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两论读红楼

2023-08-20 02:04 作者:心悦子颜  | 我要投稿

读毛选,不可不读《实践论》和《矛盾论》。 甚至可以上升到读书不可不读两论,因为它们是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 其中《实践论》比较容易理解,《矛盾论》相对较难,甚至非常困难。 理解多少,收获多少,都是因人而异,常读常新。 个人也比较喜欢读红楼。读红楼、研究红楼至小有成就的不胜枚举,我只是无名小卒,自娱自乐。 但有幸遇到观点和角度几乎完全一致的人,她是b站的一个up主,大学教授,出过视频的。 再次重复自己观点,当然算不上抄袭,只是写着玩,以前就写过。 分别按《实践论》和《矛盾论》来解读,所以分为上下两部分。没有延续性,仅仅是一体两面。 上篇按《实践论》来说,关键就四个字:推己及人。 在《实践论》中重点是认知的螺旋上升过程,总结起来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际生活、工作、学习中是很难实事求是的,总会在情理法中打转、纠缠、交织、融合。 实事求是是很难达到的,只能尽量靠近。而如何靠近,就只能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就要做到同情心、同理心、同德心。物伤其类、情同此理、见贤思齐。 用红楼中的话说就是亲不间疏,后不僭先。 也就是说你的认知过程必须是实践→认知→实践,这样一层一层压地严严实实。 这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然后你我他的过程,也是你我他又回到自我为中心的过程,这样不断外放、收缩。 用这点去理解通行版的选择就非常容易懂,不管有多少角度去解读、去续作,最终要感同身受作者去续写,就必须如同作者那样去推己及人。哪一个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都是作者不可割舍的过去,都是作者人生的一部分,都是至亲至爱的人。就不可能冷眼旁观式去续写,带入作者,而不要有过多的自我。 当然了,现在关于作者等好像都要推翻了,不过,这不会是重点,仅在学术上、事实上有意义,不影响其文学性等方面。 扯远点话,推己及人就是一个凝聚共识过程,类似求同存异,但不是一个意思。这点曾经在b站创作视频的up主科技袁人,他的视频蓝眼睛岛问题就是凝聚共识过程。 所以宝玉、黛玉如何在吵架不想理对方情况下凝聚共识,从而达到心心相印,就需要一定的智慧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前者难,后者更难。想要不言不语却你知我知,确实需要智慧,需要信任和信任下的推理能力。 下篇按《矛盾论》来说,总结起来也是四个字:对立统一。 这回是直接引用《矛盾论》里的观点了。 在红楼中有非常多的地方都有说过这点,比如开篇的人物清浊赋(有点记不清到底是哪两个字了),比如史湘云借金麒麟说阴阳等。 对立统一比较适合于隔岸观火,有一点距离,但距离又恰到好处。可以观察到整体面貌,也可以观察到部分的细微之处。 这个用来理解、分析、评论、评价他人、他事、他物,是很好用的。少了许多情理法的纠结,多了些冷静理智,甚至可以是无情。 把上下两篇结合起来说,那就是客观的部分,要认识到位,分得清主次,越客观越好。而主观的部分,则要强调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也就是说承认客观困难,认识客观条件,理解客观处境等等不是悲观,仅仅是尽可能接近事实。而主观部分,也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强调一种积极、主动作为的心态、勇气、精神。 这也是大多数人遇到问题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客观不是一味悲观,强调主观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对人事物认识得越彻底,越能调动自身的能动性。 人生就是一个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开始的时候不可能尽善尽美,最终的时候也很难尽善尽美,重要的是追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推己及人就是一个你我他的过程,而对立统一则是我和其他。不是少了一个你,而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而是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有着一样的群体特征,也有着个体差异。有着一样的理念信念,也有着不一样的想法看法。 重要的不是想法看法的不同,而是如何去理解这些不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用两论读红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