧来做类比,就是结局出乎预料,但可以后测。(《第六感》末尾点明名的线索其实一直贯穿了整部影片),另一类的结局则是全靠耍花招,全然无法预料(比如“原来一切都是场梦”)。


(三)、具体:帮人理解记忆

1、什么是具体?

如果你能通过感官认知某样东西,那就是具体的。红烧肉的具体的,高蛋白是抽象的。

2、具体的好处?

(1)、容易让人记住。比如人们擅长记住自行车,而不是正义。

(2)、容易让下属执行你的命令。

(3)、容易让你调动自己的知识。

3、怎么让观点变得具体?

(1)、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 。(设计者与制造者沟通有鸿沟,解决方案就是设计者忘记自己的专家身份,用具体实际的方法说出来。 )

(2)、讲出细节,容易执行的细节。


(四)、可信:让人愿意相信

1、怎么实现可信?

(1)、亲密关系(亲人朋友向你推荐)

(2)、权威转嫁

(3)、真实案例(这里不知道为啥,把案例讲成反权威)

(4)、生动细节

(5)、统计数据(关联观众熟知的东西,置入更人性更日常的语境当中) 

(6)、顾客证言

(7)、可验证性

2、打造可信的内容的步骤?

(1)、塑造信息源:权威人士、亲密的人、反权威人士(普通人)。

(2)、制造信息本身:生动细节、统计数据、和西纳特测试。


(五)、 情感:使人关心在乎

1、如何使人关心在乎你讲的事情。

(1)、运用情感联想,讲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如果我看到的是人群,我绝不会有行动;如果我看到的个人,我就会)

(2)、要想人关心,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唤起对自身利益的热情。(千万别说,用我们家轮胎的人都能高枕无忧,而要说,如果您用了我们家轮胎,就会高枕无忧)。

(3)、诉诸身份认同。依靠自身利益使人决策,面对个人身份认同的时候,就会失效。即使在世俗的情境中,人们也会重视自己的身份形象。


(六)、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1、故事的力量具有两个层面。

(1)、故事提供了模拟(有关如何行动的知识)。

(2)、故事还提供了启发(行动的动机) 故事能告诉我们情境是如何误导人们做出错误决策,故事能阐明我们未能察觉的因果关系,并教我们别人解决问题时使用的出人意料而又充满智慧的方法。

 2、我如何写好故事?

(1)、开头足够意外,中间足够反转,结局足够逆袭

(2)、观众喜欢看的两种情节:以弱小成功挑战强大、跨过很多障碍取得胜利。

 


百大第一步,让创意更鬼畜!本篇文章为《让创意更有黏性》的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