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言语理解-段落概括」难题解析

全文字数|5.6千
阅读时间|18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认识到文中的「关键词」
2.颇有争议的难题
3.注意作者的情感态度
4.熟练掌握「反推法」非常有意义
5.不要脑补题干未涉及到的内容
6.不同的问法,不同的答案
本文为2015国考正确率≤60%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段落概括」难题解析。

一、认识到文中的「关键词」
【2015国考地市级卷41题/省级卷41题】如果能够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评估,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与南极大陆极为广袤的地域相比,游客活动的地域仅为总面积的3%左右。而如何管理好长期设在南极的科考站,才是更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被废弃的科考站,已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南极生态环境评估的意义
(B)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C)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D)南极科考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南极生态环境评估的意义
(B)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C)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D)南极科考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正确率51%,易错项C

本题讲述内容非常简单,每一句话考生都能非常清晰且没有歧义的去理解,然而本题的正确率只有一半,其原因就是考生没有认识到文中的「关键词」。
对段落拆分解析:
(1)做好各种工作,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与南极大陆极为广袤的地域相比,游客活动的地域极小。
(3)如何管理好长期设在南极的科考站是更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废弃科考站危害更大。
拆分解析后可知,本题讲述的是「相比起南极旅游,科考站(尤其是废弃的)对南极环境污染更大」。
也就是说本文强调的点在后半部分,「科考站」是关键词,「南极科考站对南极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符合要求。
AB选项较容易排除。找原文可发现,A的「生态环境评估」连第一句都不能概括,因为原文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评估可控制南极旅游的生态影响」,因此连「南极旅游」都没有提到的A排除。B「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原文只字未提,一眼排除。
本题的主要干扰项为C。「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的必要性」看似正确,实际上该文后半部分说的是「南极科考站、尤其是废弃的科考站的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南极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威胁」,C选项把「科考站的管理」混淆为「整个生态环境的管理」,错误。
因此本文D选项正确。
本题考生一般错在不知道CD应选哪项,因为出题者巧妙的把关键词「科考站」换走了。不妨做一回出题者:如果把C选项的「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换成「(废弃的)南极科考站」,把D选项的「南极科考站」换成「南极旅游」,那么正确的选项就变成了C。大家可以仔细琢磨一下其中的道理。
按句号拆分后,就很容概括出本文强调的重点了。

二、颇有争议的难题
【2016国考地市级卷45题/省级卷45题】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都极为重视,他们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与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从中央至州、县、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但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户籍管理体系的文化背景
(B)户籍制度存在的历史根源
(C)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D)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户籍管理体系的文化背景
(B)户籍制度存在的历史根源
(C)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D)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
正确率58%,易错项A

本题第一句较长,建议以「究其原因」的分析原因词为节点,分成两个小句。
对段落拆分解析:
(1)中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户口的管理并将其作为国力盛衰、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多层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
(2)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
(3)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
拆分解析后可首先排除CD。
C「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仅在(1)中稍微提了下,随后都在分析其原因并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做出总结,明显不是这段文字的重点,排除。
D「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属于脑补,原文是「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也就是说,原文解释了「为什么统治者会重视户籍制度」,而不是「户籍制度在维护统治方面有什么深远影响」,两者不是一个概念,排除。
本题主要难点在于AB两个选项,分析可知原文同时提到了「文化」和「历史」两个层面,那么究竟哪个是本文的主要介绍内容呢?此时可以采取「反推法」。
A如果正确,那么本文内容应为「户籍管理体系和中华文化息息相关,有着复杂的背景,包括民族宗教、地区风俗、群体性格、名人大事……」
B如果正确,那么本文内容应为「户籍制度的存在,历史根源是中国古代必须重视它,因为户籍制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分别为一……二……三……」
可以发现,本文提到的和「户籍制度、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容为「关乎国力盛衰、社会治乱的标志;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释,这些内容都是关乎国家本质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可以理解成非常「高大上」的、维护统治者的根源性的大道理,和「文化背景」关系不密切,因此B比A更合适。
这道题颇有争议,主要原因是本文最后一句「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同时涉及「文化」和「历史」,有的公考培训机构就认为应当选A,有的考生也在此纠结,殊不知本题的重点完全不在这句话上。
注意问法是「主要介绍了」,即需要找文章主要内容,因此CD可以快速排除。

三、注意作者的情感态度
【2015国考地市级卷46题/省级卷46题】「微创新」,这个概念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尝试的新方向。今天的技术革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颠覆性的更新换代,任何针对用户体验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爆整个市场。微博就可以看作是在博客基础上的微创新,用140个字拉低了用户门槛,迅速引发了全民微博潮。对于习惯了模仿的企业来说,如何不让微创新成为「山寨」的代名词,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像团购这样的一窝峰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其中很难看到「微创新」在发挥作用。
这段文字用「团购」来说明:
(A)盲目从众的现象
(B)更新换代的趋势
(C)复制与模仿的作法
(D)集体相约采购的行为

这段文字用「团购」来说明:
(A)盲目从众的现象
(B)更新换代的趋势
(C)复制与模仿的作法
(D)集体相约采购的行为
正确率39%,易错项C

对段落拆分解析:
(1)「微创新」成为中国企业新方向,任何针对用户体验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爆整个市场。
(2)微博拉低了用户门槛引发了全民微博潮。
(3)对于习惯了模仿的企业来说,如何不让微创新成为「山寨」的代名词,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像团购这样的一窝峰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其中很难看到「微创新」在发挥作用。
根据(1)(2)可知前半部分介绍了「微创新」的概念和「微博」这一成功的例子,而(3)中「不让微创新成为『山寨』的代名词」明显带有否定的含义,结合下文的「一窝蜂现象」和「很难看到发挥作用」可得A「盲目从众的现象」对应了其否定含义,最符合题意,正确。
B「更新换代的趋势」和「团购」、「一窝蜂」「不发挥作用」均毫无关系,一眼排除。
D「集体相约采购的行为」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干扰项。D选项相当于「团购」这个词的解释,但原文要求找出「这段文字用『团购』来说明的问题」
C「复制与模仿的作法」确实是「山寨」的一个方面,但是是偏「积极」的方面,类似的语境有「后发国家都是从『山寨』起步,通过复制与模仿的作法,一点点赶上先进国家」。而本题显然是在批判这种行为,「山寨」二字有明显的贬义,因此C错误。
综合考虑,A为本题最合适的选项。
本题虽然有「山寨」和「团购」这两个非常明显的关键词,但并不是要对两者进行解释,而是借此批判「微创新」的错误之处。一定要结合作者的情感态度,选择准确的对应选项

四、熟练掌握「反推法」非常有意义
【2015国考地市级卷题49/省级卷49题】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在猴子大脑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让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当它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后来的研究证明,人脑中也存在这种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象的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也都能够通过镜像神经元明显地感受到。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同情」的魔力
(B)何谓神经元
(C)脑科学的新发现
(D)「爱」的潜在根源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同情」的魔力
(B)何谓神经元
(C)脑科学的新发现
(D)「爱」的潜在根源
正确率55%,易错项C

对段落拆分解析:
(1)研究发现猴子大脑存在镜像神经元。让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当它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
(2)研究证明人脑也存在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象的各种情绪,包括很复杂的情绪。
(3)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可以看出本题逻辑为:
研究猴子发现「镜像神经元」→发现人类也有「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象的复杂情绪,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也就是说,本文主要内容为镜像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和生效机制,秒排除BD。B「何谓神经元」是对神经元的解释,与「镜像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和生效机制」无关。D「『爱』的潜在根源」描述面过于狭窄,「镜像神经元」可以感受到多种复杂的情绪。
在AC中,可以通过反推法来进一步解析。
A「『同情』的魔力 」如果正确,则本题讲述的应为「『同情』是什么」,「『同情』为什么有魔力、有什么魔力」,和本文主要介绍「镜像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和生效机制,以及「能够感受对象的复杂情绪,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的能力」能够对应,正确。
C「脑科学的新发现」如果正确,则本题讲述的应为「脑科学有了什么新发现,新发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1996年……」的描述中可发现这并不是最新的发现,且全文重在强调「同情」的奇妙机制及表现,而不是用叙述的手段来严格科普这种新发现,因此C并不太合适。
综合考虑,A为最适合本题的选项。
由本题可看出,「反推法」熟练掌握对做好「段落概括」题非常有帮助。
从「文采」的角度说,如果做多了「给材料起题目」的段落概括题,就会发现本题即使不看材料,也能秒排除BC两个选项,因为它们没有什么文采,而公考的「给材料起题目」的正确选项一般都比较有文采。

五、不要脑补题干未涉及到的内容
【2015国考地市级卷54题/省级卷54题】输血本质上是一种移植,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两者一部分遗传基因相同,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导致发病。所以,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采用严格规范的临床输血技术至关重要
(B)没有经过病原体检验的血液是不安全的
(C)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D)血型相同者也存在输血风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采用严格规范的临床输血技术至关重要
(B)没有经过病原体检验的血液是不安全的
(C)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D)血型相同者也存在输血风险
正确率57%,易错项D

对段落拆分解析:
(1)输血本质上是一种移植,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也可能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
(2)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
(3)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两者一部分遗传基因相同,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导致发病。所以,___________。
分析可知(1)说的是「供血者体内免疫细胞可能在患者体内过度增值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受损」,(2)说的是「正常情况下供血者淋巴细胞会被排斥而不存在」,(3)前半段说的是「有血缘关系的输血会导致供血者淋巴细胞不会被排斥而发病」。很明显全文都在说「供血者」输血给「受血者」的「免疫细胞」可能导致的疾病及发病机理,最后落脚到血缘关系的影响上,因此C「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正确。
AB秒排除,A「严格规范的临床输血技术」原文只字未提,B「病原体」同样没有涉及。D不仔细看容易选错,但分析可知D说的是「血型相同者」而不是「血缘关系」,和题干描述不同,因此也要排除。
综合考虑,本题C选项正确。
千万不要脑补题干未涉及到的内容,的确血型相同者也存在输血风险,但本文一直在强调「血缘关系」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和D没有固定关系,因此要排除该选项。

六、不同的问法,不同的答案
【2015国考地市级卷58题/省级卷58题】20世纪初普朗克、波尔等物理学家共同创造了量子力学,它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学的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借助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凭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接着又被验证。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绝不是用「有没有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
(B)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意义重大
(C)基础研究不应急功近利
(D)科学价值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
(B)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意义重大
(C)基础研究不应急功近利
(D)科学价值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正确率28%,易错项B

对段落拆分解析:
(1)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学的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
(2)借助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凭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接着又被验证。
(3)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绝不是用「有没有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
可发现(1)讲述了量子力学的地位,(2)讲述了量子力学的作用,(3)讲述了基础研究成果的价值不能简单衡量。
如果题目问法是「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那么毫无疑问B「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意义重大」是正确答案。但本文问法为「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分析段落可发现(1)(2)和(3)的前半部分都在讲述「量子力学的地位、作用、意义」,最后一句说「基础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绝不是用『有没有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
也就是说,本题通过前面的铺垫、渲染引出了最后一句话,即「基础研究成果科学价值高,不能盲目追求其『有用』」,即「不应急功近利」。C「基础研究不应急功近利」符合题意,正确。
本题D「科学价值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不仅没有「基础研究」这一关键词,而且「量化指标」的描述也是错误的,原文并未体现「量化」一词。
不同的问法,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一定要注意。